【基层话民生】眼见之处皆民生
近年来,各级政府不断加大民生资金投入,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实施了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民生实事,让群众随处能感受到民生工程带来的变化和实惠,持续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民生工程就在家门口,眼见之处皆民生。
文明菜市行动,拎出沉甸甸的幸福感。家住中店镇红旗街道的张阿姨向我说道:“真没有想到,红旗菜市场经过升级改造,变化真是太大了,同城区菜市场没有两样。我以前最不情愿到菜市场买菜,乱糟糟,臭烘烘,垃圾乱丢,污水横流,卫生状况极差。通过改造现在可好了,内部环境干净整洁,菜品摆放整齐有序,商品分区一目了然,现在买菜成为一种很惬意、很幸福的事。”
十五分钟阅读圈,丰富群众的精神生活。“家门口不但有柴米油盐,更有诗和远方,现在每个行政村都建有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是原来农家书屋的升级版,实践所内各类图书上千册,全天候免费对外开放,这是政府为群众打造的快乐阅读场所,文化娱乐的阵地。平时还举办乐器演奏、书法展览、象棋比赛等文化娱乐活动,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少年儿童参加科普活动,启迪智慧,开拓思维。上手操作、眼见为实是培养少年儿童动手能力最有效的方式,这也是小朋友最感兴趣的活动之一。”镇文广站刘主任娓娓道来。
文化广场宽又亮,强身健体好去处。过去群众想健身,想锻炼,苦于没有合适的场地,现在每个行政村都建有文化广场,广场上篮球架、乒乓球台、健身器材等一应俱全,村民出门不用走多远,就能到广场上休闲和健身。每到傍晚时分,音乐一响起,广场上跳舞的、打球的、散步的、嬉闹玩耍的,个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件件民生实事就发生在你我眼前,细微处惠民生,“四好农村路”建设、公交站点提升、快递点进村、适老化改造、老年学校建设等,都是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具体体现。以前群众所期盼的,政府已在一步步付诸实施。我相信,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今后将会有更多更好的民生实事来到我们身边,让广大人民群众的民生福祉更加全面、更有保障、更可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