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发布会实录】金安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新闻发布会
发布时间:2024年6月13日下午15:30
发布单位:六安市金安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发布地点:金安区第三办公区六楼会议室
发布主题:金安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综合改革试点工作
发布人:区自然资源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徐济宏
主要媒体:区融媒体中心等
发布会实录:
新闻界的各位朋友:
大家好!今天,金安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在这里举行“金安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新闻发布会。首先,对各位新闻媒体朋友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非常感谢各位新闻界朋友长期以来对我区自然资源工作的关心、关注和支持!
为全面提高我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和产出效益,2023年11月20日,我局报请区政府出台了《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促进高质量发展的若干举措》(金地用改〔2023〕1号),全力推动全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全面提升我区经济产出效益。
今天的发布会共有两项议程,一是介绍我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进展情况;二是回答媒体记者提问。
一、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进展情况
(一)聚焦产业用地监管,强化产业布局和亩均效益
2023年全年,我区省级开发区工业项目“标准地”供应22宗,面积1177亩,占比开发区新增工业项目达100%。同时,督促开发区开启“双合同”监管模式,2023年9月份以来已与企业签订13份双监管合同。实现苏亚干混新材料、玖聚源两宗工业项目“用地清单”制;安徽建工交通制造项目带方案出让以及“拿地即开工”案例。2024年一季度共完成标准地供地5宗,面积31.9838公顷,其中六金出2024-1号,启新汽车零部件(安徽)有限公司执行“用地清单制”。以上5宗地块均实施了产业项目监管合同与土地出让合同“双合同”监管。
(二)盘活闲置、低效用地,提升土地资源利用效率
2023年全年处置批而未供土地1961.013亩、闲置土地144亩,盘活威玛重工、胜昔等工业低效用地7宗523亩。盘活城镇低效用地5宗256.5亩,完成市级下达的年度目标任务。2024年一季度在金安区自规局、金安经济开发区、望城街道相关部门的通力配合下完成城镇低效工业用地再开发3宗,分别为六安市得利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六安市磷肥厂周边地块、安徽华皖坛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共计完成再开发面积19.27公顷;在完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的同时,本季度也完成了工业低效用地再开发任务4宗,分别为六安市翔盛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六安市洁美再生物资回收有限公司、安徽金洁家纺有限公司、六安市磷肥厂周边地块,共计面积13.72公顷。在消化产能、税收、投资强度都不再符合的困难企业的同时,降低了新增建设用地的报批成本,一并为后续有意向进驻的项目提供了强有力的用地保障。梳理金开区全部范围内批而未供面积超过5亩以上工业用地数据,共计41个地块,面积约159.226公顷,为下步盘活利用、重点处理提供依据。
二、媒体问题与解答
记者提问1:能否具体解释一下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含义?
解答: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是指在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前提下,通过合理规划、优化布局、科学管理等手段,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减少土地浪费,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这包括了对现有土地资源的深度开发和高效利用,以及对新增土地资源的严格控制和合理利用。
记者提问2:请谈谈工业用地双合同监管的好处?
解答:工业用地双合同管理的好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精准供地,通过双合同管理,即出让合同与项目产出监管合同并举,能够更精准地满足工业项目的用地需求。这有助于避免土地资源的浪费,确保土地得到高效利用。二是提高准入门槛,签订《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的同时,与受让人签订《工业项目用地投入产出监管合同》,明确项目投入产出、亩均税收、建设要求等。这提高了工业项目的准入门槛,确保只有符合一定条件的企业才能获得土地使用权。三是强化全程监管,双合同管理不仅规定了土地使用的初期条件,还通过项目投入产出监管合同对项目进行全程跟踪管理。这有助于确保企业按照约定进行开发、建设和运营,保障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记者提问3:有哪些科技创新和智能化手段,能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解答:通过科技创新和智能化手段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应用先进的规划与设计技术。利用遥感技术(RS)和无人机技术,采取“人防+技防+机防”等综合措施进行土地资源的全面调查和动态监测,准确掌握土地资源的现状、变化及利用潜力。二是实施智能化土地监管。建立完善的土地监管信息系统,实时监测土地利用状况,及时发现和处理违规违法用地行为。三是建立激励机制和政策支持。出台相关政策,对采用科技创新和智能化手段进行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企业和个人给予一定的奖励和优惠政策。建立健全的科技创新和智能化技术应用的评价体系和标准,鼓励企业和个人积极参与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实践。
记者提问4:在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过程中,我们面临了哪些挑战和困难?
解答:在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过程中,我们确实面临了一些挑战和困难。首先,土地资源紧张,供需矛盾突出,需要我们更加精准地配置土地资源。其次,一些地区在土地利用上仍存在粗放、浪费等现象,需要我们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此外,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是一种新的用地概念包含大量新技术、新模式需要我们加强培训和宣传,提高全社会的土地节约集约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