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安区教育局关于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

发布日期:2025-04-01 09:43 信息来源:金安区教育局 浏览量:210我要纠错 【字体:  

2024年金安区教育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严格履行法治政府建设主体责任,统筹推进依法行政与依法治教工作,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强化理论武装,夯实法治思想根基。金安区教育局始终将法治建设置于首位,积极牢记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主要领导带头学习法律,带头敬畏法律,带头遵守法律,带头依法办事,带动班子成员学法考法。高度重视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政意识与能力的培养,为全局干部开展12场法律法规培训。通过系统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纲要》,深入领会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法治建设的重要论述,不断强化法治理念。

(二)优化职能体系,提升依法治教效能。成立依法治教工作组,印发《金安区教育系统2024年法治建设工作方案》,将法治建设纳入学校目标管理考核体系,压实校长法治建设主体责任。组织4名工作人员参加省行政执法考试,通过率100%,切实增强执法人员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观念。每月召开“一揽子”工作例会,高度重视依法治教工作。

(三)完善依法行政制度和决策制度。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和合法性审查制度,“三重一大”事项必经工委会集体研究;建立健全行政机关法律顾问制度,聘请法律顾问和司法部门对教育行政规范性文件、重大行政决策、重大合同合法性审查工作进行指导监督,协助审查行政规范性文件4件,行政复议2件,合同协议12件,2024年法律顾问参与全局法律事务23件。落实政务公开要求,及时公开教育信息,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规范办理行政许可事项771件,及时上传447条行政执法信息至“双公示”平台。依法整治校外培训机构,开展校外培训机构综合治理4次,取缔无证机构7家,整改违规机构33家,保障“双减”政策落地见效,进一步提高了法治建设水平。

(五)依法处置突发事件,化解矛盾纠纷。完善矛盾纠纷调处机制,全年受理涉教信访案件82件,调处成功率100%,确保“三个不发生”。办理12345政务热线、民声呼应等平台交办件2932件,满意率达100%。严格执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全年无行政决定被上级机关变更或撤销。加强公检法司协助,化解涉校纠纷12件,执行到位金额75万元。

(六)创新监督机制,强化权力制约。落实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全年参与行政诉讼案件1件,民事诉讼案件5件,尊重并执行法院生效裁判。与金安区人民检察院打造“检小君”女检察官宣讲团品牌,以专业精神、司法温度、法治力量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撑起法治蓝天。积极与区法院、区检察院、区公安分局、区司法局对接会商,聘任法治副校长98名,实现全区中小学幼儿园法治副校长全覆盖。受聘法治副校长认真履职尽责,因校制宜适时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有效指导校园法治教育工作,为依法治校、依法兴教、法治金安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七)强化法治政府建设保障。开展“民法典宣传月”、“开学法治第一课”、“宪法晨读”、“宪法小卫士”、“皋陶杯”法治文化作品征集大赛等系列活动。全区中小学开展法治宣传教育专题讲座和报告会80余场次,覆盖学生12.6万人次。成功举办第九届中小学生“学宪法、讲宪法”素养竞赛和演讲比赛,8名选手获市级表彰,4名选手获省级表彰。皋城小学编导的法治节目《法律原则之歌》亮相省少儿法治春晚,进一步提升校园普法质效。

二、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1.法治意识仍需进一步加强。教育系统人多面广,部分师生法治意识淡薄,依法办事观念不够深入,尊法学法存在“重形式、轻实效”现象。

2.执法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教育行政执法信息化手段不足,跨部门联合执法机制不够完善。部分执法人员对执法工作的理解比较感性。

3.调处机制有待进一步优化。涉校矛盾纠纷调解法治化、专业性不足,部分案件处理周期较长。

4.普法形式还需进一步创新。普法形式创新不足,针对青少年身心特点的法治教育载体比较单一,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建设及配套设施不够完善。

三、2025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1.加强法治学习。不断完善区委教育工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法制度,将法治素养纳入干部考核体系。严格落实普法责任清单,积极开展法治讲座、庭审观摩等活动,推广“沉浸式”法治教育场景。

2.提升执法水平。推进执法能力现代化;建设教育执法信息平台,实现执法流程数字化管理;建立跨部门执法协作机制,定期开展联合执法演练,努力打造一支专业化的行政执法队伍。

3.健全化解机制。积极探索专业律师、司法部门、属地政府、社会团队参与涉校矛盾纠纷调解,建立“一站式”矛盾调处中心,提升处置效率。

4.加强基地建设。建立健全行政执法队伍培训机制,坚持将法治教育纳入“大思政”体系,与公检法司等部门共建法治教育实践基地,提升队伍专业化水平。

5.深化法治教育。打造校园法治文化品牌,实施“法治名师”培育计划,扎实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民法典宣传月”、“宪法晨读”等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切实推动法治教育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

四、其他需要报告的情况

全年无重大违法行政事件发生,法治建设相关经验在金安教育专题网络平台交流推广。

标签:
关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