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粮食行业的技术改造和新技术推广】金安区双河镇:金安区油菜种植技术要点
金安区油菜种植技术要点
一、选好种
稻油轮作田块要选择生育期适宜的水稻、油菜高产优质品种。前茬水稻要选择高产、高抗、生育期135天以内(含育秧时间)中熟杂交中籼品种。油菜品种选择上,宜选用优质、高产、综合抗性好、耐密植、适机收且适宜在当地种植的双低油菜品种。推荐品种有中油杂501、德徽油88、豪油杂58、秦胜800、宁R201、陕油28、沣油737等。
二、整好地
1.前茬秸秆处理。水稻收获前10-15天排水凉田,保证水稻收获时机械下地不陷、不粘,对田体没有破坏。用秸秆粉碎机将秸秆粉碎还田,也可使用具有相似功能的水稻收割机一次性完成水稻收割、秸秆粉碎抛洒还田,碎草长度控制在10cm以下,留茬高度15cm以下。有秸秆离田条件的地方,将秸秆离田。
2.精细整地。土壤墒情适宜时旋耕埋茬、开沟、整墒,墒宽1.5-2.5m,墒沟20-25cm、腰沟25-30cm、边沟30-35cm,田边沟与田外沟渠相通,保证雨后半小时田间不积水。低洼田要窄、沟要深。
三、播好种
1.适期播种。水稻收获后抢墒播种。直播:9月25至10月10日,不迟于10月15日,适期早播;育苗移栽:9月15至9月25日播种,10月下旬-11月上旬移栽。六安当地多数年份国庆节期间都会有雨,建议在雨前播下去,确保一播全苗。
2.适量播种。机械精量直播每亩播种0.3-0.4kg,撒播油菜旱地每亩播种0.4-0.5kg,水田每亩播种0.5-0.6kg,确保冬前密度达到每亩2.5-3.5万株。育苗移栽每亩8000-12000株(可采用双株移栽),毯状育苗需叶片数达到5-6叶、苗高控制在8-12cm、苗龄30-45天开始移栽。
3.适法播种。墒情和土质较好田块宜采用机械化精量条播,保证播种质量和出苗质量,提高产量和抗性。墒情和土质不适宜机械条播的田块,采用人工撒播或飞机喷播。
四、施好肥
1.施足底肥。每亩施复合肥(15-15-15)40-50公斤+硼肥0.5-1.0公斤或油菜专用肥40-50公斤作底肥,于旋耕整地时基施。
2.早施苗肥。直播油菜于3-5叶期,每亩追施尿素7.5-10kg,移栽油菜在移栽后每亩立即追施尿素5-7.5kg,促进苗期快速生长,在低温来临前达6片叶,春节前达10片叶。施油菜专用肥的田块可以不追施苗肥。
3.巧追薹肥。1月下旬-2月上中旬,越冬后、起薹前,根据苗情长势每亩追施尿素5-7.5kg+氯化钾2-3kg。
五、壮好苗
1.出好苗。油菜种子小,含油量高,种子萌发出苗之后,要求养分及时供给,因此种肥、墒情非常重要,要施足底肥、墒情适宜,保证出苗质量。
2.合理密植,前促后控。常规施肥水平,密度3万株左右,可协调高产及抗寒性。5叶前,叶片数增加迅速(2-4天/叶),开叶发棵,但抗性(抗旱、抗寒)较弱;田管核心:水肥充足。5叶后,出叶速度减缓(4-8天/叶),叶片增厚,侧根发生,壮苗充实,抗寒、抗旱性提高,可安全越冬;田管核心:控水控肥,否则徒长,易早薹早花,抗寒性、抗旱性下降。
3.分类管理,控旺促弱。旺苗:可在年前每亩用5%烯效唑30g或15%多效唑30g兑水40公斤喷雾控旺;花芽分化、现蕾之后,浓度逐渐降低,薹高20cm以上,不宜用药剂控苗。弱苗:抢墒抢雨追施尿素,喷施新美洲星、芸苔素内酯、碧护、胺鲜酯等促进生长、增加抗性。
六、管好水
“冬水是油菜的命,春水是油菜的病”,遇连阴雨天气,及时清沟排水,保证“三沟”畅通,雨止田干、沟无积水。遇长期干旱,需灌溉1-2次,灌溉时以墒沟水浸润墒面为宜,不能漫灌。
七、防好灾
1.化学除草。推荐用芽前封闭除草,油菜播种、移栽后及时封闭除草。每亩用96%精异丙甲草胺(金都尔)乳油80-100m1兑水15-20公斤机械喷雾,低温高湿适量减少用药。
封闭除草效果不好或没有封闭除草的田块,进行苗期茎叶除草,一般在冬前除草。以禾本科杂草为主的田块,在杂草2-4叶期,可选用高效氟吡甲禾灵、烯草酮等药剂防治;以阔叶草为主的田块,在油菜5-6叶期,可选用草除灵、二氯吡啶酸等药剂进行防控。
2.治虫防病。在油菜盛花始期,用无人机叶面喷施硼肥50g+磷酸二氢钾100g+25%咪鲜胺乳油100ml或20%腐霉利悬浮剂120m1+助剂5ml,有效促进后期生长结实,防花而不实、防菌核病、防“老鼠尾巴”、防高温逼熟,确保高产稳产。一般喷两次,第一次用药后,7天之后再喷一次。油菜角果期需关注蚜虫发生趋势,可选用吡蚜酮、烯啶虫胺等药剂进行防控。
3.抗寒防冻。若遇极端低温天气,要做好抗寒防冻。中耕培土:在“冬至”前后施用腊肥后及时中耕除草、培土壅蔸,提高根系抗冻能力。以水调温:对于干旱地块,及时冬灌,减轻冻害影响。化学调控:天气预报将出现急剧降温天气时,可提前3-5天喷施芸苔素内酯、碧护、有机水溶肥等增加油菜防寒抗冻能力。摘除早薹早花:发现早薹、早花应及时摘除,抑制发育进程,躲避低温冻害;对已受冻的早薹,融冻后在晴天及时摘除冻薹,并根据苗情每亩尿素追施5-7.5kg。
八、收好籽
1.联合收获。选择作业性能优良的油菜联合收获机械,在油菜完熟期,植株中上部茎秆明显退绿、角果黄褐色、籽粒含水量14-15%左右时收获。为减少收获损失,可在收获前3-5天,每亩用100-120g敌草快兑水3-4kg无人机喷施,干燥催熟。联合收获的油菜籽含水量偏高,收获后及时烘干、晾晒,以防霉变。
2.分段收获。对高产田、茬口紧张的油菜田块,鼓励推行分段收获。油菜终花后40天左右,全株角果70-80%落黄,且主茎中部分角果籽粒呈该品种固有籽粒颜色时,用割晒机割倒,平铺田间晾晒5-7天,再用捡拾机捡拾脱粒,秸秆粉碎还田。
九、育苗移栽要点
1.精心整地,施足基肥 苗床施足底肥,每亩用复合肥( 15:15:15 )40-50公斤+尿素5公斤+硼肥1-1.5公斤作底肥基施,或用油菜专用肥40-50公斤基施,有条件可施用优质堆肥土杂肥结合整地翻入土内,耙细混合均匀。苗床精细整地,开沟作畦,一般可开成1-1.5米宽的畦,畦沟宽25厘米左右,沟深15-25厘米,沟沟相通,以利排水。
2.种子准备和播种 播种前应将种子在日光下晒1-2天,每天晒3-4小时,进行风选或筛选。播种量为0.4-0.5kg/亩,撒播,分畦定量,均匀播种,播种时可将种子混合少量细泥沙或草木灰,便于匀播,有条件进行覆盖不露籽。依据品种特性、当地气温以及栽培制度和病虫害发生情况合理安排播种期,适时早播。金安区育苗宜在9月中、下旬。
3.苗床管理
间苗定苗 要求早间苗,稀定苗。间苗做到叶不搭叶,3叶期定苗,每平方米留苗100株左右。间苗时做到“五去五留”,即去弱苗、留壮苗;去小苗、留大苗;去杂苗、留纯苗;去密苗、留匀苗;去病苗、留健苗。拔除杂草,保证幼苗生长健壮。
追肥浇水 在干旱季节播种前,苗床要浇水而后播种,出苗后视土壤墒情,傍晚浇水。齐苗以后,减少浇水次数,以促根系下扎。4叶以后,如果生长迟缓,叶片发红,即应追肥。如底肥足、长势旺盛的,在4、5叶期不宜追肥,应进行炼苗,防止旺长高脚。在移栽前一周内施好送嫁肥,可用尿素2.5kg/亩左右,兑水浇施,移栽前一天再浇一次透水,便于取苗。
防治病虫害和化学调控 苗期病虫害较多,以虫害为主,主要有蚜虫、菜青虫和黄曲条跳甲等害虫。可选菊酯类、吡虫啉、甲维盐防治。在三叶期可用150mg/L多效唑或40mg/L烯效唑水溶液喷施幼苗,对控制高脚苗、增大叶面积和促进株型紧凑有较好的效果。喷药时要选择阴天或晴天无风的下午喷施,要求雾化完全,喷雾均匀,以免产生药害。但若遇到秋旱严重的年份可以不控。
4.适时移栽
移栽时间 一般移栽期的确定要根据前茬作物腾茬早晚、苗龄、菜苗大小及气候而定。腾茬早的可采取中苗移栽(5-6叶);腾茬晚的,采取大苗(7-8叶)移栽,但要注意补充氮素,提高发根能力。晚熟油菜品种,适宜移栽的苗龄在45-50天,不宜超过50天;早中熟品种苗龄控制在35-40天。
整地做畦 整地一般要求在前作物收获后,及时精整土地,做到土粒细碎,无大土块和大空隙,土粒均匀疏松,干湿适度;围沟、腰沟、畦沟配套,做到沟渠相通,雨沟田干,明水能排,潜水能滤。对土质粘重,地势低,地下水位高的烂泥田,要求窄畦深沟,一般畦宽1.3-1.6米,沟深30厘米左右。对土质松软,地势高的田、旱地,畦面可宽些。
移栽规格方式 一般水稻田选用穴栽,株行距33×33厘米,穴深约10厘米左右,每穴栽1-2苗。对旱地或整地较好的疏松土壤,或开沟方便的稻田,可采用开沟条栽。每条沟距为35厘米,沟内每苗间距25厘米。在秋冬多雨、田低泥湿、不便翻耕整地和季节紧迫的情况下,可采用板田移栽油菜。
起苗移栽 起苗,起苗操作要精细,尽量做到少伤根、叶和叶柄,多带护根泥土,菜苗恢复生长时间短。移栽前如苗床干硬,必须在取苗前一天浇水,使苗床湿润,土壤膨松,再用小铲取苗。如发现苗床苗势不匀,可采取大小苗分批起苗,分期移栽,使其生长均匀,对病虫苗、高脚苗和瘦弱苗要及时淘汰。苗床上的高脚苗要坚决废除不栽。移栽,移栽时要栽直,栽正,栽稳。边起苗,边移栽,边浇定根肥、水。注意大小苗不混栽、不栽隔夜苗;不栽钩根苗。
栽好高脚苗:高脚苗容易导致冻害死苗或后期倒伏。在严重缺苗情况下,对已经形成的高脚苗非栽不可时,则在多施底肥和磷肥的基础上,实行深栽,把高脚部分全部埋入土中,移栽时不要弯曲根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