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二化螟发生趋势及防治意见
一、发生趋势
预计一代二化螟总体中等发生,早稻田、单季稻秧田和早栽单季稻大田易受一代二化螟集中为害;卵孵高峰期在5月中下旬至6月上旬。
二、预报依据
1.虫口基数。据各县区植保站调查,冬后亩残虫量分别为霍邱2650头、金安910头、裕安1895头、霍山1209头、金寨950头、舒城282.6头、叶集2610头,分别较上年+9.7%、-3.2%、-5.0%、-7.5%、-7.8%、+34.6%、+9.4%,死亡率霍邱5.4%、金安8.9%、裕安1.2%、金寨1.8%、霍山7.0%、叶集5.3%。
2.发生期。金安双河监测点性诱4月27日见蛾,5月4日进入羽化始盛期,5月7日进入羽化高峰期,总体接近常年,峰日蛾量20头/诱捕器;舒城千人桥监测点5月1日剥查,化蛹率56.7%;结合各县区剥查情况,推算卵孵高峰期在5月中下旬至6月上旬。
3.食料条件。我市水稻以单季稻为主,其中冬闲田早栽单季稻比例较大,局部地区为双季稻混栽,对二化螟取食十分有利。
三、防治意见
1.防治对象田
早稻大田、单季稻秧田和早栽单季稻大田。
2.防治适期
5月中旬至6月上旬。
3.防治技术
推行翻耕灌水灭蛹、栽培避螟、种植香根草等农业措施,推广性诱剂诱杀、释放赤眼蜂、人工摘除卵块等技术措施。
秧田在移栽前3-5天,大田在枯鞘初显,枯鞘株率3%时亩用有效成份氯虫苯甲酰胺2克、或杀虫单60-80克、或杀螟丹50-60克防治,或于卵孵盛期亩用16000IU/毫克Bt可湿性粉剂100克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