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市金安区中小学“卓越校长培养工程”实施方案(政策文件及培训通知)
各直属学校、中心学校,城区教育辅导组:
现将《六安市金安区中小学“卓越校长培养工程”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特此通知
附件1: 六安市金安区中小学“卓越校长培养工程”实施方案
附件2:金安区中小学“卓越校长培养工程”参训人员花名册
六安市金安区教育局
2023年11月17日
(此件主动公开)
六安市金安区中小学“卓越校长培养工程”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政策,适应“十四五”期间金安区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的需求,进一步推进基础教育改革与创新,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校长队伍,激发学校办学活力,大力提升区域整体教育质量,推进区域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更大程度满足人们对高质量教育的需求。区教育局经多方论证和反复研究,决定实施中小学卓越校长培养工程。
一、培养对象与规模
小学校长23人、初中校长35人、高中校长7人。
二、培养周期
培养周期为三年(2023.10-2026.10)。分三段实施,一年为一段。每一阶段学习结束后,根据学员前一段学习情况和发展意愿,按照一定比例进行分流,选择一批发展意愿强,发展潜力大,进步显著的校长进入下一阶段继续学习。
第一阶段(2023.10-2024.10)为专业基础知识学习阶段。重在专业基础知识学习,通过独立自主学习、线上线下集中培训、名校参访等形式帮助校长学员全面学习教育改革政策和教育管理专业知识,熟悉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最新动向和理论前沿;帮助学员了解教育发达地区的办学与管理经验,开阔视野。年度学习时间为25天,其中线上线下集中培训学习14天(线下集中10天,线上集中4天),名校参访两次10天、总结研讨1天。
第二阶段(2024.10-2025.10)为专业能力提高阶段。将前期所学专业知识及时进行转化,因地制宜创新学校管理实践,探索内涵和特色发展路径。围绕办学过程中的具体问题开展专题研究和案例研究,提高学员的研究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年度学习时间为25天,其中线上线下集中培训学习10天(线下集中6天,线上集中开题和研究指导4天),名校跟岗学习10天、专题与案例研讨和总结1天。
第三阶段(2025.10-2026.10)为专业成果凝练与展示阶段。组织高水平专家团队(知名专家和名校长名师)定期下校开展学校诊断、特色项目发展指导和学校办学成果梳理提炼。围绕校长学员所在学校办学与特色发展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名校参访和跟岗学习,重点打造学校特色办学成果。组织学员赴西部地区进行教育交流,践行教育家办学精神,培养校长的教育情怀与责任担当。选择办学特色较为鲜明,成果较为显著的学员及时召开办学思想与实践研讨会,发挥卓越校长的辐射引领作用,扩大项目成果的社会影响力。年度学习时间为30天,其中线下集中培训学习8天,线上专题研讨4天,名校跟岗学习5天、专家下校指导5天、西部教育考察交流4天、办学思想研讨会3天、项目总结1天。
三、培养目标
培养工程依托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南京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水平师范院校积淀的教育研究优势和专家资源,整合全国优质教育资源,按照金安区校长队伍的特点和现有条件,通过实施系列针对性培养工程,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专业发展能力为主线,以提升管理、教育、教学、科研能力和质量为核心,培养造就一批管理能力卓越的专家型骨干校长,全面提高区域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
通过专家指导、理论学习、到知名学校观摩研讨和专题研修等方式,扩展校长视野,更新校长管理理念,提升校长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培养一批专家型校长,引领经开区学校发展,全面提高区域办学水平和办学品质。
打造五项核心素质,确立LACVR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赤诚教育之爱(Love)”、“理性思维能力(Academic)”、“创新实践能力(Creative)”、“宽阔办学视野(vision)”和“自觉责任担当(Responsibility)”的教育家型的名校长。
赤诚教育之爱:热爱教育事业,具有坚定的教育理想与教育情怀,政治思想过硬,有仁爱之心、师德高尚。
理性思维能力:具有大局观念和长远眼光,能从复杂的现象中去洞察事物的本质。能够从实际工作中总结规律,在纷繁复杂的局势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在充满挑战和竞争的现实中把握机遇。
创新实践能力:对教育问题保持高度的敏锐,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能够在教育实践中不断提炼合乎教育规律的新思想和新方法。
宽阔办学视野:能够关注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变化对教育提出的新挑战和新要求,有大局意识和整体意识。关注国际国内教育发展的前沿动态,密切关注教育改革的最新理念和政策,并及时转化为办学和管理行为。
自觉责任担当:具有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奉献精神和担当意识,愿意把教育事业作为自己毕生的追求。
四、培养原则
以“高端引领、实践导向、成果推进、训用结合、发展追踪”的二十字方针为原则,认真做好校长培训工作。
(一)高端引领
聘请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南京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等学术机构知名专家教授,北京、上海、浙江、江苏等教育发达地区的名校长等组成项目专家组,担任授课教师和进行专业指导,帮助学员开阔视野,提升理论水平。
(二)实践导向
所有课程和活动,都指向学员实践能力的培养。要求学员在学习过程中行知合一、学以致用,通过实践的引导,培养创新思维、形成关键能力,促进学校乃至区域教育质量的提升。所有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均指向学员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着力帮助学员反思办学经验、凝练教育思想、提高办学治校能力。
(三)成果推进
要求学员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将理论学习和实践研修的感悟、思考转化为理论学习成果和办学实践成果。理论学习成果包括读书心得、学习反思、教育考察报告、案例分析和论文等;办学实践成果包括学校文化建设、学校特色、办学成效、家长满意度等。以任务驱动专业学习,以成果促进能力提升。
(四)训用结合
边训边用、以用促训,在培训过程中贯穿学员为经开区当地教育所用,推动学员提升办学理念、示范办学成果、辐射教育思想;
(五)发展追踪
建立专家跟踪机制,兼顾理论学习与行动转化相结合,将培训期间所学习到的前沿理论和理念付诸实践,并由项目组组织专家到校研讨和指导,为学员的专业成长和学校发展,提供长期、稳定的实践指导和智库保障。
五、课程设计与培养方式
依据教育部颁发的《校长专业标准》,结合金安区教育局要求和校长们的专业背景与成长经历,以及金安区教育高质量发展需求,系统规划设计学习课程和学习方式。整个培训课程共分为三大模块。(见下图)
培训课程模块
模块一:理论学习,主要涉及教育教学改革的主要政策、人的发展和学习理论、教育教学方式改革、教育评价、学校文化与特色品牌、学校课程体系建设、人事管理、团队建设、信息技术与教育、教育研究方法提升等专题,也包含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学、技术革命对教育影响等专题,培养学员的信息素养和数字化思维。拓展学员的宏阔背景和国际视野,为学员的专业成长和教育实践提供一个宽口径、宽基础的理论基石。
模块二:实践研修,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为名校参访,组织学员赴北京、成渝(或广深)地区学习名校办学经验。第二部分为案例研究,要求学员从实践中选择典型案例进行研究,总结管理经验。第三部分为办学特色研讨,要求学员根据自身的办学情境,分析优势和劣势,找准学校工作突破口,因地制宜,集中资源打造学校特色和品牌。第四部分,结合学校管理实践,选择当地学校管理所遇到的实践问题,形成专题,组织专家和校长集体研讨和攻关,探索解决方案,总结地方经验。
模块三:反思总结,以成果为导向促进学员主动学习,自我反思,提高学校效率和效果。结合培训计划和课程安排,要求学员在四个方面形成反思性学习成果。一是研修反思,每次学习结束后,学员均需要提交学习感悟,并做分享。二是按照要求阅读指定书籍,并做好读书笔记,并分组组织分享活动,汇编阅读心得。三是名校考察报告,每次参观学校,均需要学员认真学习和思考,提交规范的学校考察报告。四是每位学员在学习期间均需要根据项目培养要求,结合学校自身的管理实践,深入研究学校管理中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撰写高质量的案例研究报告。
六、培养计划
强化培养的系统性、连贯性和针对性,兼顾现实需求与长远发展,为期一年的培养规划将按照以下步骤来实施(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周期 |
地点 |
内容 |
时长 |
2023年10月-11月 |
六安和北京 |
1、项目启动 2、集中培训 3、名校参访 |
7天(往返) |
2024年1月-2月 |
线上与线下结合 |
集中培训 |
3天 |
2024年4-5月 |
成渝地区 (或广深地区) |
名校参访 |
7天(往返) |
2024年6月-7月 |
线上与线下结合 |
集中学习研讨 |
3天 |
2024年7月-8月 |
六安 |
1、集中培训 2、总结与结业 |
5天 |
七、其他
1.各校校长本着自愿参加的原则。
2.培训费用由各校继续教育经费专项列支,交通费、食宿费及其它费用按照有关规定回原单位报销。
金安区中小学“卓越校长培养工程”参训人员花名册
单位 | 姓名 | 性别 | 参训学段 |
六安市毛坦厂中学 | 余存宝 | 男 | 高中 |
六安市田家炳实验中学 | 陈绪广 | 男 | 高中 |
六安市张店中学 | 左益斌 | 男 | 高中 |
六安市毛坦厂中学东部新城校区 | 张德建 | 男 | 高中 |
六安市双河中学 | 朱昌元 | 男 | 高中 |
六安市孙岗中学 | 李德会 | 男 | 高中 |
六安市毛坦厂中学北校区 | 邹德鑫 | 男 | 高中 |
六安市清水河学校 | 徐旭 | 男 | 初中 |
六安市人民路学校南校 | 陈凯 | 男 | 初中 |
六安市金安路学校 | 黄雄飞 | 男 | 初中 |
六安市毛坦厂中学东城校区附属学校 | 张本林 | 男 | 初中 |
六安市毛坦厂中学实验学校 | 陈锡跃 | 男 | 初中 |
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六安学校 | 来江生 | 男 | 初中 |
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六安学校 | 潘勇军 | 男 | 初中 |
张店镇左大桥学校 | 涂友东 | 男 | 初中 |
张店镇太平桥初中 | 汪义庭 | 男 | 初中 |
张店镇白塔寺初中 | 黄俊 | 男 | 初中 |
横塘岗乡横塘岗学校 | 曹飞 | 男 | 初中 |
中店镇杨公庙学校 | 胡德青 | 男 | 初中 |
东河口镇东河口初中 | 朱昌勇 | 男 | 初中 |
东河口镇南官亭初中 | 刘自明 | 男 | 初中 |
东河口镇顺河店学校 | 杨德山 | 男 | 初中 |
毛坦厂镇毛坦厂学校 | 王伟 | 男 | 初中 |
双河镇九十铺中学 | 汪开东 | 男 | 初中 |
双河镇新塘初中 | 汪大中 | 男 | 初中 |
施桥镇施桥初级中学 | 何永 | 男 | 初中 |
施桥镇陈家河学校 | 吴康勇 | 男 | 初中 |
施桥镇埠塔寺初级中学 | 李银 | 男 | 初中 |
孙岗镇思古潭学校 | 鲍军 | 男 | 初中 |
孙岗镇许小河学校 | 胡厚好 | 男 | 初中 |
椿树镇椿树初中 | 吴允扬 | 男 | 初中 |
三十铺镇三十铺学校 | 朱世海 | 男 | 初中 |
先生店镇先生店初级中学 | 冯学能 | 男 | 初中 |
先生店镇范庵学校 | 陈红 | 男 | 初中 |
城北镇城北初中 | 王雪峰 | 男 | 初中 |
淠东乡淠东学校 | 李子芳 | 男 | 初中 |
翁墩乡翁墩初级中学 | 权家宝 | 男 | 初中 |
翁墩乡洞阳初级中学 | 胡永军 | 男 | 初中 |
东桥镇东桥初级中学 | 李昭德 | 男 | 初中 |
东桥镇潘店学校 | 孔敏 | 男 | 初中 |
马头镇马头初级中学 | 马明中 | 男 | 初中 |
马头镇十字路初级中学 | 郑立志 | 男 | 初中 |
张店镇第一小学 | 陈智 | 男 | 小学 |
东河口镇明德小学 | 邵善彬 | 男 | 小学 |
双河镇双河小学 | 张全心 | 男 | 小学 |
施桥镇施桥小学 | 徐鑫 | 男 | 小学 |
椿树镇椿树小学 | 程中文 | 男 | 小学 |
三十铺镇第一小学 | 郑杰 | 男 | 小学 |
先生店镇先生店希望小学 | 胡源 | 男 | 小学 |
木厂镇木厂希望小学 | 姜燕 | 女 | 小学 |
六安市人民路小学北校 | 严帮军 | 男 | 小学 |
翁墩乡爱国小学 | 李先锋 | 男 | 小学 |
东桥镇东桥希望小学 | 王军 | 男 | 小学 |
马头镇马头小学 | 崔建国 | 男 | 小学 |
清水河第一小学 | 汪大四 | 男 | 小学 |
清水河第二小学 | 赵放心 | 男 | 小学 |
清水河第三小学 | 钱丽丽 | 女 | 小学 |
六安市三里桥小学 | 司恩国 | 男 | 小学 |
六安市梅山路小学 | 汤娟 | 女 | 小学 |
六安市人民路小学 | 黄欣荣 | 女 | 小学 |
六安市人民路小学东校 | 晁中 | 男 | 小学 |
六安市皖西路小学 | 胡宇文 | 男 | 小学 |
六安市丰安小学 | 赵光辉 | 男 | 小学 |
六安市望城岗小学 | 江德朝 | 男 | 小学 |
六安市皋城小学 | 汪丽莉 | 女 | 小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