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时间:2025年8月24日
活动地址:六安市红剧场
承办单位:金安区文旅局 裕安区文旅局
联系电话:0564-3379272
临时停止活动信息:无

为“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弘扬伟大抗战精神,赓续红色血脉,8月24日,由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中共六安市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中共六安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六安市总工会、六安市文化和旅游局、六安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投资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群众文艺展演”在六安市红剧场隆重举行。六安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领导和抗战英烈家属代表、劳动模范、道德模范、好人代表以及直播平台的上万名网友一同观看展演。
展演以“红色热土 中流砥柱”“浴血荣光 精神丰碑”“复兴伟业 强国有我”三个篇章展开,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将历史记忆、精神传承与时代发展紧密相连,为观众呈现了一场有温度、有深度、有力量的群众性文化盛宴。“千里大别山,红旗漫卷映云霞;万般英雄气,热血凝铸立丰碑。”随着主持人深情的开场白,展演正式拉开帷幕,舞剧《立夏》率先登场,舞蹈演员们以精湛的舞姿,再现了当年将士们冲破枷锁、奋勇抗争的壮阔场景。激昂的旋律将观众快速带回了那个风雨如晦却热血沸腾的立夏之夜,沉浸式感受革命先辈们坚守信仰、勇当前锋的强大精神力量。
舞剧《立夏》选段《紧握手中枪》
“送哥当红军,携手赴国殇”,一曲饱含深情的《送哥当红军》,将老区人民舍小家为大家的家国情怀展现得淋漓尽致。无数父母送子、妻子送郎,每一个场景都催人泪下,每一个细节都饱含深情。

歌曲《送哥当红军》
“红了大别山,红了我的家……”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等主力红军部队浴火而生的历程徐徐展开,“28年红旗不倒”的革命奇
迹震撼人心,老区人民坚定信念、艰苦奋斗、 无私奉献的精神代代相传,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六安人赓续红色血脉、奋勇前行。
合唱《红了大别山》
《乌云沉沉》则以叙事的方式,展现了革命战争年代大别山人民在困境中的坚守和抗争,生动诠释了“六安红”的精神内核。
民歌剧《大别山之恋》选段《乌云沉沉》
“烽火连天燃山河,铁血远征铸忠魂。”随着第二篇章的开启,现场气氛愈发激昂。“万里长城万里长,长城外面是故乡……”熟悉的曲调流出,“四万万同胞心一条”的呐喊穿透时空。
女声小合唱《长城谣》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保卫黄河》的激昂旋律响起,演员们用嘹亮的歌声展现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游击队之歌》以轻快的
节奏,再现了游击健儿在崇山峻岭间与敌人周旋的场景;《地道战》生动还原机智勇敢的军民,深刻反映“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军民大生产》
传递出“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奋斗精神;《解放区的天》描绘了解放区人民欢庆胜利的美好图景,200余人的群众合唱团队在观众席与台上演员同声
高歌,将整场演出掀起一个又一个高潮。

“读你的那一年,懂你义无反顾的青春……”一首深情的《读你的那一年》缓缓响起,歌词以四季更迭串联思念,旋律悠扬婉转,歌声饱含深情,感受革命先烈用生命铸就的不朽丰碑。“每次听到这首歌,我都忍不住落泪。这些烈士用生命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永远不能忘记他们。”抗战英烈家属王先生动情地说。
歌伴舞《读你的那一年》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时代的号角催人奋进。崭新篇章聚焦新时代六安人民传承红色精神、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展现了老区人民在建设六安版“三地一区”和现代化征程中勇担使命、砥砺前行的奋进姿态。《大山的故事》率先登场,再现了老区人民从抗战时期的英勇抗争,到新时代的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再到高质量发展的壮阔历程,生动诠释了新时代六安儿女的担当与奉献。
歌伴舞《大山的故事》照片
“这是一枚满是岁月痕迹的纪念章,背后藏着抗战老兵的初心……”每一件老物件都有着动人的故事,每一个故事都饱含着永不褪色的初心与信仰。三位革命后代用朴实而深情的语言,将革命文物背后的红色传承娓娓道来,一个个鲜活的故事,让现场观众湿润了眼眶,也让红色记忆更加深刻。
抗战主题宣讲
《满是岁月痕迹的革命文物捐赠纪念章》
《我们都是追梦人》欢快的旋律响起,新时代六安儿女怀揣梦想、奋勇前行的精神风貌跃然眼前;悠扬大气的《万疆》让现场观众深深感受到山河无恙、家国荣光的美好图景;《红旗飘飘》传递出“红旗是信仰的指引、是力量的源泉”的坚定信念;《好运六安》则用轻快的节奏、亲切的歌词,描绘了新时代六安在红色精神引领下,经济社会发展蒸蒸日上、人民生活幸福美满的生动场景,台下观众深受感染,纷纷齐声跟唱,眼中满是自豪与感慨。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80年前,无数六安儿女用生命捍卫家国;80年后,我们以文艺为桥传承抗战精神——这场跨越80年的“历史之约”渐近尾声,现场所有表演者与观众起身站立,用最真挚的歌声缅怀先烈,祝福祖国。激昂的旋律回荡在红剧场内,也通过直播传向全国各地。

此次群众文艺展演活动,不仅是一场群众性文化盛宴,更是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和红色精神传承之旅。下一步,我市将持续深挖红色资源的精神内涵,将其作为坚定文化自信、凝聚奋斗力量的重要载体,引导全市人民从革命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让红色精神成为推动六安版“三地一区”和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引擎,以“不忘来时路、奋进新征程”的使命担当,不断书写“红色沃土展新颜、老区振兴普新篇”的时代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