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 /202506-00019 信息分类: 新闻发布会
内容分类: 综合政务,其它 发文日期: 2025-06-26
发布机构: 金安区政府办 生成日期: 2025-06-26
来源单位: 金安区城管局
生效时间: 废止时间:
称: 【新闻发布会】六安市金安区城管局物业管理工作新闻发布会
号: 词:

【新闻发布会】六安市金安区城管局物业管理工作新闻发布会

发布时间:2025-06-26 10:14 信息来源:金安区城管局 阅读次数: 我要纠错 打印 【字体:  


发布时间:2025年625日上午

发布单位:六安市金安区城市管理局

发布地点:金安区城市管理局楼会议室

发布主题:物业管理工作相关说明

发布人:  金安区城市管理局局长徐旭、副局长杨学忠

发布会实录:

各位新闻界的朋友们,同志们:

大家好!非常高兴与大家见面,共同交流金安区物业管理工作。首先,我谨代表区城市管理局,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我区物业管理事业发展的新闻界朋友们和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今天,我将围绕我区物业管理工作的主要做法成效、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安排,向大家作一介绍。

一、2024年物业管理工作主要做法与成效

2024年,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区上下聚焦关键环节精准发力,取得了显著成效。我们深化“皖美红色物业”建设,通过全力提升物业服务覆盖率、业委会组建率、党组织组建率“三率”并实施行业党委“一月一事”计划和季度“回头看”,成功实现“三个100%”目标,业委会组建率提升至81.6%,并成功创建省级示范小区2个(占全市三分之二)、市级“美好家园”及示范小区7个,树立了一批党建引领治理的标杆;着力健全体制机制,依托深化“联席会议+分片包联”机制强化部门协同、严格执行并强化《住宅小区物业服务考核办法》“红黑榜”结果运用(全年评出红榜44个、黑榜6个,奖励优质企业89万元,曝光约谈清退问题企业)、创新投入1000万财政资金优化激励机制,有效化解了长安城等复杂矛盾,推动了电动车充电、老旧电梯更新等重难点工作,全年兑现激励资金361.5万元并成功举办街道“擂台大比武”;持续提升行业管理水平,通过分级分类邀请专家开展覆盖3000余人次的多形式培训、严把市场准入关口落实联合查验备案(完成前期把关1个、合同备案26个、承接查验14个)、加强宣传交流在各级媒体刊发信息200余篇并运营《金安发布》专栏及《金安物业》期刊9期,显著提升了从业人员能力和行业规范度;全力化解矛盾纠纷改善环境,通过设立区街两级投诉渠道(处理投诉560余件)、聚焦人车分流、电动车综合治理(编制“一区一策”蓝皮书)、消防防冻、老旧电梯更新(88部进入施工)、消防无水整治(25个小区完成)等民生痛点开展专项行动,并推广“四位一体+N”基层治理模式运用多种形式前端化解,实现了物业领域信访量同比大降52.42%至59件、业主满意度超80%(升6.73个百分点)、物业费收缴率超80%(升3.37%)的良好局面;同时,城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通过完善制度、建设136个分类站点、推进撤桶并点及“四方联动”、开展专项执法和广泛宣传(组织活动90余场,发放资料2万余套),全年收运厨余垃圾3500余吨,初步实现全覆盖目标;此外,探索多元化物业管理模式,通过实现“红管家”物业党建联盟街镇工作站全覆盖并出台建设管理导则发挥其交流指导作用、赴外考察学习并新增激励条款鼓励创新、规范开展“两评价两审计”及推动建立社区业委会共管账户99个归集资金332.43万元,成功在3个小区导入信托制、酬金制等新模式,为破解老旧小区管理难题提供了新路径。

二、2025年以来物业管理工作主要做法与成效

2025年上半年,我们承前启后,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强化高位推动与共识凝聚,通过召开全区物业管理联席会议暨垃圾分类工作大会,区主要领导亲自部署,压实了各级责任,明确了年度重点;完善监管评价体系,通过重新修订并实施《住宅小区物业服务评价办法》,构建月度(街镇)、季度及年度(区牵头)三级分类分级评价机制,第一季度即评出红榜小区23个、黑榜小区6个,现场曝光问题小区13个,约谈项目16次,并出台专项整治方案聚焦服务履约与公共收益问题;深化能力建设,通过持续开展分级分类培训,区级组织专业技能及消防、项目经理等专项培训3场340余人次,赴街镇工作站点对点指导4次,各街镇组织培训会议15次覆盖1300余人次,有效提升了队伍专业素养;加强宣传引导,通过持续运营《金安发布》物业专栏发布动态20余篇、《金安物业》发刊10期并深度宣传红榜小区,营造了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聚力办好民生实事,通过开展为期3个月的电梯安全隐患排查整治覆盖211个小区并有序整改(如更换对讲18台)、部署建筑保温材料安全专项整治、推进第5批次“小切口”整治统一排查灭火器及专项治理“路灯不亮”问题176条、强力落实“一区一策”电动车综合治理(覆盖225小区)并严格查处违规行为(督促4小区加喷淋、30余车棚配灭火器,举办消防演习),以及5月以来检查小区39个发现问题173处全部整改,切实解决了群众身边的关键小事;同时,注重学习交流拓展视野,通过承办全市物业提升现场会展示经验、组织赴常州无锡芜湖考察学习、接待多批次省内外调研,有效促进了经验互鉴与品牌提升。

三、当前物业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工作中仍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一) 基层综合治理能力有待提升

部分街道物业办专职力量不足,社区政策法规把握不准,指导业委会成立、处理复杂矛盾能力偏弱。“红管家”物业党建联盟工作站作用发挥不均衡,个别存在“建而不用”现象。“四位一体”机制作用发挥不足,部分业委会履职不力或困难,小区党支部作用有限,联动不紧密。

(二) 物业服务水平参差不齐

少数物业服务企业存在“躺平”现象,基础“四保一服”(保修、保绿、保洁、保安及客服)履行不到位,重点区域清洁差、门岗形同虚设、设施维护缺失(电梯困人、监控失效、消防管网失管)、车辆管理混乱、对违建噪音等管控不力、“十公开”不透明、公共维修“等靠要”等问题突出。

(三) 物业领域矛盾诉求化解压力大

12345市长信箱物业类投诉量2024年出现反弹(8700件,同比升7.25%),万人投诉量达119.51件。投诉集中在服务质量、物业选聘交接、业委会履职、空置房收费、电梯安全、停车充电等问题。不合理、重复性信访投诉量上升,基层化解压力巨大。部分法律法规不完善(如拒缴公共收益处罚依据、业主投票形式等),导致矛盾化解被动。

(四) 行业监管水平需进一步提高

区街两级考核体系有待优化,街道评分平衡难、主观性强,老旧安置小区红榜少、黑榜难产生。考核结果运用不足(如黑榜企业清退难),影响公信力。激励机制对投诉下降、公共收益监管等难点堵点的撬动效果不够明显,且存在激励资金未及时到位影响积极性的问题。监管措施震慑力不足,对“躺平”、“乱为”企业约束不够,物业管理区域内行政执法薄弱,行政处罚案例空白。

(五) 政府兜底物业服务机制运行困难

无物业小区(尤其小规模、零散点)引进专业物业难,财政兜底压力大,业主缴费意愿低。市开发区划转的9个“以奖代补”小区补贴即将终止,物业市场化运营能力不足,恐引退场失管风险。政府试点补贴小区(淠绿新村、梅山北路)存在“后补贴时代”可持续性问题,收费标准提高难获认可。

(六) 生活垃圾分类成效需巩固提升

分类约束机制尚不完善,过度依赖居民自觉和政府兜底,成效巩固和突破面临挑战。

四、下一步物业管理工作重点工作

针对存在的问题,2025年下半年,我们将坚持问题导向,锚定“投诉总量净降1000件、万人投诉量控制在110件以内、物业费收缴率85%以上、满意度80%以上”等核心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 完善机制体制,提升治理效能

1.强化网格包联:新增区领导联系重点街镇,每月调研指导,会商解决重难点问题。

2.夯实组织基础:街道配强5人专班,社区明确专人,充实楼栋长。推动“红管家”工作站实体化运行,建议设立“总客服”窗口。

3.优化联动机制:成立由分管副区长牵头的复杂问题处理专班,部门联动,“一事一议”攻坚急难险重。

4.严格考核奖惩:深化月度、季度、年度考核及第三方测评,强化“红黑榜”运用(宣传红榜、曝光约谈黑榜)。重点整治清退“躺平不作为”、“蛮干乱作为”劣迹企业,推进信用系统应用,提高行业门槛。

5.营造浓厚氛围: 制定专题宣传方案,定期开展红榜巡展、问题曝光、正面宣传。区直单位深入联系街镇,凝聚共识。

(二) 深化专项调研,精准破解难题

开展“3+N”专项调研并形成指导意见:

1.电动自行车充电收费:由市监、发改牵头,推动价费分离,打击违规收费,规范标准行为。

2.空置房物业费:由城管局牵头,摸清底数,研究制定空置房物业费折扣指导意见。

3.业主委员会待遇保障:由城管局牵头,考察外地经验,结合实际提出提高业委会履职积极性的建议。

4.“N”项调研: 试点引入电梯、消防、外墙商业保险(市监、消防、住建牵头);调研安置小区地下车库及人防工程管理维护收益(财政、住建、重点处、发改、城管牵头)。

(三) 推广创新模式,探索多元路径

2024年信托制、酬金制试点成功基础上,科学甄选符合条件的无物业小区、老旧小区、商住小区进行复制推广,重点破解无物业小区“进驻难、收费难、存续难”以及老旧小区基础差、商住小区投诉多满意度低等困境。

(四) 持续深化培训,筑牢能力根基

按街道、社区、小区党支部、业委会、物业企业五个层级,围绕高发矛盾投诉类型,下半年确保区级培训不少于3次、街镇培训不少于20次。推动消防、市监、司法、住建等法律法规进社区、进小区,强化普法宣传。

(五) 强化行政执法,规范管理秩序

1.厘清执法边界: 梳理明确物业管理区域内执法事项清单、主体、依据、权限。

2.推动综合执法进小区: 加强城管、消防、公安、应急、市监、环保、规划等部门协调,指导街镇联合执法,推动力量下沉。

3.加大处罚力度: 对飞线充电、进梯入户、违规收费、违建、噪音、毁绿种菜等违法违规行为严格执法。明确处罚目标(区城管局不少于2件,各街道大队不少于1件),形成震慑。

(六) 重点攻坚白鹭洲,促进均衡发展

1.补齐设施短板: 梳理41个小区问题隐患,形成“一区一策”治理方案。

2.纳入统一考核: 指导白鹭洲办事处召开物业大会,系统讲解考核体系,加快融入全区。

3.破解特殊难题: 提前谋划9个安置小区补贴终止及市场物业经营困难应对方案,通过提升服务、加强宣传、导入新模式等提升市场化能力。

4.强化能力培训: 针对薄弱环节开展系统性、针对性培训,指导建立共管账户,推动业委会履职,全面提升白鹭洲物业服务质量。

各位新闻界的朋友们,同志们。物业管理关系千家万户,是城市治理的基础环节。2025年是新一轮“皖美红色物业”三年行动的开启之年。我们深知任务艰巨、责任重大。金安区城管局将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与社会各界特别是广大业主和物业服务企业同心同德,以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有力的举措,苦练“绣花功夫”,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努力破解发展难题,不断提升物业服务水平和居民满意度,为打造和谐宜居的美好家园、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而不懈奋斗!我们坚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金安区的物业管理工作一定能再上新台阶!

谢谢大家!

 

文件下载
政策咨询

如果您对该政策文件有疑问,可以拨打标题上方的电话咨询相关部门。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