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发布会】金安区社会救助工作新闻发布会
发布时间:2025年6月27日
发布单位:六安市金安区民政局
发布地点:区民政局一楼会议室
发布主题:金安区社会救助工作新闻发布会
发 布 人:区民政局社会救助股股长童散梅
主要媒体:区融媒体中心等
发布会实录:
各位领导、媒体朋友:
大家好!感谢社会各界长期以来对金安区社会救助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下面我向各位领导和朋友报告金安区2025年上半年社会救助工作开展情况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兜底保障基础持续夯实,政策落实精准高效
一是提升主动服务意识,实现快速救助。区民政部门积极回应困难群众对救助工作的新需求,进一步加大对特殊困难群众的帮扶力度,各乡镇街强化政策宣传引导,将以往的群众自主申请逐步转变为主动发现帮助困难群众,村(社区)依托主动发现队伍,通过推送的“两突人员”自付医疗费用3万元以上重点人群、低收入人口自付医疗费用1.5万元以上、普通群众自付医疗费用3万元以上等预警数据,第一时间开展常态化走访摸排,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纳入保障范围。今年以来发出预警监测数据2000余条,主动纳入社会救助保障范围132人次。
二是强化低保动态管理,着力精准救助。充分发挥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平台作用,新增救助对象坚持“凡进必核”,在册保障对象严格“定期复核”,今年以来核对社会救助对象和申请救助家庭8721户次32179人次。加大对救助对象的核查力度,保障对象有进有出、补助水平有升有降的动态管理机制常态运行,切实做到“应保尽保,应退尽退”,今年以来新增低保对象520户911人,退出563户1187人,提标107户212人、降标172户267人。
三是加强政策宣传培训,提升服务能力。结合社会救助政策宣传月活动,区民政局以“集中培训”为中心,将政策研读和业务实操结合起来,进一步打造专业能力水平过硬的民政工作队伍,各乡镇(街)“多点发力”,自行组织政策业务培训会,重点围绕提高村(居)两委干部、社会救助协理员业务水平和信息化办理能力。利用现场宣讲、政策咨询、发放资料、入户走访等方式,及时了解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近况,帮助解决求助的问题,让困难群众知道政策、熟悉政策、会用政策,真正实现宣传到位,救助得当,群众满意。
(二)救助服务内涵不断深化,综合救助效能提升
围绕困难群体多层次、多样化救助服务需求,积极开展服务类社会救助试点工作,初步建立困难群众需求综合评估指标体系,同时聚焦“一老”“一小”“一残”群体,总结提炼六类“‘金’心守护”服务类社会救助服务品牌,探索推进居家生活、心理慰藉、精神支持、社会融入、绿色就医等社会救助服务,试点以来服务困难群众12460人次。
(三)管理运行机制更加规范,基层基础稳步夯实
一是优化业务办理流程,做到便民利民。聚焦防止返贫帮扶政策和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政策衔接并轨,坚持高效协同,结合动态监测,实现“一张网监测预警、一班人走访排查、一张表信息采集、一套资料审核确认”,同时统一家庭收入、财产标准,对农村低收入人口家庭收入和家庭财产认定标准进行细化分类,实现标准一致、统一核算。
二是加大监督管理力度,注重规范救助。区级采取日常监督、暗访抽查等方式,常态化开展新增社会救助对象入户抽查职责和在册低保对象“整村解剖”,对核查发现的倾向性、苗头性的问题,通过专项督办、工作提示、重点解剖等方式加强指导、督促整改,确保社会救助政策精准落实。对近亲属备案的新申请救助对象实行100%入户调查,重新摸排社会救助经办人员和村(居)委会成员本人及近亲属享受低保备案情况,新增备案登记320人,所有经办人员统一签订承诺书。同时依托社会救助大数据信息系统,对救助对象进行数据分析、动态监测、风险预警,提高监管效能。
截至6月份,农村低保对像12428户22074人,城市低保对象2257户3410人,累计发放低保金8113.55万元;特困人员6527人,累计发放特困供养金3718.21万元;实施临时救助493人次164.93万元。
二、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是积极推进社会救助领域专项整治。 聚焦“政治社会救助不到位问题”和社会救助领域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综合治理,持续抓好低保、特困、临时救助等政策精准落地,同时加强动态管理,确保对象认定精准、保障水平适度,切实实现“应保尽保、应退尽退”。
二是巩固拓展服务类社会救助试点工作。加大“物质+服务”救助模式推广力度,总结经验,扩大试点范围。积极链接整合医疗、养老、社工等专业服务资源,重点提升对低收入人口中特殊困难群体的关爱服务水平,积极探索发展服务类社会救助的有效路径和政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