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 /202402-00019 信息分类: 其它文件
内容分类: 其它 发文日期: 2024-02-19
发布机构: 金安区发改委 生成日期: 2024-02-19
来源单位: 金安区发改委
生效时间: 废止时间:
称: 金安区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4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号: 词:

金安区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4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发布时间:2024-02-19 16:23 信息来源:金安区发改委 阅读次数: 我要纠错 打印 【字体:  

 

金安区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

情况与2024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2024年1月31日在金安区第届人民代表大会第次会议上

金安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李永泽

 

各位代表:

受区人民政府委托,现将金安区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和2024年计划草案提请大会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全区上下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各项决策部署和要求围绕区六届二次人代会制定的目标任务直面挑战,滚石上山,砥砺奋进,推动经济回升持续向好,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50亿元,达到365.6亿元。同比增长6.6%;完成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855亿元,增长5.5%;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1%;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6.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78.3亿元,增长8%

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目标完成情况表

      

单位

2023年计划

2023年预计完成

增长%

绝对值

增长%

1、地区生产总值

亿元

8

6.6

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亿元

12

5.1

3、固定资产投资

亿元

12

16.3

4、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亿元

8

15.855

5.5

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亿元

7.5

278.3

8

6、到位境内资金

亿元

12

152.06

9.32

7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

万美元

20

400

196.2

8、外贸进出口总额

亿美元

12

2.75

7.2

9、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8

46278

6.5

10、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9

预计19993

预计9

11、城镇新增就业

万人

0.57万人

1.5万人

12、节能减排

 

完成市下达目标

完成市下达目标

注:2022年6月起,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统计口径转变为商务部口径利用外资(FDI)。

实现上述目标,重点做了如下工作:

(一)着力推进结构调整,三次产业呈现新势头。

农业经济稳步增长,优势特色产业方兴未艾2023年预计全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7.4亿元,增长7 %。全区粮食种植面积达131.6万亩,总产量达52.56万吨稳居国家产粮大县之列;水果种植面积14.6万亩,其中脆桃种植面积13万亩,年产量近20万吨、年产值约16亿元全省第一水产养殖面积达28万亩,水产品产量3万吨,增长4.6%;稻虾综合种养面积达到20.09万亩,产量2.4万吨,培育万亩乡镇4个;蔬菜播种面积35.2万亩,产量71.86万吨,其中设施蔬菜16.8万亩,产量38万吨。全年生猪出栏49.78万头,增长0.57%,家禽出栏1945万只,增长1.94%,肉蛋奶总产9.74万吨,增长1.52%;组织实施完成“鹅菜一体化+金融+科技”项目,2023年全区鹅饲养量达255万只。全年有效认证114三品一标1,新增6个全国名特优新和2“皖美农品”产品品牌。新建(改扩建)育秧中心36个、烘干中心3家,农机服务中心8个。全区农机总动力达119.2万千瓦,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88.5%。木厂镇成功创建六安市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乡镇首批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张店镇现代农业产业园成功申报省级园区。稳步推进木南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工作,积极争取六安市白鹅产业园落户我区。

工业经济换挡提速,首位产业增势迅猛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比达43.86%,同比增速15.22%。全年工业投资完成54.8亿元以上,增长110.1%,全市第;技改投资增长131.1%以上,全市第一。全年累计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144.45亿,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1%。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5家,其中新增月报纳规2企业8家,规上工业总数达164家,创历史新高新增10户省级专精特新3企业,30户创新型中小企业。煜晟电子成功认定为第五批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全市仅2家。森宇物联、保威特梭、应流航空成功获评2023年安徽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明天氢能、酷豆丁科技等6家企业获评2023年安徽省数字化车间,数量全市第一;泓济环境、龙兴汽车认定为2023年省级工业设计中心,全市仅3家。明天氢能获评安徽省重点实验室,研发成果于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第四次工业革命与智慧出行论坛全球方案征集活动荣获二等奖。贯彻落实全省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建设推进大会精神和《关于强化创新引领加快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的指导意见》印发《金安区建设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实施意见》明确新能源汽车产业为首位产业,编制《金安区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谋划构筑“一核两组团”空间布局。“一核”即金安经济开发区汽车轻量化产业配套基地;“两组团”分别为合六(金安)市际合作区和孙岗汽车零部件专业镇新能源汽车规上企业由2022年19家,增长到25家,2023年新招引项目23家,在建项目17家(含续建),竣工项目11家,即将开工12家,制造业“企业+项目”总数达到67家。出台全省首个县区级支持氢能产业发展实施办法。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零部件产业集群被认定为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夺得全市首个汽车产业领域国字号荣誉。

三产服务回暖向好,线上线下加速融合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78亿元,累计增幅8%全区新增个体工商户9868户上商贸单位20家,互联网营销主体120余家,拥有网商、活跃网店近800家,电商生产、销售相关从业人员超3.5万人。打造电商人才“孵化园”,开展电商直播实训。全年网络零售额40.7亿元,同比增长32.2%;其中农村产品网销额34.2亿元,同比增长25%。建成淠东、东桥、张店3个电商集聚区,年度总网销额达7000万元。推动各集聚区与城北镇云仓展开合作。获评2023年度省级农村电商示范县和省级农村电商示范区、三十铺镇获评省级电商强镇。线上线下联动举办第八届金安年货节、抖音山货上头条对接会等活动,累计销售我区农特产品3000余万元。先后发放3轮共计约200万元的消费券和区350万、市和区共800万元汽车消费券,拉动购物、餐饮消费近3000万元拉动汽车消费约2.2亿元,推动全区汽车消费由负转正,全年汽车零售额累计增长20%。现有汽车后市场4S企业41家,2023年全年营收40.35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21.46%。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成功举办西环线马拉松、桃花节、荷花节、采摘节和龙虾垂钓节等活动,山水奥莱、聆心谷建成开业,布局建设房车营地,实施东河口新四军旧址修复保护等项目,新增精品民宿36家,两获全市民宿文旅”奖。九十里山水画廊成功入选全国茶乡旅游精品线路、省级旅游风景道;张家店旅游度假区获批省级旅游度假区

(二)着力扩大有效投资,加快汇聚发展新动能。

投资赛马4成效显著探索创新“周六解题”5、挂图作战机制,主动靠前解决项目推进难点、堵点,实现项目建设质效双升。全年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完成180.98亿元;增幅达16.3%;第二、三季度分别获得项目投资“赛马奖62名、第1名,第四季度预测排名靠前。全年列入省亿元以上重点项目92个,计划总投资143.3亿元,完成项目总投资156.5亿元,占年度计划109.2%;年初计划开工项目35个,实际新开工项目37个,开工率105.7%;年度计划竣工项目23个,实际竣工项目27个,竣工率117.4%。翊洋年产120万套汽车零部件生产项目139天竣工投产,再次刷新“金安速度”。和襄高速“赛马”激励评价中,第一季度第四季度均获全市第二,第二、三季度全市第一。中央预算内资金项目11个,下达资金1.69亿元;获专项债券发行项目17个,发行额度达14.64亿元。在增发国债中共申报项目26个,申请增发国债23.02亿元,已下达资金8.82亿元,总量位列全市第一。稳步推进衔接资金项目实施,全年财政衔接资金投入2.43亿元(区级专项资金9300万元),共批复项目222个,其中投入产业项目77个1.59亿元,产业发展占比65.22%。衔接资金项目管理创新举措吸引广西壮族自治区乡村振兴局一行前来调研学习。全年完成6289.03亩市、区两级交办征地、收储及核查任务项目,保障重点工程项目建设。

招商引资攻势强劲抓好“双招双引7)一号工程,开展招商引资四季攻势”活动。全年各单位累计外出招商970批次,拜访1655家企业,接待企业考察1451批次,获取重大招商线索492条。先后在长三角G60科创走廊金融服务联盟专场对接会、长三角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资本市场要素对接会、世界制造业大会徽商论坛、世界制造业大会明天氢能产品发布会、2023中国压铸行业创新技术与产业发展高峰论坛等重大政企对接会上进行高效交流举办招商推介会、产业发展对接会4场,新设立驻外招商机构2个。成功举办“皖汽聚金安 链向新未来”首届氢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论坛及产需对接会。成功签约总投资50亿元的钠离子电池2万吨正极材料、航特150万台(套)新能源汽车一体式铝合金副车架智能制造等一批高质量、高水平重大项目。全区累计新引进亿元以上项目56个,协议引资275.4亿元。其中5亿元以上项目21个,10亿元以上项目8个。

(三)着力推进开放合作,区域协作取得新突破

两对合作8前列积极“链上大合肥,融入长三角,牵手大上海”拟定《金安区2023年对标学习长三角地区工作要点》《金安区2023年“学上海、抓改革、促合作”改革项目台账》明晰工作举措84项、改革任务41,严格清单管理、闭环推进,加大对口合作督查、调度和考核。今年以来,赴上海“拜师学艺”415人次,接待上海来我区210人次;共赴上海开展招商83批次,考察企业121家,累计获得有效线索37签约上海项目6落户六松现代产业园,总投资77.2亿元委托上海第三方专业机构编制产业规划,明确六松产业园“1+2+X”产业体系。实行双方共同出资入股,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的伙伴式运营推动六松现代产业园加速实体化运营。设立5亿元的山海产业合作基金5亿元赟汇基金,组建0.53亿元铱斯专项基金,促成项目投资10亿元,争取上海市财政资金1000万元,共建松六科创服务中心。长三角G60科创走廊金融服务联盟金安区分会揭牌成立。推动上海粮食异地代购代储,达成5万吨小麦异地存储合作。打造“金美好物”9区域品牌,建成运营大别山农产品“金美好物”沪上农展馆,举办“金美好物”首届六安农旅沪上文化节,成立安徽印象金安绿色发展有限公司,与上海蔬菜集团等国营主体达成合作推广事宜。2023年新认定省级长三角绿色农产品供应示范基地1个,累计已认定5个达成上海市对口科技合作项目2与松江5家旅行社签订旅游合作协议农旅全年实现对沪综合收入15.6亿元。与松江区中小学、幼儿园“一对一”开展合作交流。推动上海方与六安市第四人民医院签约,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妇科六安分中心落户金安,与同济大学附属养志康复医院共建“儿童康复中心”。设立金安区驻松江人力资源服务站,已服务1400余人。

合六同城化破题起势围绕合肥新能源汽车产业做配套,围绕合肥新能源汽车产业做配套,目前全区79家新能源汽车企业中,工业企业35家,后市场44家科大国创一期建成投产,合力铸造产业园加快推进。明天氢能与安凯集团、江淮集团密切合作,实现与合肥市在氢燃料电池公交车首批23台示范应用上破题。“启动合六(金安)市际合作园区10建设”分别列入省、市政府工作报告和年度计划报告、《合肥都市圈建设2023年度工作要点》《关于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发展国家战略推进高质量发展》(皖发[2023]14号文件)。先后邀请了上海同济大学规划设计院、安徽省战略研究院多家咨询单位编制园区产业发展规划。签约并启动合六(金安)市际合作园区(以下简称合六合作区,面积5.06平方公里)与合肥市瑶海区大店工业园(面积2.38平方公里)、庐江县合庐产业新城郭河工业园(面积2.48平方公里)组团,三县区共申共建省级安徽瑶海经济开发区11(暂名)。G312快速化改造建成通车、G237沪陕高速连接线全线竣工投用襄高速快速推进沪渝蓉高铁(合武段)启动建设。安徽警官职业学院新校区、合肥信息技术学院西区等重点项目周边配套不断完善,建设进度不断提速。

(四)着力推进产城融合,三大核心区建设取得新进展

六安新城(金开区东园)以产促城六安新城作为合六同城化的桥头堡,新城建设被省委省政府列入创新型现代化合肥都市圈建设重大工程,作为合肥都市圈建设重要支撑节点和先行建设区,成为工业强区的主阵地。按照《关于推进全市开发区创新升级的若干措施》要求,高位推动“一区两园”整合目前已初步实现“规划一张图、招商一盘棋、项目一张表、考核一本帐”。金安经济开发区(六安市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全年完成规上工业产值119.55亿元,占全区总产值的82.76%;规上工业增加值25.11亿元,同比增长7.49%;限上贸易零售额42.73亿元,同比增长13%;固定资产投资119.44亿元,同比增长36.57%,其中工业投资50.13亿元,同比增长178.35%。全年新增纳统项目51个、入库总投资83.88亿元。新能源汽车配套产业基地建设成效显著,年度新引进项目41个,其中新能源汽车项目21个,在建工业项目33个,其中新能源汽车项目13个,已竣工投产28个。至信年产100万台套汽车零部件一期、安徽建工交通智造基地、安徽豪斯特年产3000万件汽车零部件及500万件电池包一期等重大工业项目已建成投产,省内首张制氢加氢一体站经营许可证获批。出台《促进六安市软件园集聚发展政策十条》,牵头成立六安市数字应用与管理产业协会,成功签约科芯智能、瑞信科技、睿新智造等15家企业。积极探索“管委会+公司”模式,厘清开发区平台公司职能定位,实现集团化整合,新增一个AA级平台积极参与市场化运营项目,推动园区平台高质量转型。

城北创新区(金开区北园)蹄疾步稳今年来,城北创新区(金开区北区)坚持抓项目、优环境,片区内39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实现工业产值48.18亿元;固定资产投资39.34亿元,其中工业投资19.27亿元。兴北佳苑安置小区于今年6月完工并交付;东城安置小区三期5栋建筑单体主体完工;新河八里杠到村产业项目(一期)、北三十铺安置小区配建幼儿园城北产城融合一体化科技孵化基地项目一标段3栋标准化厂房已竣工验收,二标段正在进行主体二次结构施工。马头路正在加紧建设,预计春节建成通车。污染防治常抓不懈。兴北佳苑配套雨污水管网工程竣工验收并投入使用;东嘉实业外部配套雨污管网建设完成;关停3家“散乱污”企业;责令6处工地完成扬尘污染整改淠河右岸生态农业示范区农文旅并举,与国家淠河湿地公园水利风景区相映生辉,吉宝泉水龙虾交易市场完成交易量达2.3万吨,居全市之首。成功争取并启动建设六安白鹅食品高端绿色加工现代产业园项目长三角一体化绿色农产品加工产业园规划面积3000亩,已入驻5个加工项目,投产项目3规模初显

南山新区稳步壮大。坚持规划先行开展南山新区战略定位和产业发展研究,完成南山新区城市设计、道路网和绿地系统专项规划编制;推进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确保国土空间规划与区域整体发展规划有机衔接。全力以赴进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工作,按照“工作目标化、目标项目化、项目责任化、责任节点化”要求,编排实施创建提升“项目化”任务清单,顶格推进、全面加快大别山(六安)悠然南山旅游度假区创建。目前,16.5公里的1号慢行步道、南山草原民宿和非遗工坊、南山雅集、房车营地等项目已建成使用。基础配套逐步完善园区范围内市政管网已纳入市城区水环境(厂-网-河)一体化综合治理项目,3座污水泵站和一中周边市政管网成功移交三峡公司运维管理。大华山路南延、将军山路、青松路已完工通车;皋城中学南山校区主体结构已通过验收,市应急指挥中心和数据中心、惠农建设集团总部已投用,市金融服务中心主楼已竣工,如龙养老二期首期4栋单体结构封顶一期开业运营;中合农超项目和长三角一体化总部经济产业园正在加速建设南山南·梦享村项目(长三角一体化乡村振兴示范点)投入试运营,悠然南山体育运动小镇顺利通过省级验收。

(五)着力深化改革创新,加速释放发展新活力

改革纵深推进。全面完成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率先通过市级验收调整完善农村自来水定价机制,重新核定收费标准积极推广农业“大托管”12,印发《金安区2023年农业生产“大托管”示范推广实施方案》,支持21个村托管服务,面积达6万亩。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出台《金安区特色农业(农事服务)产业发展贷款贴息办法》,撬动社会资金2.2亿元投入金安脆桃、皖西白鹅等优势特色产业。抓好农业经营增效,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规范化建设,动态调整市级龙头企业22家、市级联合体1家;新增家庭农场836家,农民合作社29个,新申报省示范社12个和省示范家庭农场11个。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借鉴松江区“制度+科技+责任”管理模式,印发《金安区集体资产监督管理平台建设及试点运行实施方案》,建立“金安区农村集体资产监督管理平台”,保障集体“三资”安全。引导村集体多方式发展产业项目,促进产业稳步发展。开展村集体经济发展整乡镇推进试点,推广黄墩村“一社三会+N公司(合作社)”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建设村村联合发展项目4个,链接带动12个村发展集体经济。印发《金安区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暂行)》,规范土地流转行为,截至目前全区流转土地67.8万亩,流转率62.45%。

科技创新亮点突显。今年以来,我区“科技赛马”上半年综合排名全市第2;第三季度综合排名全市第。成功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304家,同比增幅155.46%,总数排名全市第。全市第一个完成“亿元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清零、5亿元以上研发机构清零”(双清零)。2023年推荐批共56家企业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其中50家通过审核并公示。加上仍在有效期内的高企,我区高新技术企业将突破114家,年度综合排名全市第一。年度全社会研发投入3.37亿,占GDP比重0.98%,同比增幅30.3%,综合排名全市第3;其中规上工业研发投入2.68亿,占全社会研发投入比例达79.5%。共摸排产学研合作项目83(已完成42项,实施中29项,意向合12)。全区科技特派员总数动态调整到396名。实施科技强农,助力乡村振兴推广化肥减量增效“三新”技术、水稻侧深施肥等技术,大力促进数字农业发展,实现新增数字应用场景3个、数字农业工厂1个。

营商环境更加优化。深化“标准地”改革,全年按照“标准地”出让22宗,面积1177亩,占开发区新增产业用地的98%。出台《金安区工业企业“培优、提质、壮强”实施意见》修订完善《2023年金安区工业发展要点》《金安区大力支持民营经济(工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金安区建设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实施意见》,助力企业“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提质扩量增效。积极兑现企业奖补资金,用足用好各级助企惠企政策,依托“皖企通”平台、拨付政策资金4719.2万元,惠及110余家企业。落实《关于进一步吸引高校毕业生等人才在六安就业创业支持重点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等人才政策,兑现人才补贴479人3105.36万元。完成三批共涉及72家规上工业企业用工需求摸排及送工,涉及3231人次。建成六安市人力资源产业园金安分园和万达广场“就业驿站举办特色招聘活动200余场,服务企业180余家。全面推行企业公共信用信息报告替代无违法违规证明,推广信易贷”平台授权6813家推深“企业+班长+首席”机制,进一步拓展多元服务业态,构建纵向到底的全过程服务体系。打造“您出题,我来办”服务平台,推动政务服务“综合窗口”改革,大力营造“金”心服务,“安”心发展一流营商环境。

发展制约有效破解。金安经济开发区蓝溪路、云溪路、史祠路等市政道路建成通车,文峰西路渠下涵项目建设完成,逐步解决园区道路“交通断交”现象打通了园区对外排水通道不断拓宽企业融资渠道2023年金投集团增授信额度59.26亿元,融资到位资金56.46亿2023年为742家企业提供融资担保贷款17.36亿元,为32家企业办理过桥资金3.18亿元,财政贴息发放创业担保贷款5.22亿元、贴息资金1210万元。落实政府性融资担保费率优惠,不断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推4321风险再分担机制13,有效解决园区企业特别是招商引资企业“有融资需求但抵押物不足”的难题新增政银担12.3亿元;挥数字金融优势,引导企业使用中小微金融服务平台。截至目前,我区共有4933家企业在平台注册,累计撮合融资1084亿元,较去年增长967亿元,增速826%。持续推深做实金融“五进”14工作全年共走访市场主体3.3万户,实现一级活跃度市场主体走访覆盖建立融资需求摸排、协调对接、结果反馈清单化闭环管理机制,今年以来办理融资2764个,金额16.4亿元。

(六)着力推进乡村振兴,和美乡村展现新气象

大力推进农村基础建设。新建高标准农田7.9万亩,改造提升2万亩,预计新增耕地123.77旱改水1252.37实现新增产能143.25万公斤。年度全区累计完成交通建设固定资产投资16亿元,成功创建省级“四好农村路”15示范区。毛坦厂至东石笋公路项目荣获“黄山杯”奖。两站一区重点工程外环工作项目收尾稳妥推进。全年农村公路完成投资1.15亿元,实施危桥改造10座,2个建制村通双车项目和50个联网路项目,82.943公里的村道安防工程和445.17公里的安防精细化提升工程。全年实施水利项目14个,其中续建项目1个,新开工项目13个。陡涧河四清桥至淠东干渠段治理、8座小水库除险加固、孙家庄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等6个项目全面完工。成功争取淠史杭灌区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推进现代化灌区建设试点项目落地金安,顺利完成张母桥河、陡涧河防洪治理及东河口水库工程前期工作,申报国债项目7个,争取2024年新增国债资金9.43亿元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和污染综合防治组织实施金安区2023年中央财政秸秆综合利用项目,提升秸秆“五化”16利用水平,全年秸秆综合利用率约96%完成116家养殖场粪污升级改造,建成3个畜禽粪污处理中心,全区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提高到95.75%。成功申报“2023年度农膜回收利用示范县”和“地膜科学使用回收试点县(区)”,全区农膜、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率分别达85%、81%。

大力推进千万工程17建设。扎实开展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工作,通过“双线”排查和“1+2+N”精准帮扶机制,新识别监测对象218户、744人,有效制定帮扶举措2200余条,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邀请中科建工程设计(安徽)有限公司开展“驻村帮扶”,设计农用住房通用图集12套。出台《金安区加快建设具有皖西风韵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实施方案》,形成“一方案、两规划、四清单、N个配套文件”的建设体系,横塘岗乡黄墩村、毛坦厂镇东石笋村、张店镇太平桥村3个村获批建设省级精品示范村。年度整治美丽宜居自然村庄125个,同比增长23.8%,创建省级森林村庄8个翁墩乡杨公“冬季村晚”荣获全国“四季村晚”、省“最美村晚”。完成全区18座乡镇污水处理厂(站)、370公里污水管网运营监管职能移交,乡镇政府驻地污水处理提质增效、农村黑臭水体治理等农村四项攻坚任务顺利推进。有序推进农村改厕,常态化开展“五清一改”18)村庄清洁行动,完成改厕4600户;持续开展农村房屋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深入巩固拓展水利扶贫成果。实施总投资2358万元农村供水保障工程和维修养护项目,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8.26%,出台《金安区农村供水保障提升实施方案(2023-2025年)》

(七)着力推进民生实事,社会事业取得新进步

不断提升城市品位。全年实施老旧小区项目6个,惠及8个小区968户,改造累计投入3868万元,改造面积11.2万平方米,极大提高了居民居住条件。实施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5个,筹集房屋690套。棚改新开工358套,基本建成棚改安置房1758套、完成8个“15分钟阅读圈”和3个口袋公园建设;打造“最美小区”“最美街巷”12个,建成270个垃圾分类标准亭、简易亭,城区小区实现垃圾分类基础设施全覆盖,成功创建“皖美红色物业”省级示范小区2个、安徽省“美好家园”小区1个。皋星巷道街区微改造、状元楼周边道路改造等有力保障了城区支路网建设。实施增设公共停车泊位项目,建成停车位256个,缓解周边停车难问题。建设人民城市服务驿站3座,解决环卫工人、快递人员等特殊群体和过往群众“吃饭难、喝水难、休息难、如厕难”问题。开展渠下涵上下游(桃源河)河道治理,启动老镇区老旧市政管网整治排查工作,实施老旧小区、公共建筑和企事业单位雨污分流改造工程,全面持续推进老镇区“雨污分流”。妥善解决人民公园动物园搬迁问题。

持续增进民生福祉。核定三十铺镇、农村自来水价格,水价降幅分别达8%、10%。完成乡镇公益性公墓成本测算。高效运行惠民“菜篮子”,年惠民让利310万元。清水河第三小学、金安区粮油储备物流中心项目二期等重要社会民生项目已完工投用。制定全区《10项暖民心行动实施方案》《任务和进度责任清单》《50项民生实事的通知》《任务责任清单》,10项暖民心行动综合完成率134.9%。其中就业促进、健康口腔、安心托幼等五项工作超额完成任务目标。50项民生实事40项圆满完成序时进度,10项指标超额完成,32项具体量化指标综合完成率138.4%。完成农村特困老龄家庭适老化改造930户、困难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487户。为3188名困难残疾人提供康复救助,开展困难职工帮扶99人次;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购买学位11837个,公办义务教育在校生占比95%以上,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94.3%。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16098人次,城乡适龄妇女“两癌”免费筛查2.51万人次持续推动“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问题动态清零

大力保护生态环境。强化大气污染防六个专项行动19治理六个领域涉气环境问题98个全年气优良天数比85.6%。2023年度“1+1+N”清单中53个突出环境问题,均已整改完成。落实国控站点周边污染源排查整治,开展“三整治一保障”专项行动,集中整治“家门口”民生问题187件。开展重金属重点行业企业排查整治、首轮化学污染调查等专项行动出台印发《金安区2023年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金安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考核暂行办法》《2023年金安区固废管理工作实施方案》等系列文件推进垃圾分类全覆盖工业企业固废及危废全过程规范化管控。完成双新建材、鑫翊新材料等4家辖区内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设施升级改造。落实常态化水源地排查,严格入河排污口管理,整改污水管网各类问题19个,实施6个深度治理项目。建立并落实地表水水质监测预警机制,按月开展国省控断面水质比对监测,跨市罗管闸断面连续10年水质优良,地表水连续10年满足考核要求,8个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全部达标严控两高项目,单位GDP能耗下降2.8%,顺利完成全年目标全年退化林修复和森林抚育任务完成率100%;创建8个省级森林村庄。开展中央土壤污染防治资金5个大别山区水环境生态补偿项目申报,共获得资金支持1470万元。

统筹发展与安全严守耕地红线,确保粮食安全。深入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建设行动,出台《金安区2023年促进粮食安全激励方案》及保障粮食安全系列文件,组织实施安徽省粮食发展专项指挥田项目20,推广机插秧、油菜毯状育苗等粮食生产新技术。科学编制成片开发方案、村庄规划和乡镇国土空间规划,严格宅基地使用管理工作,充分保障符合条件和用地规划的农民建房需求,坚决遏制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增量。加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力度,深入推进平安建设。规范“一站三中心”(一合两联平台)建设,区、乡、村(社区)两级综治中心实体化运行。全面创建“无诈社区(村)”“无诈校园”“无诈医院”“无诈机关”。深入推进“八五”普法,翁墩乡洞阳村荣获第九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称号。常态开展扫黑除恶斗争扎实推进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专项行动,调处各类矛盾纠纷22000余件,信访一次性化解率达97.8%,有力护航发展大局。开展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城镇燃气安全交通违法治理县乡道路“减量控大”工作和水利工程拉网式隐患排查明显全年排查治理重大事故隐患99治理442处道路隐患和200处事故多发点燃气市场“四统一”整治,毛坦厂集镇燃气“瓶改管”试点工程《山洪灾害防御应急预案》《防汛抢险应急预案》《洪水调度方案》修订等重点任务均圆满完成。实现全年建筑施工领域年内安全生产零事故高风险运输企业隐患清零。

全面推进社会事业一年来,我们扎实推进文明创建、双拥、工会、地质、气象、档案、统计、方志、司法、民政、消防应急、人口计生、红十字、老龄妇幼,残疾人保障、养老共青团、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工作再上新台阶全面落实低保扩围增效,规范基层社会救助管理,推动社会救助由“人找政策”向“政策找人”的正向转变;拨付村级“救急难”互助社财政补助资金296万元,累计实施救助408人次26.5万元;“慈助善帮 情满皋城”多元化社会救助体系吸引河南省新乡市来我区考察交流学习2023年落实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政策,减收失业保险费1200万元。农村930户特殊困难老人的适老化改造城区25户家庭养老床位建设试点104个行政村和居住小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完成“维、改、提、新”21任务两年累计新增乡镇游泳池5个。全区体育场地面积285.69万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3.41平方米,位居全市第一不断优化办学条件,集团化办学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办学成果于5月被中宣部《人民日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数十家主流媒体报道见证。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购买学位11837个,公办义务教育在校生占比95%以上,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94.3%。全年完成68个学前教育建设项目55个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30个义务教育薄弱环节能力改造与提升项目,17个改善高中办学条件项目,共涉及总投资11638.8万元。成功创建安徽省质量强区、安徽省健康县区。优化医共体集团运行机制市四院牵头区妇幼保健院、区中医院为专科联盟,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成员,形成“1+2+22”的医共体集团发展新模式。

三年来,我区直面纷繁复杂国际环境,迎战新冠疫情和历史罕见高温特大旱情,有力有效地推动了经济回暖上升,“十四五”规划《纲要》制定的“经济发展、创新驱动、民生福祉、绿色生态、安全保障”五个方面,共27项指标,中期评估完成情况总体较好。从指标属性来看,7项约束性指标100%达到序时进度;20项预期性指标中,8项指标超过序时进度(占40%),10项指标达到序时进度(占50%),2项指标未达序时进度(占10%),分别GDP和规上工业增加值因此,新的一年里,我们要积极应对经济总量不大,人均偏财政偏小、工业经济不强这一区情,认真加以研究破题。

二、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主要任务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纲要目标的关键之年,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紧扣一体化,聚焦高质量,担当作为,真抓实干,牢牢把握合肥打造国际级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合六同城化长三角一体化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等重大发展机遇,坚定不移地推进工业强区战略、双招双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大力实施项目提质增效”,加快构建“一城两区三带七星”发展格局,持续做大经济总量、提升发展质量;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巩固经济恢复向好基础;续统筹城乡建设,推进社会事业同步发展。

建议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主要预期目标如下

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主要预期目标

指标名称

2024年计划目标

一、地区生产总值

增长7.5%以上

二、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增长10%以上

三、固定资产投资

增长10%以上

四、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增长7%以上

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增长8.5%以上

六、到位境内资金

——

七、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

——

八、外贸进出口总额

增长8.5%

九、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增长8%以上

十、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增长9%以上

十一、城镇新增就业

0.57万人

十二、城镇登记失业率

控制在5.5%以内

十三、节能减排

完成市下达目标任务

上述目标安排,主要考虑:一是立足金安实际,落实中央和省市高质量发展新要求。经济总量小,人均总量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仍是我区发展中亟须快速解决的关键问题,必须审时度持续推进跨越式、高质量发展,做到“不掉队,赶上来”二是与新发展格局相适应。从省市层面看,我区呈现重大政策机遇持续彰显发展质量明显提高、战略地位显著提升的良好态势。区位优势、交通优势、自然禀赋优势、文化底蕴优势、绿色生态优势、承载平台优势,正在转化为推动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稳定向好的新引擎需要我们敢于跳起来摘桃子

实现上述目标,要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要拿出的精神、的劲头、“胜”的信心、的干劲紧盯质量、速度、位次、激励项,重点做好以下个方面工作:

(一)推进产业提质增效,转型发展取得更大成效

推进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提质增效,构建“一产有特色、二产有深度、三产有亮点”的农业产业体系在保护耕地稳定粮油播种面积落实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围绕“长三角优质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发展定位,一是建加工园区。加快重大项目建设,实现农产品由“初加工”转向“深加工”,延长农产品产业链切实做好农头工尾”“粮头食尾”“畜头肉尾农业增值大文章加大农业项目双招双引,强化龙头企业培育,做实延链补链强链工作二是育特色基地木南现代农业示范区创建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工作为重点,推动优势特色产业基地化、集群化,加大资金整合力度,集中生产要素,鼓励跨村域镇域联动发展,建设一批成规模、上档次、有品牌的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提升我区农产品供给水平三是创区域品牌。加大三品一标农产品奖补力度,农业公共品牌创建力度,积极申报地理标志产品,鼓励引导企业参加品牌创建。整合地区资源和农产品品牌,加大农产品宣传推介积极参加合肥、上海农交会等各类展会,抱团销售,打造有竞争力的农产品知名商标。四是强基础设施。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力度,助推机械强农,加强数字赋能,推进科技强农,加快建设数字应用场景和数字农业工厂。五是壮市场主体。持续加大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力度,支持农村新业态,培育新增一批国家、省、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加快发展休闲农业,提升“农业+旅游”的附加功能。

专栏1  农业提质增效

 

 

 

 

 

 

 

推进工业经济提速提质,聚焦“一基地、一高地、一集群”建设,构建“1+2+N”工业产业体系。“1”做大做强首位产业——新能源(氢能源)汽车产业围绕“打造合肥都市圈具备重要影响力的汽车配套基地,国内知名氢燃料电池自主创新和产业化高地”目标,积极落实省、市、区相关政策文件。细分产业图谱,聚焦重点领域,实施“强链、补链、延链”工程,持续培育打造百亿级产业链条,发掘本土企业潜力,鼓励支持我区传统产业实施技术改造,充分壮大产业集群。2加快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业发展。推进电子信息产业园、应流航空产业园等专业园区建设强化双招双引,建链延链,壮大企业集群。N”即发展轻纺服装、绿色食品加工、新型建材、智能家居等特色优势产业。大力实施工业提质增效“136”工程。重点引导行业龙头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实施“四化”改造。开展企业递次纳规行动,健全投产项目转化和成长企业培育双擎机制,提高新投产项目转化效率,推动小微企业发展壮大。实施积树成林”工程,加强对“专精特新”企业的扶持,培育一批主业突出、竞争力强、成长性高的“配套专家”和技术含量高、带动作用强、掌握关键环节核心技术的隐形冠军企业。计划建设省市级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3个以上,推广应用工业机器人80台。年度计划新增规上企业25家以上,力争总数突破180家,产值突破170亿元。

专栏2:“136”工程

 

 

 

 

 

 

 

 

 

 

 

 

 

 

 

推进服务业提档升级,打好促进消费“组合拳”,构建城乡三产服务业新体系。三产经济作为我区国民经济支柱,对促进创业、就业和稳增长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是管齐进居民消费鼓励支持传统商贸龙头企业积极开拓线上销售渠道,创新消费场景,不断提升城市商圈品质。围绕汽车、餐饮、文化等重点领域,持续开展系列线上线下促销活动。二是加快培育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物流、金融、物联网、信息、软件、咨询服务、广告、商务服务、农村市场服务和农业科技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加大规上服务业主体和新兴领域服务业小微主体培育力度。持续做好城区服务业优势整合工作,推进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申报和集聚示范区创建。三是加快推进农村三产发展力争到2024年再培育“电商强1(城北镇),农村电商示范企业1农村百万品牌1个。深挖三个电商基地资源禀赋,举办区级网货大赛和直播大赛,组织参与产销对接活动,组织电商企业参与“双十一”“双十二”“元旦购物节”“年货节”“线上邮乐平台万单农产品”“抖音山货进头条”等线上促消费活动,扩大农村产品网销规模。四是持续释放文旅资源潜能。充分挖掘历史文化、红色文化、自然资源,持续推进南山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张家店旅游5A级度假区创建工作。扩大南山体育小镇和蓝溪文旅小镇品牌影响力,积极申报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提速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培育发展“美业、美食、美宿”,提高金安旅游整体服务质量和餐饮服务水平,扩大“画廊乡宿”产品规模,发展“旅游+”等新业态。

专栏3:服务业提档升级

 

 

 

 

 

 

 

 

(二)推进区域开放合作,协同联动上取得更大突破

推进“两对合作”“牵手大上海”。针对六松产业园区“管委会+公司+基金”合作模式,研究双方利益分享机制,促进上海项目落地园区;完成山海合作基金组建,推动基金参与金安项目尽调投资;合作设立六松科创孵化器,推动松江启迪漕河泾(中山)科技园与六安大学科技园在孵化器建设运营方面双向赋能;深化党建引领对口合作,共建“1号先锋”党组织生活基地;发挥长三角G60科创走廊金融服务联盟金安分会桥梁作用,推动联盟成员单位与金安企业开展金融合作。发挥8个4A级景区、4个3A级景区和九十里山水画廊等平台优势,打造长三角重要旅游目的地;组织金安农特产品申报上海市“百县百品”产品名录,进入上海工会采购渠道;借助“金美好物”沪上农展馆线上线下平台,常态化开展线上促销、农产品进社区、进机关、进商圈等活动;强化民生共建共享,深化教育、医疗、养老、人力资源结对共建,推动上海公共服务资源普惠老区群众

推进“合六同城”“链上大合肥”。充分发挥我区合六同城化桥头堡的区位和效能优势,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启动合六(金安)市际合作园区建设”和省发改委“关于瑶海区、金安区和庐江县三地共申共建省级开发区”的决策部署,以合作共建“瑶海经济开发区(暂用名)”为切入点,创新合作模式,积极对接合肥产业链、科创链、招商链,放大合作的利好效应,共同推进合六产业走廊、科创走廊建设,推进合六同城,落实合肥都市圈年度建设要点高水平编制园区产业发展、道路、给排水、能源、环保等专项规划,积极对接市自然资源局完成合作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编制启动区成片开发方案,完成标准地区域评估,适时启动地块征迁。

专栏4:推进长三角一体化

 

 

 

 

 

(三)推进双招双引战略,项目投资取得更大成果

实施项目建设攻坚行动。紧盯省、市全年“赛马”机制,力争获得2023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赛马”前三名、力争获得“工业投资先锋加快城北片区供电、白鹅食品高端绿色加工现代产业园项目建设。坚持问题导向,靠前服务,积极协调要素配给,推动项目尽快开工、投产达效。继续实行“专班服务、周六会商、挂图作战”项目推进机制力争南湖220千伏输变电工程、浙东梦幻南山一期、南山农超商城地块规划道路工程、G区公园水系综合治理工程等新建项目完成开工前手续办理明年开工建设推进一批续建项目,确保六安皋城中学南山校区、枫林路东延(南山大道-迎宾大道)、中合农超、六安市金融服务中心等续建项目竣工验收按照既定的目标任务和时间节点,推进合力、翊洋、鸿劲、鑫林、欧达等一批项目尽快竣工投产发挥效应。严格执行项目退出机制,对因企业自身原因长期不开建和停建的,坚决予以解约。

实施双招双引攻坚行动。绘制产业图谱,按图索骥,找准建链龙头、补链关键、强链核心,加速产业集聚。锚定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通用航空等产业领域头部企业长三角、珠三角、成渝等重点区域,开展精准对接,招引一批投资体量大、发展前景好、带动能力强的优质项目。围绕明天氢能、格恩半导体、科大国创等明星企业,开展提升主导产业综合竞争力延链招商。与国内各类金融服务主体建立广泛合作,打出金融组合拳建立股权投资生态圈,拓展优质线索来源渠道,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政府招商。实现好项目共分享同投资,打造金安区金融服务产业沃土。利用已落地企业业务渠道和人脉资源,通过建立优质人才信息库和项目资源库开展行业论坛、展会行业协会进行招商。继续发扬“店小二”精神,强化对企业沟通深入剖析制约项目建设的痛点堵点,主动作为促落地跟踪反馈项目进度,加快项目洽谈进程,保障顺利签约。

专栏5:项目和投资

 

 

 

 

 

 

 

 

 

 

 

(四)推进核心平台建设城市功能取得更大改

水平建设六安新城。围绕“合六同城化桥头堡、先行区定位,超前谋划,科学编制六安新城城市发展规划,努力将六安新城打造成合肥创建现代化大都市的重要战略支撑节点。坚持以产促城,聚焦主导产业,高水平承接产业转移,全年力争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5家、限上商贸企业10家、资质建筑业1家、规上服务业2家;新增纳统项目30个、入库固定资产投资60亿元;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5家,培育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2家。争取金安经济开发区进入国家开发区名录库。加快金安经济开发区创新发展,推动开发区社会事务轻装化,进一步明确园区职责边界和事权划分。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发挥好工研院六安院、六安市软件园等创新平台作用,开展更加深入的产学研合作,促进成果就地转化。全力做好土地报批工作,保障项目建设用地需求,合理分配计划指标,提高组卷报批速度和质量。继续加大处置批而未供、闲置土地和低效用地再开发利用,进一步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做大做强城北创新区(金开区北区)。完善管理协调机制。进一步健全城北创新区管理运行机制、聚焦主责的减负放权机制激励竞争的选人用人机制增强园区内生动力、提升区域发展能级。实现“政策统一、考核统一、招商统一、规划统一”的同时,保证“分开建设尊重差异、因地制宜做好区块内的征地拆迁、基础设施建设、企业服务保障等工作,实现协调推进、“统分”有序。深化创新区“亩均论英雄”22改革,全面整治“低散乱”企业,处置“僵尸企业”,加快“腾笼换鸟”,分层级推动优质资源向好项目好产业集聚提升园区环境品质。完善城北创新区基础设施建设,争取中央预算、特别国债和专项债等资金,实施淠东干渠排水防涝工程提升企业及安置小区周边雨污混流承载能力,加强沿线护坡及堤顶道路整治解决城北片区基础设施落后问题谋划启动九德路南延、马头路西延、刘庆路西延项目,改善城北片区企业周边环境,增加入园企业满意度。

构建绿色发展示范区一体推进“一街一镇”联动发展。着眼“十五五”开展发展战略研究,谋求由“宜居宜业”,向“宜业宜居”转变。大力发展总部经济、文、体、旅和健康产业,大力发展都市休闲农业,在引领“绿色城南”发展上示范先行。推进城市配套建设。加快完善路网、用地、绿地等专项国土空间规划完成六安一中以北片区和枫林路以南、金裕大道以北两个片区控规田园大道以北片区成片开发方案编制;加快风情小镇二期、南湖公园特色商业街地块、浙东商服地块出让。重点推进南山新区污水处理厂和南山新区城市功能品质提升项目等重点项目建设精准谋划投资项目。围绕园区定位,超前谋划,加大储备体量,全力做好中央预算内及地方专项债项目申报工作及时梳理项目清单,定位精准,实施中合农超配套道路、汇文中学配套道路、中储粮大道改造、好汉冲水系综合整治工程。确保项目定位精准、前期完善。兴茂悠然南山4A景区配套基础设施、南山新区安居工程配套基础设施、南山新区健身步道项目积极申报中央预算内资金,谋划体育公园EOD项目好汉冲河道周边水环境治理等项目丰富旅游业态升级。坚持“旅游+”“+旅游”发展模式,推动文化旅游与商业、体育等产业融合,培育发展“假日经济、夜间经济”,打造风情小镇夜间文旅消费区。举办第一届“南湖游园会”、南山草原烟花节等活动加速南山草原、南湖公园和浙东梦幻南山景区提档升级健全“吃住行游购娱”全要素旅游保障,将南山打造为文体旅深度融合发展的旅游度假区。

推进千万工程建设乡村振兴取得更大成就

大力推进基础设施。计划实施农村道路8大类建设项目,全力提升农村交通设施水平做好农村道路日常管护工作。强化农村供水保障。实施金安区2024年农村供水保障工程,进一步解决淠东乡和马头镇老街约7.3万人供水保障问题。继续推进毛坦厂、东河口等规模以上水厂标准化创建工作,加强对供水水厂和“5+1”水厂运营监管,及时处理应急维修养护、群众用水投诉问题。加快水利工程建设。积极筹措建设资金,加快推进淠史杭灌区(金安区)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推进现代化灌区建设试点、东河口水库、安徽省沿淮洼地治理(金安区段)、张母桥河、陡涧河及张家店河张店至杨岩段防洪治理、杭埠河治理(金安区)补充设计项目、淠河防洪治理(金安区段)等13个水利项目尽快开工建设;实现瓦西干渠15+000~27+600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椿树电灌站更新改造工程春灌前全部完工,长堰水库(水闸)除险加固、春光排涝站汛前全面完工。系统治理灌排工程,同步推进农田改造;统筹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助推乡村全面振兴,建成“设施完善、节水高效、管理科学、生态良好”的现代化灌区,促进现代化农业发展,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金安模式”。

专栏6: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巩固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衔接成果,稳步提高困难群众救助水平。及时提高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城乡特困对象保障标准,保障城乡困难群众基本生活。聚焦“守底线、增动力、促发展”,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持续做好防返贫动态监测帮扶工作,常态化开展“三保障”和饮水安全实地摸排整改,确保问题及时发现、快速处置、动态清零。深入推进联系帮扶、定点帮扶、驻村帮扶、社会帮扶,凝聚帮扶合力,围绕发展、抓住重点,找准经济发展点,助力群众增收,推进帮扶村振兴步伐。

大力推进“千万工程”。全力打造2023年度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建设样板,力争成功申报3个及以上的精品示范村。高质量完成2023年度中心村建设,推动农村“双基”建设、内涵挖掘和产业提质增效。稳步推进46个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和乡镇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持续开展乡镇农村环卫保洁、公共设施、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管护的指导、督查和考核。规范土地流转建立农村土地流转常态化管理工作制度,健全村级、乡镇级、区级三级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审查监督机制,协调建立金安区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管理系统,将所有流转土地的经营主体信息录入系统。扩大二轮延包试点范围,全面推进试点示范工作,探索二轮延包金安模式,形成初步成效。聚焦农村改厕“提质年”任务常态化开展“五清一改”村庄清洁行动等农村人居环境领域重点工作高质量完成2024年度新建改厕任务。统筹做好畜禽粪污、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农膜和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利用工作。建立长效机制,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工作

专栏7:乡村振兴

 

 

 

 

 

 

(六)推进改革创新赋能在激发活力上取得更大成果

强化科技创新驱动。抓住机遇,加大力度,用足用好与松江区结对帮扶合作的重大政策,全速推进与松江共建科创孵化器,加快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等重点领域成果转化,逐步建成集“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基地-基金集群”为一体的科创生态社区,形成优势互补、协调发展格局。促进企业自主创新。加大创新政策奖补力度,常态化征集企业技术难题,帮助对接创新资源,推动企业研发活动项目化,支持企业独立开展或与省内外高校院所联合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力争科技“赛马”前列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努力形成科技引领企业发展的模式。加强学习赛马指标及市局通报材料,做到“积极沟通,高频交流”。明确方向,立足实际,压实责任,强化配合,全力以赴实施科技“赛马”。做精主体成果转化。根据《金安区加快科技创新支持政策试行办法》文件精神,探索“企业出题、科技部门选题、科研机构答题”科创合作机制,建立动态技术“需求库”,遴选加快科技创新项目给予补助,推动更多科技成果在我区转移转化。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开展农村三变改革提升工程推动改革成果运用,发展特色产业,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投入财政衔接资金2.43亿元,实施项目222个。全区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累计2.17亿元,新增50万元以上村39个、100万元以上村17个。做好2024年土地整治项目谋划,高质高效完成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充分考虑利用闲置集体建设用地。谋划“党建+信用”全域推进工作,加大金融支农工作力度。工业“亩均论英雄”推深入实。进一步完善“亩均论英雄”指标体系建设,科学合理评估企业情况。将企业亩均“收益”与奖补政策密切联系,做好指标体系与奖励机制有机衔接坚持人才发展战略。用好用活各项就业政策,做好各类就业补助发放。用好“鸿雁回归”、六安公共招聘网站等招聘平台扩宽各类就业渠道,提高招聘会丰富度和针对性。探索政府购买服务,利用市场民营主体搭建优质就业服务平台。广泛开展技能培训,组织企业新录用人员开展岗前技能培训,提高新时代技工水平。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构建惠企全过程服务体系。完善改制、挂牌、上市全过程跟踪服务机制,创新工作模式,结合“企业+班长+首席”机制,强化部门联动,优化细化服务措施,做到全生命周期服务,扫清企业发展障碍,打通“最后一公里”。及时兑现惠企资金,帮助企业争取各级各类资金和技术支持。有序开展林权、农经权存量数据整合、汇交及后续换发证工作,做好“互联网+不动产”工作,推进跨省通办事项。加大金融帮扶力度。提升融资对接服务水平,完善银企对接机制。鼓励银行机构创新金融产品,持续扩大信贷投放。拓宽融资渠道,扩大金融供给,发挥创业担保贷款“杠杆效应”,助力中小型企业破解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坚持“一线工作法”。持续开展“走基层、访企业”活动,优化市场监管领域“大体检”服务项目。寻访企业发展难点、痛点、堵点和服务需求点,做精全省个体工商户分型分类精准帮扶试点,推出更多“微创新”“微服务”“微体检”政策,构建包容审慎监管工作模式。利用“金品推介”等平台开展产品推介,定期举办产需对接活动,帮助优秀企业“走出去”。

    (七)推进社会综合治理平安金安上提供坚强保障

    切实做好风险防控工作。严守耕地保护红线,扛起耕地保护责任。确保2024年度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不被一票否决。严格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和“进出平衡”制度,积极开展耕地后备资源摸排找回、年度计划编制,稳妥有序推进7500亩耕地恢复等工作。完善山洪灾害防御体制,加强水利工程度汛风险隐患排查处置,抓好中小河流、水库、山洪等薄弱环节开展防范,压实水库大坝安全责任制和水库防汛责任制。强化多部门会商研判、沟通协调,全面落实“四预”措施,确保“测防报”和“抗救援”无缝衔接;坚持防汛抗旱“两手抓”,警惕“旱涝急转”,着力保障防洪与供水安全。全力推进平安金安建设,开展“法律进万家”活动,继续做好信访维稳工作,及时妥善处理信访事项。加强用能安全,强化安全生产。坚持新增担保项目审定和代偿清收制度,加强金融领域风险防控。

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制定印发金安区碳达峰实施方案,科学有序推进全区光伏开发持续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六个专项行动”、国控站点周边涉气污染源排查整治、“三整治一保障”专项行动等大气污染防治常态化举措。完善空天地一体化智能预警系统,实现污染防控市区协同联动。聚焦重点流域、敏感断面,实施流域系统治理,深化综合整治措施,推动EOD生态导向项目落地。完成2024年度农村治理四项攻坚任务,扎实推进危废规范化管理、新污染物详查、硫酸厂地块污染治理等工作。聚焦重点领域,进一步开展生态环境问题“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深挖一批问题线索、解决一批突出问题。加快我区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区、“绿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创建,完成生态文明创建任务。维持打击环境违法高压态势,做好要素指标保障,服务重大投资项目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宣传,开展各类环保科普、宣传教育活动,创新有奖举报机制,引导公众践行环境保护责任,推动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形成。

(八)推进社会事业发展幸福金安上实现更大进步

深入实施民生实事围绕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持续在促进就业、社会保障、困难群体救助、教育惠民、卫生健康、环境保护、交通出行、文体服务、城乡建设、公共安全等方面精准用力。兜牢兜实社会救助保障网,健全制度化基础,完善主动发现机制,强化基层救助管理,实现规范化运行。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持续改善城乡办学条件,扩大公办园及普惠园在幼儿占比。深入推进集团化办学,落实落细“双减”政策,继续遴选符合条件的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深化体教融合,推进游泳教育培训工作。做好体育设施“维、改、提、新”持续推进全民健身设施补短板五年行动计划(20212025年)实施积极推动申报ITF国际网球金安公开赛等精品赛,常态化举办群众赛事,承办好六安市第六届运动会。全面提高医务水平。探索医养融合一体化新路径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力促医养结合走向深度融合。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加快推进安区中医院投入使用进度。扎实推进“五个医保23”建设做实慢性病精细化管理工作,提高门诊两病保障人群基本面,做好慢性病种全覆盖“智慧医保”建设,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扩面,确保应保尽保。完善区医共体集团内设机构,积极开展合作帮扶,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扎实兜牢保障底线。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修订完善低保工作操作规程,扎实推进低保扩围增效。发挥未保办牵头协调作用,进一步加强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的基本生活、医疗、助学保障工作力度,持续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保护工作。进一步完善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积极推进提升社区康复站点的服务水平。常态化开展街面巡查,强化流浪乞讨人员源头预防。

专栏8 社会事业

 

 

 

 

 

 

 

 

合力抓好征迁工作。对新征重点项目细化任务,明确责任,及时调度,做到标准高、措施实、推进快。加大遗留项目问题梳理力度,理清工作思路,精准定位问题症结,因地制宜,尽快实现遗留问题逐个清零,收尾完工强化部门联动,在丈量摸底、司法笔录、行政诉讼、房屋拆除等一系列工作中达成统一步调。加强与市级主管部门的联系沟通交流,及时汇报工作情况,保持上下信息通畅。完善征收档案信息平台,进一步提高征收档案规范化、信息化、专业化水平。进一步规范征收行为,加强与兄弟县区的沟通联系,学习先进理论和政策,完善征收安置相关政策,保障广大群众权益。以民为本推进回迁安置扫尾工作,完善工作流程,加快安置推进。同时深入推进“大起底”活动,确保被征迁户早日安居。对“毛地出让24”项目未完成安置的情况,做好协调、上报、监督等工作。适时启动城区支路路网完善及提升工程,按照市级计划安排,适时启动城区红线宽度18米以下支路路网完善及提升工程建设项目建设。完成沪渝蓉高铁(合武段)征迁和施工协调任务。

专栏9 成片开发方案及规划编制

 

 

 

 

 

 

 

 

 

    各位代表,当前,我区发展恰逢其时,正当其势,仍处在政策战略机遇叠加的关键期实现转型发展、赶超发展黄金期,抓好2024年度全区经济社会各项工作意义重大。我们将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自觉接受区人大的监督指导,虚心听取区政协的意见建议,锐意拼搏、真抓实干,知难克难,敢为有为,着力打造经济强区,建设现代化幸福金安,向中华人民共和国75周年华诞献礼!

 




 

 

 

 

文件下载
政策咨询

如果您对该政策文件有疑问,可以拨打标题上方的电话咨询相关部门。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