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市金安区教育局关于印发《金安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参与课后服务教师弹性上下班制度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
教基〔2022〕44号
各直属学校、乡镇中心学校、城区教育辅导组:
现将《金安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参与课后服务教师弹性上下班制度实施方案(试行)》印发给你们,请你们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六安市金安区教育局
2022年6月21日
金安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参与课后服务教师
弹性上下班制度实施方案(试行)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安徽省教育厅 安徽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安徽省财政厅 安徽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通知》(皖教基〔2021〕9号)及上级有关要求,经充分调研,决定在全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实施参与课后服务教师弹性上下班制度,促进课堂教学提质增效,提升课后服务水平。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眼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调动广大教师参与课后服务工作热情,切实减轻教师工作负担,保障教师权益,推动学校课后服务工作有序高质量开展,有效助推“双减”落实、落细。
二、实施原则
遵循教育规律,着眼教师身心健康,保障教师休息权利,体现人文关怀。积极回应“双减”政策实施以来、课后服务开展以来的教师关切与期盼,免除教师后顾之忧,减轻教师负担。坚持统筹推进、因地制宜、稳步实施,积极推广典型做法,确保提升课堂教学及课后服务工作实效。
三、实施对象
全区义务段中小学参加课后服务教师。
四、实施举措
(一)摸实底数,科学规划
各乡镇中心学校(城区教育辅导组)、直属义务阶段学校要做好统筹规划,结合本地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实际分布情况、教师参加课后服务情况,科学制定实施方案,指导辖区内学校制定工作实施流程,加强工作调度,进行调剂指导。全区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要科学制定弹性上下班工作实施流程,实行学校统筹、民主评议、学期考核、动态调整,制订切实可行的“一校一案”。
(二)规范管理,提质增效
全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要切实关注教师的身心健康和实际困难,为教师解决后顾之忧。有条件的学校要为参与课后服务的教师提供晚餐服务、年幼子女托管等。探索建立健全教职工疗休养制度,依托工会组织,拓展服务渠道,调适教师身心压力,积极开展各类文体、惠师服务等暖心活动。参与课后服务教师在弹性工作时间必须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及学校规章制度,明确工作内容,坚决杜绝学校课堂教学、教研活动、课后服务和其他各项工作的开展出现真空失控。制定因病、因事缺勤人员顶岗应急预案及教师交接班安全管理办法,夯实安全保障。鼓励探索引入符合资质的社会力量参与课后服务,减少教师劳务用量,保证学校课堂教学与课后服务提质增效。
(三)量化成果,考核激励
完善、明确学校开展教师弹性上下班班主任及参加课后服务教师工作职责。兼顾主要学科教师与其他学校教师、班主任与非班主任等不同群体的利益,坚持多劳多得,不搞一刀切,不搞平均主义。合理测定教师的每日、每周、每月工作量,科学设置各类教师到校时间、离校时间、调休时间。确保参与课后服务的教师公平享有实行弹性上下班的空间。各乡镇中心学校(城区教育辅导组)、区直属义务阶段学校要完善发展性教师评价机制,严明师德师风,将教师弹性上下班情况纳入职称评聘、绩效考核、年度考核、奖励表彰等内容,依据教师参与课后服务工作量、参与“双减”工作实绩予以倾斜,调动广大教师工作积极性,全面提升学校育人水平。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乡镇中心学校(城区教育辅导组)、义务段直属学校要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通过征集教师建议、问卷调查、座谈会等方式,及时回应教师合理关切,要把实施教师弹性上下班作为落实“双减”工作的重要举措抓紧抓实,精心组织、精细管理、规范实施。
(二)细化实施方案
全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要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工作实际,广泛征求教职工意见,提出具有可行性的操作办法,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经学校教代会同意,由所在乡镇中心学校(城区教育辅导组)报区教体局备案后实施。
(三)强化考核运用
区教育局将对各校开展教师弹性上下班工作情况进行督查检查,根据教师满意度和推进学校提质增效情况,纳入“双减示范校”考核、年终考核内容。力求通过教师弹性上下班制度实施,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服务水平有效提升,使人民群众对我区教育满意度进一步提升。
本《实施方案》为试行,为推进工作有效开展,各学校在实施过程中如发现问题或不足,或有好的经验做法及意见建议请及时反馈区教育局,便于在后续实施中予以改进。本《实施方案》内容如有与上级文件相违背,以上级文件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