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 /202502-00002 信息分类: 工作规划
内容分类: 科技、教育,其他 发文日期: 2025-02-05
发布机构: 金安区教育局 生成日期: 2025-02-05
来源单位: 金安区教育局
生效时间: 废止时间:
称: 六安市金安区教育局2025年度全面工作计划(工作要点)
号: 词:

六安市金安区教育局2025年度全面工作计划(工作要点)

发布时间:2025-02-05 08:29 信息来源:金安区教育局 阅读次数: 我要纠错 打印 【字体: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全国、全省、全市教育大会部署要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教育改革创新,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提升人民群众教育获得感,为金安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1. 强化战略实施。启做好金安区“十五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健全与人口变化相适应的教育资源统筹调配机制,优化中小学教育设施布局规划。深化融长入圈和对口协作,加强信息化手段应用,推动教学资源共享。

2.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持续深化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全面落实相关学校党组织书记、校长分设和专职副书记配备要求,健全学校运行机制。进一步推动基层党建工作规范提升,抓好基层党支部规范化建设标准落实;加强民办学校党组织建设,分批选派民办学校党组织书记,择优选派党建指导员。坚持党建带团建,加强团干部梯队建设,探索建设学校青工委等青年组织,发挥好联系、凝聚、服务青年的作用。做好少先队、工会、妇联、统战等工作。

3. 加大管党治党力度。强化“管业务必须强监管”理念,落实一岗双责,夯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建立经常性和集中性纪律教育机制,加强警示教育。高质量推进“清廉学校”建设,培育宣传一批典型学校。动态开展廉政风险排查防控,深入开展新一轮内部巡察。深化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严肃查处违规违纪行为,强化以案促治。驰而不息纠治“四风”,深化拓展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成果。开展“校园餐”整治“回头看”活动。

4. 做好意识形态和教育宣传工作。严格落实党组织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牢牢把握学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主导权。选树系列网络宣传精品,建强三级网络宣传员队伍,构建清朗网络空间。积极做好教育舆情监测、回应和处置工作,完善工作流程,强化网上舆情化解。

5. 深入实施全环境立德树人。强化思政课关键课程地位,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探索思政课教研、教学、实践协同育人方法途径。加强“多彩课堂”大思政课建设,常态化开展全环境立德树人宣讲。加强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信心教育,组织开展“立志报国,挺膺担当”主题教育活动。突出育人成效,深化学校德育工作内涵和特色,规范德育活动形式。丰富课程资源,增加实践教学比重,增强研学实践活动实效。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优化课程资源供给方式,构建线上线下、校内校外一体的家庭教育资源体系。

6. 积极构建“五育融合”育人体系。优化提升全面育人,培育优质融合课程,试点开展等级式、进阶式评价。实施学生体质强健行动,保障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不低于2小时。完善校园足球培养及竞赛体系,支持学校发展校园篮球、足球等特色。深入实施美育浸润行动,举办中小学生艺术节,打造美育育人品牌。加强学校劳动教育教研组建设,强化劳动教育课程实施,推出一批劳动教育精品微课。推进校内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继续加强语言文字工作,打造开放阅读空间,深化“书香校园”建设。扎实做好学生国防教育和军训工作。

进一步加强学校卫生和学生健康工作。提升学校卫生基础保障能力,做好校园传染病多病共防工作。抓牢幼儿园、小学近视防控关键阶段,规范学生书写“双姿”,实行视觉健康全链条闭环管理,构建健康用眼综合管理体系,确保儿童青少年近视率下降。组建心理健康教育专家队伍,落实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配备、培训、课程、活动、筛查等工作,构建市、区、校三级联动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

7. 深入推进课程、教学和育人方式改革。加强幼小衔接、小初衔接和初高衔接学法指导。研究制订中小学校长课程领导力提升行动计划,全面开展中小学校长课程领导力评价。加强新教材培训,优化义务教育新课标教学实施路径,深化大单元教学,深入推进学科快速发展学校和学科引领发展学校教学质量提升工程。做好优秀教学成果培育推广工作。开展订单式、任务式、跟踪式教研,推广研究型、项目化、合作式学习,加强学生分层分类精准培养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与实践。扎实推进拔尖创新后备人才专项培养计划,完善选拔机制和贯通培养体系。加强科学教育,开齐开足实验课程,提升课后服务科技类课程比例,打造海洋教育等特色,试点科学教育贯通式培养,探索开展中小学生科学素养监测。强化“双减”动态、长效监管机制建设,开展“基础教育规范管理提升年”活动,落实作业公示、睡眠管理和教辅材料征订等制度,巩固规范办学和校内减负工作成果。

8. 推动学前教育固本培优。做好《学前教育法》学习宣传贯彻工作。优化幼儿园结构和布局,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提升至66%,完善普惠性民办园认定、管理和保障机制。支持有条件的幼儿园招收2-3岁幼儿,推进托幼一体化管理。加强幼儿园内涵建设,落实幼儿园课程建设指导意见。

9. 推进中小学扩优提质。推动建立新建学校发展共同体。启动新一轮初中强校提质行动。深入推进强镇筑基行动,推动农村小规模学校有序撤并和寄宿制初中有序建设,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推进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发展。

10. 引导规范民办教育发展。加强民办学校规范办学和日常监管,严格落实年检评价清单制度,开展财务管理专项审计,抓好问题整改和风险预警防范,促进民办学校健康发展。持续强化校外培训治理,严控学科类培训,规范非学科类培训,加强校外培训行政执法,完善超视距监管执法系统应用,实现数字化、全流程管理。

11. 深化教育治理改革。提升依法治理水平。做好学前教育地方立法修订调研和民办中等学历教育学校办学设置标准等规范性文件研究制订工作。完善法律顾问规范化管理制度,强化法治副校长、法治辅导员、法律顾问作用发挥。加强“以案释法”案例开发,扎实开展“学宪法讲宪法”和法治体验活动。加强教育行政执法实训基地建设,规范提升教育行政执法工作。

12. 深化教育督导评估工作。加强动态监测,持续推进“两县”创建工作,巩固深化创建成果。优化市对区(市)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工作机制,完善重点工作公示制度,推动教育强市建设重点任务落实。选优建强督学队伍,建设领军督学工作室,完善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和学校视导员制度,提高经常性督导和学校内部督导实效性。继续开展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扎实推进监测问题整改。

13. 加强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实施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推进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改革试点工作。优化教师资源配置,完善教育优秀人才引进和教师调配、共享机制。强化师德师风正向引导和案例警示教育,加大师德失范行为督查和惩治力度。加强校长梯队培养。深化教师精准培训改革,加强校本研修,加快推进数字赋能教师发展,完善名师晋级研修机制,开展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提升教师学科能力素养。推进尖兵教师系统培养和考评工作。开展科学教育专题研修。加强班主任、思政课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提升班主任与家长进行沟通的能力。探索职业教育教师校企双培养制度。

14. 多方保障教育投入。建立健全财政教育投入持续稳定增长机制,全面落实各类教育生均财政拨款和学生资助标准,确保“两个只增不减”。落实全学段学生资助政策,提高高中阶段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扩大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覆盖面。进一步发挥教育发展基金会作用,引导规范社会力量捐资助学。强化教育审计监督,强化教育财务队伍专业化建设,提升教育经费使用效益。加强教育事业和教育经费统计工作。

15. 推进教育关爱服务体系建设。高效办好“教育入学一件事”。推广幼儿园延时托管服务。完善第三方引入、管理、评价机制,丰富课程超市,优化提升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课后服务质量。实施农村薄弱中小学食堂保障提升工程,升级完善农村薄弱中小学食堂设施设备,继续实行农村小规模学校食堂运行补助政策。

16. 维护校园安全和谐稳定。实施校园安全防护提升工程,强化监督指导,加强预防学生欺凌、预防溺水、消防安全、食品安全、交通安全、网络安全等专项防治和专题教育。抓实中小学、幼儿园应急疏散演练和中小学生安全应急体验。加快校园安防体系智能化应用,强化校园安全全方位、拉网式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健全校园周边安全联防联控联处的机制。加强考试安全综合治理。聚焦“接诉即办”和“事要解决”,建立家长关注信息每周公示制度和推进解决机制,强化“12345”等渠道群众诉求办理质效,推进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推动信访工作法治化。

文件下载
政策咨询

如果您对该政策文件有疑问,可以拨打标题上方的电话咨询相关部门。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