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解读】关于《金安区婚俗改革工作实施方案》的解读
一、制定背景及依据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响应省民政厅扩大婚俗改革实验区范围的号召,持续推进婚姻领域移风易俗,助力推深做实我区婚俗改革工作,根据民政部《关于开展婚俗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民发〔2020〕62号)《安徽省婚俗改革试点工作方案》(皖民务函〔2020〕131号)等文件,特制定此《方案》。
二、制定意义及总体考虑
通过婚俗改革,引导各类社会组织、专业人才,深入开展婚姻家庭辅导服务,发挥村、居红白理事会等基层群众自治组织自我管理服务监督作用,积极倡导简约适度的婚俗礼仪,着力培育文明向上的婚俗文化,持续传承良好家风家教家训。
三、研判和起草过程
根据民政部《关于开展婚俗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安徽省婚俗改革试点工作方案》文件精神,4月1日,区民政局结合我区工作实际,起草了《金安区婚俗改革工作实施方案》(草案),经各级领导把关后进一步修改完善形成《金安区婚俗改革工作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4月9日通过OA向区委组织部、区委宣传部、团区委、区妇联等11家区直有关部门意见,4月13日整合各部门意见并对征求意见稿进行修改,并于4月25日正式印发。
四、工作目标
通过试点工作,在推广简约适度的婚俗礼仪上取得新进步,在构建健康文明的婚姻价值观上取得新突破,在传承良好家风家教上取得新成效,在培育文明向上的婚俗文化上取得新进展。
五、主要内容
一是积极开展试点工作。一方面深入开展“新时代 新家庭”婚姻家庭辅导服务,加强部门联动,为婚姻当事人提提供咨询、疏导等服务。另一方面是培育文明向上的婚俗文化。倡导简约适度的“新时代 新婚仪”,持续整治高额彩礼、大操大办、铺张浪费、不文明婚闹等婚嫁陋习,健全长效机制。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家庭落地生根,推动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
二是深化落实工作举措。一方面要加强阵地建设。以婚姻登记处为主阵地,线下开展婚姻家庭辅导讲座、婚俗改革主题宣传活动等,探索专业化服务平台,开展“互联网+婚姻服务”模式,不断丰富婚姻家庭辅导服务内涵、拓展婚姻家庭辅导服务渠道,提供专业化婚姻家庭辅导服务。另一方面要加强部门协作,发挥群众主观能动性。发挥各部门和村(居)两委及红白理事会作用,采取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好家风好家教好家训进家庭、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等活动,鼓励基层群众自治性组织通过教育、规劝、奖励等方式引导群众自觉遵守相关规定。确保婚俗改革落到实处。
六、创新举措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改革创新,探索党建引领下新时代新婚俗。结合我区实际,依托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的深厚土壤,特制定金安区“党育新风”婚俗改革试点方案。
七、保障措施
一是组织保障。区民政局负责统筹指导,各相关单位密切配合,按照工作任务清单抓好落实。
二是经费保障。把婚俗改革实验区创建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予以充分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