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安区工信局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计划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全面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区工信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围绕“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要求,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稳步推进各项工作,工业经济持续保持进中向好势头。
一、2024年工作总结
(一)多措并举稳舵奋楫,工业经济实现量质齐升
以“项目提质增效年”为抓手,围绕企业用电、税收、利润等关键指标,建立健全关键指标调度机制,根据行业运行态势及企业实际生产运营状况,及时对接江淮电机、酷豆丁、豪斯特等重点企业,夯实数据质量;围绕工业投资、技改投资、高技术工业增加值、战新产业产值等指标,建立部门会商制度,强化协调联动;围绕亿元企业、重点项目、关键指标,对存在突发性问题或倾向性问题及时预警研判,确保工业经济运行平稳有序。1-10月份,全区176家规上工业企业共完成总产值140.1亿元,同比增长17.6%,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4%,高于全市1.9个百分点,增幅全市第二;前三季度规下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高于全市0.2个百分点,增幅全市第五。预计全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规下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5%。
(二)建强主体力促创新,新质生产力培育全线加速
一是持续推动企业纳归入统。实施“培优、提质、壮强”工程,健全投产项目转化和成长性企业入规双擎机制,加强对在库培育企业达规动态监测。鸿劲材料、合力铸造等6家企业已月报纳规,全年鸿劲材料产值突破6亿元、合力铸造产值突破4亿元,乐普纳电、强龙新能源力争月报纳规。二是梯度培育优质企业。金蓝焰线缆、朗格电气、亿联达建筑等10家企业已认定为2024年第一批安徽省创新型中小企业。格恩半导体、应流航空、至高机械等21家工业企业和1家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伽马莱恩已认定为2024年安徽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正阳机械已推荐申报制造业单项冠军培育库企业。润昌铝材、精锐齿轮、光大电力、双新建材等21家企业已推荐申报2024年第二批安徽省创新型中小企业。
(三)聚力推进项目建设,项目申报工作成效显著
一是项目建设成效明显。荣际汽车、斯利吉汽车等25个亿元以上工业项目开工建设;日昭压铸、新合盛科技等项目实物工作量明显,预计年底主体完工;合力铸造、鸿劲新材料强龙新能源等28个项目已投产;预计全年我区完成工业投资72亿元以上,同比增长30%以上,其中技改投资14.5亿元以上,同比增长20%以上。我区工业投资体量已跃居全市第一,高出第二位10亿元以上;投资增幅在22、23年度全市第一的基础上,今年投资增幅预计仍是全市前三。二是项目申报硕果累累。积极引导项目重点发力,精准把握国家、省、市各类惠企政策,通过事前谋划、事中指导、事后跟踪为项目最大限度争取扶持资金,提振投资者热情和信心,有力促进项目建设。今年帮助环友科技、科大国创获得省数字化转型典型示范项目,为企业争取省奖补各600万元(全市当年仅7家企业,我区数量第一);帮助至信科技获得省数字化转型贴息奖补270余万元(全市该项奖补最高);帮助龙兴汽车、楚南新材料成功申报省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全市当年仅5个,我区数量第一),格恩半导体、煜晟电子等4家企业成功申报省数字化车间(全市当年12家,我区数量第一);帮助明天氢能成功申报安徽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帮助应流航空、格恩半导体成功申报省企业技术中心(全市当年10个)。大规模设备更新领域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企业设备更新资金,鸿劲铝业3060万元、江淮电机1509万元、酷豆丁1013万元。
(四)把握重点突破难点,数实融合进程提速换挡
大力引导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网络化发展,组织服务商深入20家重点企业开展数字化诊断工作,推动企业“智改数转”,深挖5G、工业互联网技术在工业生产制造的典型应用场景,指导格恩半导体、娇点服饰、正阳机械等9家企业打造具有行业特色的工业互联网示范项目,加快产业数字化覆盖进程。
(五)优化作风锻造能力,服务生态打造走深向实
一是不断提优网络营商环境,牵头成立金安区通信发展办公室,建立专班推进、各司其职、定期会商的工作机制,2024年我区一季度、二季度“获得互联网”领域考核指标均获全市第一。整合12345市长热线、信访等投诉渠道,针对群众较为普遍反映的5G基站辐射疑虑、漏水噪音以及手机套餐变更等高频问题,建立一类问题一套方案办理机制。二是持续加强惠企服务。积极开展各项培训,组织60家企业参加专精特新企业培训会,组织龙兴汽车、煜晟电子赴合肥参加全省中小企业银河培训工程培训班,组织一六八、正阳机械等8家省专精特新企业赴上海参加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培训,组织格恩半导体阚宏柱参加领军人才培训等。积极助企纾困,开展企业家座谈会,组织楚南新材料、熠辉新材料、天瑞精密等12家企业参加2024年三季度金安区企业家座谈会。大力开展“暖企行动”工作,班子成员和业务骨干分三组分片联系帮扶全区规上工业企业,深入了解企业在生产经营、市场拓展、招工引才、融资贷款等方面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积极开展“订单贷”工作,已放款文轩新能源、安田精密、中盾消防、中尚汽车等10家企业3860万元。积极助企招工引才,拓宽引才途径,开展“政录企用”引才工作,为应流航空、酷豆丁等企业引进人才9人。
(六)压紧压实工作责任,筑牢意识形态安全屏障
全面落实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常态化开展意识形态排查,随时关注政务公开等各方面潜在风险;教育全体机关干部不信谣不传谣,坚持同错误思想作斗争;加大工业企业意识形态宣传工作,结合“暖企”行动等时机,通过向企业发放宣传册、提醒加强电子大屏外宣管理等方式,强化思想引领,筑牢企业意识形态防线。
(七)党建引领凝聚合力,促进工信事业高质发展
认真落实基层党支部组织生活制度,以“三会一课”为载体,推进“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不断提升党支部凝聚力。通过集体学习、专题党课、研讨交流等方式,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推进“书香”机关创建,坚持将“书香机关”建设与中心工作发展、为民为企服务等紧密有机结合,聚力打造党建品牌,提升党员干部学习风气和政治素养,实现党建引领工信事业高质量发展。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经济面临下行压力。一方面负增长企业较多,建材类企业产值受房地产及基建市场影响持续下滑,东升建材、天磊混凝土等10余家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另关联产业采矿(金安砂石)、钢结构等也受影响,产值也明显下降。另一方面新兴产业支撑不够,目前,新兴产业企业仍处于发展爬坡阶段,暂未形成产业生态,受困于配套产业链问题,上下游企业多数在外地,尚未成长为真正行业龙头,支撑不足。
二是企业数转水平不高。当前企业数字化转型思维尚未建立,只关注短期成效,缺乏适合企业自身的数字化转型规划,且部分企业内部职责不清,信息技术人才缺乏,多数企业“摇摆不定”,多为“政策驱动”。已实施数字化改造企业也仅停留在引入先进信息设备、系统初级阶段和赋能某特定业务环节阶段,尚未构建覆盖全流程、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工业数据链。
三、2025年工作计划
(一)稳增长,筑牢工业基本盘。不断深入推动经济结构优化调整,开展企业专精特新培育及递次纳规行动,加大对新建投产入规企业摸排;坚持投产项目转化和成长性企业入规双擎机制,推动精创电子、泓一智能等企业年报纳规,确保深入挖掘新增点,找准增量。
(二)谋增量,培育新质生产力。保持战略定力,沿着国家《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的“技术创新—前瞻识别—成果转化”思路,支持现有企业持续保有技术创新先机,充分发挥政府引导基金的引导性作用,吸引社会资本共同投资,及早构建未来产业配套体系。大力发展未来产业,紧紧围绕氢能燃料电池、低空经济、氮化镓宽禁带半导体产业等未来先导区建设,引领科技进步、带动产业升级、培育新质生产力。
(三)提质量,推动数字化转型。扎实开展数字化转型调研,精准科学制定支持企业数字化改造政策。持续推进企业“上云用数赋智”,鼓励产业链重点企业发挥“头雁”作用,打造一批具有示范性的数字化转型示范项目,以点带面、以面带全促进行业整体发展。培育遴选一批优质数字化解决方案供应商,加强供需对接、牵线搭桥,为中小微企业开发成本低、使用便捷“小快轻准”数字化解决方案“工具箱”。
(四)抓关键,提升服务新能力。结合“暖企行动”,积极深入企业一线,开展调研、座谈、政策宣传等活动,听取企业诉求和建议,帮助解决融资贷款、项目申报等各方面的问题,为企业发展扫清障碍;修订完善支持政策,确保优化营商环境,坚定发展信心;引导企业抢抓市场机遇,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竞争力,加快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靠前服务,打通“最后一公里”,争创一流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