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稿件】东市街道政务公开经验交流
一、基本情况
我街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结合我街工作实际,在办事处一楼大厅设置政策咨询服务台,提供集民政、医保、计生等 “一站式服务”,打通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在大厅内设置大型LED屏幕,滚动播放招工信息等政务公开内容;街道门口设置政务公开栏,在各社区设置居务公开栏,及时更新公开内容。
二、经验做法
为保证信息公开的及时性、有效性,我街每季度对村务公开开展一次检查,检查公示栏是否更新到最新信息,有无泄露居民个人隐私,需要长期公示的信息有无上墙,对前期公示的信息是否整理归档等,并纳入街道效能点评。通过季度检查,督促各社区按时按质完成信息的收集、整理、公开,确保及时、有效。
三、存在的问题
政务公开经办人员只是扮演着“搬运工”的角色,各部门实时提供数据材料,经办人员及时上传更新公示。而实际工作中政务公开经办人员则扮演者“创造者”、“落实者”的角色。不仅要搜集各种材料,在某部门没有形成文字材料的条件下,还要充当为其规划、总结、编辑各种材料的创造者。
政务公开工作属于政府的门面工作,广大群众通过政府网了解当地各种政策、工作情况,所以规范性很重要。所以提升对规范性文件发布与政策解读的重视程度,贯彻落实上级文件精神,规范政策文件和解读的公开流程是十分有必要的。然而,这块恰恰是基层工作的短板,基层作为政策的落实者,而不是制定者,对政策的解读大部分依赖上级,基层乡镇配套政策解读少,所以经办人员公开难度大
四、下一步打算
加强政策解读,发挥引导作用。提升对规范性文件发布与政策解读的重视程度,贯彻落实上级文件精神,规范政策文件和解读的公开流程。按照“谁起草谁解读”的原则,切实做到政策性文件与解读材料同步组织、相互关联、同步发布,充分发挥政策解读的释疑和引导作用,提升政策公开的实用性、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