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工作总结】金安区司法局2025年人民参与和促进法治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金安区司法局人民参与和促进法治股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紧扣司法行政主业主责,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大力加强人民调解工作,稳步推进特殊人群安置帮教风险管控,做好扫黑除恶工作,加强远程探视服务管理,各项工作稳步推进,现将各项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各项工作开展情况
(一)人民调解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扎实做好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专项治理工作。召开专项治理工作部署会和矛盾纠纷化解推进会,成立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印发《金安区司法局化解矛盾风险维护社会稳定专项治理工作方案》。同时,加大矛盾纠纷排查力度。部署各司法所、调解组织加大走访频次,聚焦婚恋家庭、邻里纠纷、劳资债务等重点领域,开展大排查大走访大化解活动,全面掌握两类人员(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对象)生活、工作、家庭状况,建立矛盾风险隐患排查化解工作台账,切实做到早发现、早防范、早处置。今年以来,各司法所社会面共摸排矛盾纠纷线索386条,其中,涉及婚姻家庭矛盾纠纷94件,邻里纠纷72件,农民工欠薪53件。
二是组织开展全国“两会”期间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要求各司法所对辖区内的矛盾纠纷开展定期排查、专项排查和重点排查并建立台账,切实抓好矛盾纠纷及时化解,坚持“调解优先,多元化解”;健全完善各类矛盾纠纷衔接联动机制,坚持“统筹协调,部门联动”,努力形成矛盾纠纷化解新格局;对可能引发非正常上访、个人极端事件和群体性事件的,及时预警,主动向辖区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报告,配合做好疏导化解工作,同时积极引导群众依法维权。今年以来,全区各级调解组织共受理各类矛盾纠纷2052件,调处2052件,调处成功2034件,调处成功率为99.1%。
三是健全调解组织。全区成立乡级人民调解委员会22个,成立了村级人民调解委员会344个,建立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17个,实现矛盾纠纷重点领域全覆盖。同时,建立了以乡镇街专职人民调解员为核心、村居人民调解员为基础的“网格化”人民调解员队伍。截止目前,全区共选任了44名乡镇街专职人民调解员,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委员会兼职调解员75名,村居兼职人民调解员1170名,调解员中大专以上学历人数达50%以上,党员比例达80%以上,人民调解队伍不断壮大,人民调解员素质进一步提高。
(二)稳步推进安置帮教对象风险管控
截止2024年6月10日,我区在册安置帮教对象1257名,其中一般帮教对象1052名,重点安置帮教对象205名,涉黑涉恶安置帮教对象55人,未成年安置帮教对象1人,无失联人员。
一是落实必接必送制度。严格落实重点安置帮教对象必接必送制度,释放前与监狱对接,了解掌握罪犯在监服刑表现。同时,司法所工作人员与刑满释放人员家庭和村(居)联系,不断完善细化释放交接工作,确保做到无缝衔接。针对重点安置帮教对象,在衔接时,全部落实了司法所长首谈制,开展谈话教育并做好记录。因外出就业、居住地变更等原因“人户分离”的安置帮教对象,严格落实“双列管”制度。今年以来,我局共衔接监狱、看守所刑满释放人员163人,落实“必接必送”16人次。目前,重点对象衔接率100%,一般对象衔接率100%。
二是强化重点人员服务管理。建立重点安置帮教对象名单,对于辖区内涉黑涉恶、“三无”等帮教对象纳入重点管理等级,及时向属地党委、政府汇报,向派出所通报。同时,与区公安分局建立工作信息通报制度,定期对重点对象名单、脱漏管人员名单及相关信息,及时比对、共享。按要求摸排存在风险和失联对象人数,通报属地乡镇街政府和公安部门。坚持对重点安置帮教对象一季度一走访,动态掌握基本情况,真正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措施实”。针对情况异常人员,加大工作人员上门走访频率,及时掌握其思想动态和行为苗头,在加强劝导教育的基础上,通报相关部门加强管理防控。
三是落实教育帮扶。通过实地走访、电话回访等方式实时了解安置帮教对象工作生活、家庭邻里关系、思想动态等情况,夯实动态管理机制,建立矛盾风险隐患排查工作台账。今年以来,各司法所累计走访安置帮教对象3532人次。针对存在安全风险安置帮教对象,及时了解掌握思想动态,深挖问题根源,制定针对性措施,协同相关部门落实申请低保、申请公租房、就业指导等帮扶措施。同时,积极开展“黄丝带”帮教,结合市局开展的叉车技术培训活动,为7名有学习叉车技术需求的安置帮教对象协调学习培训。
四是强化安置帮教工作督查。不定期带队深入各基层司法所,全面检查指导安置帮教工作,采取查阅台账、听取工作汇报、现场查阅档案等方式进行督查,详细了两类重点人员安置帮教管理举措,进一步提升工作质效。2025年3月中旬,区局分管领导带队分别前往辖区22个司法所开展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督查,了解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对象现状,要求各司法所要规范档案运转、深入走访帮扶、及时掌握人员思想动态。针对督查发现的问题,要求司法所进行查漏补缺,把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做实做细。
(三)扫黑除恶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提高站位,推动法治乡村建设常态化。把扫黑除恶法治宣传教育列入《2025年全区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年度重点内容,认真开展“江淮普法行”“民法典宣传月”“宪法宣传周”等专项普法宣传活动。持续推进“1名村(居)法律顾问+N名法律明白人”行动,金安区现有法律明白人4109名,为进一步增强法律明白人在普法宣传、纠纷调解、法律服务等工作方面的能力,3月26日、27日组织全区街道法律明白人代表参加视频培训。今年以来,我区各乡镇街(村居)共开展扫黑除恶相关法律法规宣传51场次,发放宣传单页7480余份,切实提升了我区群众法治意识,为法治金安建设营造良好氛围。
二是长效长治,加强普法宣传常态化。将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作为重点普法内容,明确扫黑除恶宣传任务,强化工作责任,推动扫黑除恶斗争法律法规宣传工作落地落实。结合“国家安全教育日”活动,4月15日,我局联合多家单位在六安皋城广场开展《反有组织犯罪法》系列扫黑除恶法治宣传。本次活动,干警们通过悬挂横幅、发放宣传册、宣传单、“一对一”讲解等方式向群众普及了《反有组织犯罪法》的相关知识,号召广大群众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法律认知水平,积极检举揭发有组织犯罪线索,勇于同黑恶势力做斗争,切实参与到扫黑除恶常态化斗争工作中,为我区扫黑除恶常态化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活动现场发放宣传单和宣传册共计500余份。同时,注重工作信息收集,每月编辑扫黑除恶工作简报。
三是做好涉黑涉恶安置帮教对象稳控工作。开展排查登记。通过开展涉黑涉恶安置帮教对象的摸排,截至目前,我局共有15名涉黑安置帮教对象、40名涉恶安置帮教对象,全部列为重点帮教对象,并及时报告属地党委、政府、通报公安机关,实现工作无缝对接,切实做好重点人员的稳控工作;对涉黑涉恶安置帮教对象,及时登记建档,建立帮教小组,落实包保责任制,开展形势政策、法律法规、思想道德教育,预防阻止安置帮教对象被黑恶势力拉拢利用,并与公安机关互通情况,形成工作合力,以便及时采取防范措施;同时,强化日常管理。对有参与黑恶势力苗头迹象的安置帮教对象,及时列入重点人员管理,并报告属地党委、政府、通报公安机关,落实包保责任制。加强人户分离涉黑涉恶安置帮教对象的“双列管”,落实委托帮教。
(四)远程视频探视工作开展情况
截止6月4日,利用远程探视云平台,办理探视申请278例,探视成功271例。下一步,将充分贯彻执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努力将远程探视工作做的更好,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