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市金安区国库支付中心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计划
一、2022年工作总结
一年来,国库支付中心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优化管理水平,完善制度建设,提升服务效能,履行监督职能,做好服务保障,圆满完成区国库集中支付工作任务,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1.不断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建设。支付中心在局党组的统一领导下,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党的十九届七中全会和二十大精神,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注重业务建设和履职能力建设,立足本职,狠抓局党组各项工作部署落细落实。落实好内控管理“一岗双责”、AB岗制度,接受巡视、审计等日常监管。不断强化党风廉政建设,着力实施教育、制度、惩防、监督工作整体推进,坚持标本兼治,警钟长鸣,提高财政干部廉洁从政、依法行政的潜力。
2.扎实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工作。一是根据省厅统一部署,从2022在1月起,确保各预算单位运用一体化系统开展预算执行业务,积极推进代管资金上线运行,协调各代理银行、人民银行相应完善财政业务管理。二是及时完成与各预算单位的对账,督促单位结转并生成2022年期初数,新开设零余额户预算单位建账,确保预算单位新账套正常启用。三是在全年预算执行过程中,针对单位负责人及经办人更换频繁的情况,积极协调一体化系统工程师,为预算单位及时更换系统登陆UK和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凭证库印鉴,保障单位预算支付顺利执行。四是对预算单位会计核算进行监督、指导。根据财政部、省财政厅关于会计核算的考核细则,协调工程师对单位经办人员进行答疑解惑,督促单位经办人员按月及时进行会计核算。
3.规范完善财政专项资金支付。加强与相关业务股室配合,建立健全财政专户(专项)资金国库集中支付管理审核规程,做到财政资金高效支付的同时,确保财政资金安全。2022年,支付中心共办理直接支付7287笔业务,金额29.1亿元;授权支付43111笔业务,金额32.54亿元;代管资金支付14070笔业务,金额22.17亿元,有效促进了财政支持地方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着力保障区金投公司重点项目建设资金服务工作,及时拨付专项资金。1-6月份区金投公司汇入代管资金13笔,金额3.7亿元,以上资金在妥善处理入账后,按区金投公司用款申请全部及时转付指定账户。
4.不断加强预算单位单一账户体系建设。一是加强零余额账户、往来资金子账户和单位专项存款账户收支监控。对照国库改革政策要求,积极办理因变更单位业务及专项申请的预算单位审核办理单一账户,不断推进我区专户规范管理建设。二是配合监督检查局对全区预算单位银行实有资金账户进行核查,对不符合账户管理要求的20个单位实有资金账户进行撤销,账户余额资金有明确支出用途的转入单位代管资金账户,可纳入统筹的330万元缴入支付中心可统筹资金专项,其余资金3200多万元全部缴入金库,增加了库款收入。三是切实做好财政专户资金管理工作。配合支出股室对社会保险基金加强管理。针对基金收支缺口较大,积极拓宽投资渠道、提高管理层次、强化基金监管。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除保持年度支出需求,大部分进行定存,增加基金收益。重点做好社保专户资金收入入账,办理定期、到期解缴上划,当年办理社保定存1亿元,上解市级2.86亿元,保障了基金安全和增值增效。
5.严格规范集中支付资金清算。积极参与各业务股室衔接好资金拨付的各个环节,简化办事程序,为预算单位做好方便快捷的服务;加强与各业务股室联系,提前下达计划指标,保障每月6日前全区统发工资按时发放;对大额资金支付,在审核相关资料的同时,进一步与业务股室核实用途,保证专款专用,保证资金支付零误差。及时向人民银行、代理银行和清算银行传递集中支付信息和相关支付凭证,保障财政资金按时准确清算。
6.切实加强预算管理,增强财政保障能力。一是贯彻落实厉行节约坚持过紧日子要求。配合预算股、各支出股室对预算单位2022年一般性支出进行压减,压减金额211万元,统筹用于全区“三保”支出。二是进一步加强国库库款管理。为保障“三保”支出,确保项目支出预算执行有序有度,在一体化系统预算执行环节增设审核岗,配合国库股对单位支出逐笔审核,保障国库库款每日保持在合理区间。三是积极支持区财政存量资金管理。配合预算股、各支出股室对股室专项资金以及单位缴存支付中心未明确归属的待查资金进行核查,把符合存量资金缴存要求的专项资金全部缴入国库,2022年共缴存国库1.58亿元,增加了库款收入。
7.积极做好局党组安排的重点工作。一是做好疫情防控及资金兑付工作。响应局党组号召,支付中心配合人民新村社区,积极向小区居民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全力做好小区卡点值班值守,做好居民群众服务保障工作。同时积极协调代理银行,安排专人及时拨付抗疫专项经费,保障了我区防疫物资的采购。二是下沉社区做好文明创建工作。支付中心按照包保社区统一调度,对辖区内的小区、主次干道、单元楼等进行巡查和卫生清理,挨家挨户发放文明城市创建的调查问卷,做到包保工作全覆盖、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三是扎实做好乡村振兴帮扶工作。定期走访慰问帮扶户,密切关注帮扶户的生产生活情况和实际需求,主动为他们排忧解难,为他们送去关怀与慰问。
二、2023年工作计划
2023年,支付中心将全面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七中全会和二十大精神,落实区财政工作要求,紧紧围绕服务保障全区经济发展大局,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狠抓业务建设,强化队伍建设,做好服务保障,为金安经济健康有序发展保驾护航。
(一)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抓好中心队伍建设。一是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七中全会和二十大精神作为全年学习的重点内容,组织中心党员干部及时跟进学、全面系统学、深入细致学。二是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谈心谈话等组织生活制度,严格党的组织生活,不断强化党员党性观念和宗旨意识。三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开展“以案为戒”专题教育学习活动,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规章制度,加强党员干部廉政警示教育和党风政风建设,切实增强党员干部职工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四是继续推进集中支付廉政风险防控。结合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要求不断深化,进一步完善内控制度,加大支付中心各工作岗位和业务环节的风险管理、排查与控制,统筹推进廉政风险排查防控工作。
(二)进一步推进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积极跟进预算管理一体化工作推进,让预算单位熟练掌握预算执行业务的实施运用,实现单位代管资金全部上系统网上清算。扎实开展预算管理一体化单位会计核算系统应用工作,积极规范会计账务处理。加强和规范预算单位银行账户管理,不断完善国库集中支付单一账户体系。加强用款计划管理,提高用款合理性、有效性,提升库款使用效益。加强公务卡使用力度,进一步规范有效使用公务卡。完善预算执行动态监控机制,进一步强化财政预算执行动态监控管理。加大对“三公”经费、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等支付使用的监控,从预算执行管理环节保证区委政府有关决策落实到位。
(三)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确保财政资金安全运行。根据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相关规定,规范和简化业务流程,完善相关制度和机制,加强财政资金安全管理。加强国库集中支付的日常拨付及管理工作,根据批准的用款计划办理财政直接支付或财政授权支付业务,对各预算单位集中支付等业务进行指导和监督。制定支付中心各项管理制度,合理确定各岗位的职责和权限,业务人员按期内部轮岗,形成审核、复核、支付、会计核算等工作环节的相互制约监督机制,严格实行不相容职务相分离和AB岗制度,使各项工作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加强印鉴和档案保存、使用管理。坚持日系统查询、月余额核对,双岗对账,建立健全与预算单位、代理银行、人民银行的多层次对账制度,加强资金对账工作,确保财政资金安全关。将所有财政资金收付纳入信息系统管理,充分运用电子信息技术,实现资金收付各环节之间有效制衡,提高资金运行安全性和透明度。
(四)进一步加强业务培训,提升业务水平。一是加强中心干部职工业务培训,提升专业素养和综合服务能力。强化财政业务技能培训,使每个工作人员充分认识到业务知识学习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有计划、分层次抓好学习培训,加强政治理论、专业技能的学习,弥补不足,缩短差距,虚心接受意见和建议。敢于实践,勇于创新,有效提升国库支付中心人员整体能力与水平。二是认真梳理中心业务管理中的各项制度措施,分析执行效果、存在的不足,加以完善。简化办事程序,预算单位从审核到支付在中心大厅均能完成,方便各单位人员业务办理,全面提高工作效率。三是强化优质服务,树立良好“窗口”形象。支付中心是财政资金支出的最后一道关口,同时又是财政部门的服务窗口,支付中心将进一步转变观念,创优作风,提升效能。认真落实好“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度”、“服务承诺制”等文明服务措施,做到接待热情,服务周到,树立文明服务“窗口”形象,充分发挥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作用。
(五)进一步支持重点工作,切实做好服务保障。认真做好局党组安排的日常工作和阶段性工作,配合包保社区做好疫情防控、文明创建等工作。支付中心将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与乡镇街财政所、局机关其他股室、二级单位搞好配合,全面完成中心各项工作任务,为全区预算单位、相关企业和广大群众做好服务工作,维护财政工作大局,促进财政各项工作健康快速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