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 0032265310190401000/201908-00004 信息分类: 废止失效文件
内容分类: 劳动、人事、监察、社保,通知 发文日期: 2019-04-28
发布机构: 金安区人社局 生成日期: 2019-04-28
来源单位: 六安市金安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有效性: 废止
生效时间: 2019-04-28 废止时间: 2024-01-01
政策咨询机关: 六安市金安区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培训股 政策咨询电话: 0564-5150577
称: 六安市金安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印发金安区2019年度技能脱贫培训、企业新录用人员岗前技能培训、新技工系统培养实施办法的通知
号: 金人社〔2019〕103号 词: 技能脱贫培训、企业新录用人员岗前技能培训、新技工系统培养 实施办法

六安市金安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印发金安区2019年度技能脱贫培训、企业新录用人员岗前技能培训、新技工系统培养实施办法的通知

发布时间:2019-04-28 00:00 信息来源:六安市金安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阅读次数: 我要纠错 打印 【字体:  

金人社〔2019103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政府有关部门,各中心学校、各完中:

  现将《金安区2019年度技能脱贫培训、企业新录用人员岗前技能培训、新技工系统培养实施办法》印发给你们,并提出如下意见,请遵照执行。

  一、技工大省技能培训工程中的技能脱贫培训、企业新录用人员岗前技能培训和新技工系统培养由区人社部门负责。

  二、此项工作作为省政府33项民生工程之一,列入对各县区政府的考评考核,并实行“月点评,季通报”,各乡镇街、各相关部门必须抓实抓好。

三、新技工系统培养属招生范畴,在完成时间上有一定特殊性,本年度目标任务为470人,5月底前要完成调查摸底,10月底前要全面完成任务。此项工作由区人社部门牵头负责,各乡镇街组织落实,教育部门要发挥行业主管部门优势,督促各中心校、完中做好宣传摸底、统计上报和报名入学等工作。

 

 

六安市金安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19428日              

 

金安区2019年度技能脱贫培训、企业新录用人员岗前技能培训、

新技工系统培养实施办法

 

  为推进技工强区建设,加快技能人才培养步伐,助力脱贫攻坚,根据《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2019年实施33项民生工程的通知》(皖政〔201914号)、《六安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技工大市建设的实施意见》(六政〔201767号)和六安市人社局、财政局《关于印发技能脱贫培训、企业新录用人员岗前技能培训、新技工系统培养实施办法的通知》(六人社秘〔2019100号)及2019年民生工作相关要求,制定本实施办法。

一、技能脱贫培训

(一)目标任务

  全区组织实施技能脱贫培训350人,每个培训项目、每个培训班期的培训合格率达到90%以上,当年统计就业率达90%以上(含居家就业、灵活就业等形式)。

  (二)培训对象

    16-65周岁有劳动能力和就业创业愿望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劳动力(以下简称“贫困劳动者”),原则上每人每年可免费参加一次技能脱贫培训。

  (三)实施内容

  贫困劳动者免费参加所在地组织的就业技能培训(含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和创业培训,给予伙食、住宿和交通补助。伙食补助标准为36/人·天,住宿补助标准为50/人·天,交通补助标准为24/人·天。伙食补助采取补给培训机构与直补个人相结合办法,住宿补助补给培训机构,交通补助直补个人。

  积极组织培训机构、企业等根据实际情况开展集中培训、弹性培训、上门培训等多种形式的精准培训,允许通过“插班”培训或“混班”培训方式,组织贫困群众参加技能培训。对少数贫困群众的个性化培训需求,达不到集中开班要求或当地没有相应培训条件的,允许按照“一对一、点对点”方式组织“师带徒”式培训或跨区域委托培训,并按照《就业技能培训工种目录及补贴标准》,给予承训机构、企业或个人培训补贴。

  由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安排贫困劳动者外出(所在乡镇以外)参加培训的,其培训期间的食宿由培训机构统一免费安排,按实际培训天数将伙食、住宿补助补给培训机构,并给予参加培训人员往返交通补助;在本乡镇范围内参加培训的,按实际培训天数将伙食、交通补助直补参加培训人员。

    对培训机构实施免费培训发生的成本费用给予补助,其中:培训工种在就业技能培训工种目录范围内的,按规定标准补助;在目录范围之外的,结合实际,围绕当地农业资源、特色产业等开发相应工种,按培训时间和培训成本合理确定补助标准,并报市人社局备案。

  (四)实施程序

  技能脱贫培训实施程序遵照省财政厅、扶贫办、人社厅财农〔20161734号,区人社局、财政局、扶贫办金人社〔20172号,市人社局、财政局六人社秘〔2019100号文件规定执行。

  (五) 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各单位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把技能脱贫培训工作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和重大政治责任,认真贯彻相关文件精神,压实工作责任,强化工作落实,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出实招,见实效。区人社部门要发挥牵头作用,主动与财政、扶贫等部门协调沟通,明确职责分工,共同做好技能脱贫培训工作。

  2、强化基础管理。区人社部门依托职业培训信息管理系统,将培训机构和参训人员全部纳入职业培训信息平台,实行动态实名制管理。完善公开制度,通过报纸、网络等媒体公布补助政策、申领办法、培训工种目录、补助标准、监督举报电话等信息。培训机构要建立技能脱贫培训基础台账,作为日常检查、绩效评估和确定培训资格的重要参考依据,并对其真实性负责。

  3、发挥资金效益。技能脱贫资金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挤占和挪用,不得用于与技能培训补助无关的任何开支,确保培训资金规范使用、发挥效益。

  4、强化监督考核。技能脱贫培训资金使用实行公示公开和举报投诉制度,要会同审计、监察等部门,做好培训对象补贴经费审核、培训资金拨付和管理使用等环节的监管工作,对虚报、冒领、截留、挤占、挪用脱贫培训资金的单位和个人,要严肃查处,按照“谁审批、谁验收、谁负责”的原则,依法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加强考核工作,发挥导向促进作用。

  二、企业新录用人员岗前技能培训

  (一)目标任务

  全年组织实施企业新录用人员岗前技能培训1600人,培训合格率达到95%以上。

  (二)培训对象

  与企业签订1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并于签订劳动合同之日起1年内参加岗前技能培训的企业新录用人员。

  (三)培训内容

  根据国家职业标准和用人单位岗位规范要求确定,突出技能训练,注重职业能力培养,促进技能培训与岗位使用精准对接。培训实施过程中,要将职业道德、质量意识、法律意识、安全环保和健康卫生等新时代产业工人素质要求贯穿其中,并安排2-4课时集中开展消防、安全、艾滋病预防、非法集资防范等教育内容。

  (四)实施程序

  企业依托所属培训机构或委托社会培训机构实施的新录用技能岗位人员技能培训,培训补贴资金直补企业。开展培训前,须向人社部门提交培训计划,经审核同意后实施。培训后申请补贴时,应提供参训人员花名册、劳动合同复印件、结业考核证明、培训满意度问卷调查表等凭证材料,经人社部门审核后,按人均800元的标准给予企业补贴,由人社部门通过国库集中支付方式支付至其在金融机构开设的银行账户。省属企业向市级人社部门申请培训补贴。具体程序为:

  1、向人社部门提交企业新录用人员岗前技能培训计划和具体教学方案(包括培训类型、培训批次、培训工种、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时间、培训人数、培训师资等内容),并将相关信息资料录入全省职业培训信息管理系统,经审核同意后组织实施。

   2、企业培训过程中,应将学员签到、培训日志、考核鉴定等相关情况及时录入全省职业培训信息管理系统,确保培训信息可查询、过程有管理、质量可追溯。

  3、培训结束时,企业应组织开展理论考试和实际操作考核,并将成绩录入全省职业培训信息管理系统。符合参加职业技能鉴定条件的,由相关职业技能鉴定机构按国家规定对参训学员进行技能考核鉴定,对通过初次职业技能鉴定并取得职业资格证书、专项能力证书(不含培训合格证)的“五类人员”给予职业技能鉴定补贴。

  4、考试考核后,企业按照考试考核合格人数和规定补贴标准,凭相关材料向人社部门申请培训补贴。经人社部门审核、财政部门复核后将补贴资金直接拨付企业。

  (五)有关要求

  1、强化指导服务。区人社部门要指导企业按照规定使用安徽省职业培训信息管理系统,健全基本信息,完善工作台账,及时指导、帮助企业协调解决培训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要认真开展培训需求摸底统计,着力加强对中小微企业培训的帮扶力度,确保企业及时、足额享受补贴政策。

  2、严格监督管理。要严格执行开办申请、过程督查、结业考核制度,采取现场抽查、电话回访等方式,重点了解培训课时、培训效果及培训对象满意度。认真做好企业与参培人员劳动关系确认工作,充分运用“阳光就业”系统等进行比对核实,确保劳动关系依法依规建立。

  3、推行信息公开。人社部门要定期在门户网站对培训相关信息进行公示。公示内容包括:申请培训补贴的企业名称、培训工种、参培人员名单、补贴标准及具体金额等。

  三、新技工系统培养

  (一)目标任务

  全年新增470名初高中毕业生及各类劳动者接受技工院校全日制系统培养,培养稳定率不低于95%

  (二)培养对象及方式

  面向初、高中及以上学历毕业生、城乡各类劳动者实施系统培养,在规定修业年限内全日在校学习。

  (三)培养层次

      普通技工学校主要培养中级技工,高级技工学校主要培养高级技工,技师学院主要培养预备技师、技师。

  1、中级技工班。

  (1)初中毕业生学制3年;

  (2)中专、高中以上学历学制2年。

  2、高级技工班。

  (1)对口专业达到中级技能水平学生学制2年;

  (2)高中毕业生学制3年。

  3、预备技师班。

  (1)对口专业达到高级技能水平学生学制2年;

  (2)对口专业达到中级技能水平学生学制3年;

  (3)高中毕业生学制4年。

  (四)补助方式

  省级就业补助资金按新增全日制学生1200/人标准补助。技工院校应于每年5月、11月从全国技工院校电子注册和统计信息管理系统中导出新培养技工人员信息名单,加盖院校公章后报属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审核,市财政局复核后核拨资金。

  (五)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要加强对新技工系统培养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地方政府统筹协调、人社部门指导督促、教育部门配合协作的组织领导体系,明确岗位职责和主体责任,确保培养的任务落到实处,生源选送的任务落实到各乡镇街、各中心校、完中。

  2、注重过程管理。充分运用全国技工院校电子注册和统计信息管理系统,及时开展新技工身份验证和学籍注册工作,严格按规定年限实施培养工作,积极落实新技工培养国家资助政策,加强培养过程中的异动预警处置,做好新技工培养与产业用工的无缝对接。

  3、广泛宣传发动。依托技工院校、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事务站(所)等,通过广播、电视、报纸、微信、网络等媒体,开展技工培养政策宣传,引导社会各类劳动者特别是青少年接受技工教育培养,走技能成才之路。

 

 

文件下载
政策咨询

如果您对该政策文件有疑问,可以拨打标题上方的电话咨询相关部门。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