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 /202205-00011 信息分类: 落实情况
内容分类: 农业、林业、水利,其他 发文日期: 2022-05-26
发布机构: 金安区水利局 生成日期: 2022-05-26
来源单位: 金安区水利局
生效时间: 废止时间:
称: 金安区水利局政府工作报告
号: 词:

金安区水利局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时间:2022-05-26 08:37 信息来源:金安区水利局 阅读次数: 我要纠错 打印 【字体:  

根据文件要求,我单位全面梳理过去五年的工作,认真总结过去五年及2021年工作亮点及成绩,科学分析研究提出今后五年工作的总体要求,奋斗目标、发展思路和重大举措。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亮点及成绩

“十三五”以来,全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共46个,完成总投资22.55亿元。硃砂冲水库、九十里山水画廊旅游水利扶贫工程,荣获全省水利水电优质工程“禹王”奖;2017年获省级“江淮杯”评比一等奖;2017年11月10日,全省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现场调研会在我区成功召开;2018年我区作为安徽省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典型县区,在淮河流域农村水利工作会上作交流发言;2018年灾后水利薄弱环节建设获省政府表扬激励;先生店水厂获评水利部2020年度农村供水规范化水厂;2020年水利脱贫攻坚工作被评为全市脱贫攻坚工作先进集体,农村安全饮水运行管理中心获得“全市事业单位脱贫攻坚记功集体奖”;2021年荣获安徽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

(一)防洪减灾能力进一步增强

1、中小河流治理:先后实施了淠河、张家店河、张母桥河、丰乐河、张母桥河、思古潭河等中小河流治理工程治理河长70.5km,完成总投资5.24亿元。2021年快速推进杭埠河治理工程(金安段)和陡涧河高速路至四清桥段治理工程,其中杭埠河治理工程(金安段)已基本具备设计的防洪排涝能力,陡涧河高速路至四清桥段治理工程10月份正式开工,年底前形象进度可达70%。

2、小水库建设:五年共投入资金1.57亿元,共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102座,除险加固后保护灌溉耕地3万亩,保护人口2万人,增加水产养殖0.5万亩;2021年投资1190万元,正在实施3座小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新建3座小(1)型水库,分别是硃砂冲水库、太平水库和龙潭河水库,总投资5.21亿元,三座小水库新增库容1275万方。

3、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投资520万元实施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建设,建成水位雨量站16处等。

4、小水库自动测报系统:投资2723.82万元,实现全区223座小型水库雨水情自动测报系统建设全覆盖。

5、三座排涝站:投资1亿元王湾、松墩和龙嘴3座排涝站工程已全部完工。水利防洪抗旱减灾基础设施网络进一步完善,有力抵御了2020年特大洪水的袭击,最大程度的减轻了灾害损失,确保了防洪安全。

(二)农村水利设施进一步夯实

1、供水保障:五年累计投入4.65亿元,大力实施农村饮水安全打基础、全覆盖和巩固提升三大攻坚行动。兴建日供水万吨以上工程3座,千吨以上万吨以下13座,2016年至2018年共铺设直径50及以上管网4287.7公里,直径50以下管网2420.6公里,2018年底率先在我市乃至全省实现全区农村饮水安全供水全覆盖,全区供水人口已达67.86万人,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9%,农村集中供水人口数量等指标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2021年再投资0.45亿元,对毛坦厂水厂、横塘岗供水站、祝墩加压站、孙岗加压站等供水工程进行改扩建和提升改造,同时延伸乡镇村互通主支管网约90Km。

2、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小型水利工程改造提升,2016-2017年度全区共完成扩挖塘坝2174口、更新改造泵站131座、加固新建小水闸及滚水坝42处,改造灌溉面积30万亩。2018-2020年实施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建设,完成治理面积26.68万亩,受益人口约10万人。大力发展高效节水灌溉,涉及8个乡镇10个行政村11个片区,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3000亩。

(三)生态环境建设进一步加强。持续开展水土流失治理,五年来完成黄墩、龙王岩、金花堰等7条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完成投资7991万元,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56平方公里,新增蓄水量340万方,减少土壤侵蚀量23万吨。2021年总投资1400万元对张店小流域进行综合治理,目前形象进度72%,年底前完成主体工程建设。实施水环境治理工程,对淠东干渠、三源河进行清淤整治,新建双墩截污闸工程,以及九十里山水画廊旅游水利扶贫工程建设,完成总投资7850万元。

(四)水资源管理进一步规范。大力实施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推动国家节水行动,深入开展节水型社会创建,做好迎接节水型社会达标复核工作,持续开展节水型单位、节水型高效、节水型灌区、节水型园区等节水载体创建工作。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三条红线”的刚性约束,水资源整体呈现出用水总量逐年下降、用水效率连续提升、河湖水质不断改善的特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管理更加规范有序。

(五)水利改革创新进一步深化。

1、河长制工作:全面建立河长制工作体系,全区三级河长462名上岗履职,平均每年开展巡河护河1.3万次。建立“一河一档”,制定“一河一策”实施方案。建立健全河湖管护长效机制,聘请第三方对于河湖重点区域定期保洁、定期考核。建立河湖长制生态检察官,联合区公安分局,创建了河湖警长制等河湖长促进机制。全面完成河湖划界以及五显河河道治理暨幸福河湖建设工程,完成投资520万元。

2、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印发《金安区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方案》,针对瓦西干渠金安段、淠东干渠金安段项目区内的91座放水涵口以及38座固定泵站实施配套安装远程超声波流量计168套,改善耕地面积14万余亩,完成总投资1606万元。

3、水权确权登记改革:2019年安徽省印发了《安徽省水权确权登记试点工作方案》,我区被选为全省首个水权确权登记试点地区。按照省市水权确权试点工作部署,积极稳妥推进试点工作,并于2019年底顺利通过省级验收。2020年水权确权登记改革各项试点任务如期完成,顺利通过省评估验收,毛坦厂镇人民政府与安徽明义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就硃砂冲水库水量转让项目签订水权交易协议,并在中国水权交易所正式挂牌,完成我省首宗水权交易项目。

4、河道采砂工作:按照“五统一”管理和五定方案的新模式,在全市率先实行由国有公司依法经营销售。淠河采砂实现了有乱到治的转变,辖区内采砂秩序稳定,无盗采偷运现象,砂石资源得到了有效的保护,砂石价格合理提升。2018-2020年共销售砂石2039.32万吨,销售额达17.40亿元。2021年1-10月份共销售砂石723.5万吨,销售额达7.25亿。其中淠河十家砂场共销售砂石455万吨,销售额4.55亿,淠河右岸三标段销售砂石2.68万吨,销售额达2.7亿元。

二、工作总体考虑及打算

(一)未来五年总体考虑

2025年,金安区水利发展的总目标是:基本建成与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水安全保障体系,水利现代化建设取得初步成效。

基本建成防洪抗旱减灾体系,全面提高水安全保障能力。提升水旱灾害防御能力,突出薄弱环节建设,城区及乡镇人口集中区所在地基本达到国家规定的防洪标准,山洪灾害防治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防汛抗旱能力得到明显提高,防洪抗旱减灾体系进一步完善。

基本建成水资源障体系,水资源优化配置能力明显增强。提升水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初步形成丰枯相济的水资源合理配置格局,城乡供水安全得到全面保障,城乡居民饮水质量明显改善,农田水利设施得到有效改善,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进一步提高,节水型社会建设全面推进,水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

初步建成水生态文明体系,河湖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加强河湖库保护,推进健康河湖建设,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达标建设全面完成,全区重要河流水质明显改善,水生态修复大力推进,重点区域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

基本建立完善的水管理体系,全面构建水利现代化机制体制。水利工程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基本建立,水利依法行政和综合执法能力持续增强,各项水利管理工作实现法治化、规范化、程序化,公共服务管理能力不断健全,水利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

1、防洪除涝

2025年,骨干河道及重要支流防洪标准达到20年一遇,重要集镇段防洪标准达到30年一遇,山洪沟防洪标准基本达到10年一遇;除涝标准金安区城区达到20年一遇,其他地区达到5-10年一遇;洪涝灾害、干旱灾害年均直接经济损失占同期GDP的比重分别控制在0.5%和0.3%以内。

2、农村水利

2025年,建成标准较高、协调配套的灌排工程体系。实施完成农村居民饮用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实现全区农村集中式供水人口比例达到99%以上;继续实施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及“八小”水利改造提升工程等建设,增加、改善有效灌溉面积20万亩,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35。

3、水资源保障

2025年,加快水源工程建设,加大应急备用水源地和抗旱应急水源工程建设,进一步改善城市和农村供水条件,生活供水保证率达95%,农业用水80-90%;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基本建立,节水型社会建设取得新进展,年用水总量控制在4.4亿m3以内,单位GDP用水量降到160m3/万元以下;推进城乡一体化供水,助力乡村振兴,保障城乡饮水质量和供水安全。

4、水生态保护和修复

2025年,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和修复,全面提升河湖、湿地等自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态服务功能。水环境质量不断改善,水生态持续向好,水事违法行为得到有效遏制,基本建立有效的河流、湖泊水生态保护体系,河湖水体功能状况得到明显改善。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90%,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100%。

5、水利改革与管理

深化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农村集体所有的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改革,完善基层水利管理与服务体系;水利建管体制、农村水利、水价、水利投融资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加强水行政执法队伍和水利行业监管队伍建设,根据辖区内水利基本情况,结合行政执法中人员、设备、基础设施以及采取的行政手段等因素,做好水行政执法队伍建设,配备水行政执法装配,进行必要的执法设施建设,使得水行政执法能力显著提高。

6、行业能力建设

加强水利信息化建设,整合金安水务网、局域网、防汛抗旱计算机广域网和异地防汛抗旱会商系统,构建覆盖重要管理单位的水利信息及防汛抗旱调度网络;完善水文水资源和水土保持监测站网等基础设施建设;防汛抗旱指挥调度、洪涝灾害预警、水资源管理与调度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进一步提升;加大水利前期工作投入,加强专题研究,完善水利规划体系;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开展基层水利实用人才培养培训。

(二)2022年工作打算

1、防灾减灾工作。一是全面做好防汛抗旱准备工作。充实调整防汛抗旱指挥机构,落实防汛抗旱责任制。落实防汛物资和抢险队伍,做好物资和人员准备。修订完善预案,加强培训和演练。二是扎实开展汛前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置,严防带病入汛。三是严明工作纪律。区防指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及时收集分析气象、水文、灾情等信息,做好上传下达,为防台风防汛提供依据,给区委、区政府防台防汛当好参谋。四是防汛抗旱两手抓。在做好防汛的同时,适时蓄水、引水,科学调度,防汛抗旱统筹考虑,统筹兼顾,确保防汛抗旱工作取得最佳效果。

2、水利工程建设

1)陡涧河(四清桥至淠东干渠段)治理工程。估算投资4000万元,主要建设内容为:疏浚干流河道长4.7km、支流林岗沟和赵家圩沟长3.4km,开挖疏浚杨桥沟等堤后排涝沟4条、总长4.68km;堤防加培9.4km,新建硬护坡护岸长1.51km;拆除排涝出水口涵11座,新建穿堤涵闸3座、过路涵10座,拆除重建灌溉泵站4座、干流桥梁1座;新建防汛道路长4.7km等。

2)张母桥河(宣楼排涝渠至烤炉寨段)防洪治理工程。计划投资6000万元,主要建设内容为:河道清淤疏浚长12.835km、堤防加固长4.615km、新建护岸长10.436,拆除重建机耕桥4座,新建人行桥1座,拆除重建节制闸2座,新建防汛道路长4.675km等。

3)淠河金安区结余资金项目。总估算投资4300万元,主要包括王湾排涝站上游排水沟道治理,新三源河防洪闸上游2km河道治理,防汛道路、险工险段治理、生态修复等。

4)农村供水保障工程。建设区级农村供水保障工程信息管理中心及管理平台,对全区的农村供水保障工程实现地图可视化,农村饮水行业总览、业务调度管理、工程管理、考核管理、统计分析、办公业务等进行信息化管理,并实现手机移动应用管理。计划利用2-3年时间,建设完成区级农村供水保障工程信息管理平台,统一标准、统一制式,纵向上实现与规模化水厂的现有信息资源整合互通,横向上实现与相关水利业务应用系统的互通。实现金安区现有5个农村规模水厂、12个加压站的水厂级自动化监控系统与区级农村供水保障工程信息管理平台互联互通,形成全区农村饮水安全信息化“一盘棋”、“一张网”,实现农村饮水安全管理的精细化、高效化,达到安徽省内农村饮水管理先进水平。

5)东河口水库。总投资约2.07亿元,总库容207万方,主要功能以供水灌溉为主,兼顾生态、旅游、防洪等综合效益。

6)青峰岭小流域治理工程。青峰岭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拟建设地点位于东河口镇,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4.1km2,计划投资707.97万元(均为中央资金),目前本项目已完成初步设计并获市局批复。项目计划开工时间2022年6月份,于2022年底完工。

7)小水库除险加固工程。2022年计划实施12座小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计划投资1560万元,计划明年年底前完成主体工程建设。

8)张母桥河、丰乐河防洪巩固工程项目。计划投资1550万元,对张母桥河、丰乐河部分堤防进行加高,目前正在进行项目勘测设计,预计明年汛期前完工。

文件下载
政策咨询

如果您对该政策文件有疑问,可以拨打标题上方的电话咨询相关部门。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