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安区文旅局】2023年度旅游工作规划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快实施旅游兴区战略,更好发挥旅游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积极作用,奋力打造全国知名的休闲体育旅游目的地、大别山生态文化旅游画廊和健康养生休闲基地,现就2023年度旅游兴区工作制定本意见。
一、目标任务
围绕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主线,启动洪山寨5A级景区创建并争取纳入全省旅游品牌创建名录,扩大大别山(六安)悠然南山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成果并争取通过初审验收。实施全省乡村旅游“421行动”,打造一批精品主题村、特色美食村、旅游风景道、“后备箱”工程基地,培育10家以上精品民宿,打造30个以上“双微”提升示范点。提升营销推介、基础配套、服务质量水平,力促行业复苏振兴。
二、工作重点
(一)实施全域旅游创建行动
1、构建全域旅游发展格局。发挥九十里山水画廊核心带动作用,布局S366合六南旅游通道农旅融合发展,推进大别山(六安)悠然南山度假区、三十铺新城旅游区、木南现代农业示范区等近郊旅游和江淮果岭——岭上风光乡村旅游带、淠河休闲旅游带、画廊西环线运动休闲体验带等建设,逐步构建起“一廊、一道、三区、三带”的全域旅游发展格局。
2、加大旅游品牌创建力度。启动洪山寨5A级景区创建,细化创建阶段性任务,强化工作机制建设,推动创建工作高效落实。继续加大争取力度,力争大别山(六安)悠然南山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取得突破性进展。坚持“创牌”结果与“创建”过程并重,争创一批精品主题村、特色美食村、旅游风景道、“后备箱”工程基地等省级乡村旅游品牌,持续抓好研学旅行基地、中医药健康旅游基地、乡村旅游创客基地等新业态培育。
(二)实施项目支撑建设行动
3、加强项目谋划。发挥院校专家、咨询机构等在项目谋划上的优势,积极借助“外脑”“外力”,精准快速对接上级惠旅政策措施和信息资源,不断提高文旅项目谋划水平。加强对省“512”项目库、市“精重促”项目库及亿元以上项目、市文化旅游项目库等申报,谋划一批“添彩”“提能”“增效”的文旅项目。
4、加强项目争取。大力争取上级旅游专项资金、红色资源保护与利用资金、奖补资金等,确保项目争取份额超全市平均水平。
5、加强项目招商。加大数字创意产业“双招双引”力度,积极争取知名企业通过连锁经营、合作经营等方式参与我区旅游发展,推进利群“三线厂”、龙潭湖景区、洞天湖景区等招商。
6、加强项目推进。遴选聆心谷淠河右岸农旅融合发展区、大别山(六安)悠然南山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九十里山水画廊及西环线风景道提升、九十里山水画廊标识系统、洪山寨5A级景区创建、“梦享村”乡村振兴示范区、龙潭湖景区游船码头、东河口“交际岭”生态观光园、金安民宿发展等“十大重点文旅项目”,强化项目联系帮扶,着力解决土地、资金等要素瓶颈。加快推动《九十里山水画廊提升规划(含标识系统规划设计)》《洪山寨5A级景区创建规划(含龙潭湖景区规划)》《洪山寨民宿集聚区设计方案》落地实施。
(三)实施基础配套提升行动
7、完善旅游交通。推进交旅融合,完成横中路“白改黑”工程,布局九十里山水画廊、画廊西环线、江淮果岭—岭上风光旅游线(东环线)、省道S330等重点旅游道路旅游地标、观景平台等建设,打造“流动风景线”和“旅游富民线”。
8、完善服务配套。争取“1+N”大别山风景道体系新能源汽车充电、服务驿站等配套建设。新改建旅游厕所5座、旅游停车场3个。
9、完善智慧旅游。推广金安智慧旅游成果应用,提升金安旅游信息化服务水平,鼓励A级旅游景区开展智慧旅游景区达标建设。
(四)实施精准营销推介行动
10、紧盯核心客源市场。主攻合肥都市圈、皖北和六安本地客源市场,积极开展“请进来”“走出去”、金安旅游平面宣传“进小区”等宣传推介活动。
11、对接上海客源市场。加强与上海客源市场对接,大力推进与上海市松江区文旅合作,合力共建、营销精品旅游路线。
12、争取重点客源市场。密切与金寨、霍山等县区的协作联系,共建“二日游”“三日游”等精品线路,大力争取长三角、武汉客源市场份额。
13、举办系列主题活动。继续举办好“四季游金安”等宣传营销活动,适时开展摄影大赛、微视频赛等活动,不断丰富金安旅游图册、视频等资料。强化“季节旅游、线路旅游”等专题的策划,经常性组织金安文旅推荐官、自媒体达人等宣传推广金安旅游。加强与六安电视台、皖西日报社等主流媒体合作,打造旅游宣传营销矩阵。
14、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指导企业通过开展新媒体宣传、发放景区游览优惠券、出台游览优惠措施等手段激活市场,鼓励景区联合与六安房企、商企等开展景区营销合作,支持企业开展自主营销、专题推介、门店营销,切实帮助企业提振发展信心。
(五)实施乡村旅游补短行动
15、补清洁环境短板。加强乡村旅游与美丽乡村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留住乡情·美丽乡村”村庄绿化提升行动等结合,建成省级中心村17个、美丽宜居自然村庄100个、“双微”提升示范点30个以上,鼓励具备条件的中心村建设农耕馆(村史馆),加快发展森林康养产业。
16、补民宿发展短板。支持通过回购、租赁、置换等模式盘活闲置房屋,推动洪山寨民宿集聚区、淠河右岸农旅融合发展区、“梦享村”乡村振兴示范区、东石笋景区等民宿产业集群发展,力促“一乡一宿”,培育发展精品民宿15家以上,让民宿业成为金安乡村振兴重要产业板块,带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富民增收。
17、补融合发展短板。促进旅游与农业、体育、健康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发展乡村旅游、康养旅游、体育旅游、水利旅游、自驾车旅居车旅游等业态,积极争创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
(六)实施红色资源及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行动
18、加强红色资源及文化遗产挖掘和保护。建立红色资源及文化遗产名录库和档案库,分类抓好网格化管理、预防性保护和抢救性保护等。
19、提升红色资源及文化遗产活化利用水平。策划红色资源及文化遗产串联旅游线路推广宣传,深度参与“红三角”等跨区域精品路线建设,更好地让“文化融进去”“非遗传下去”“文物活起来”。
(七)实施旅游消费促进行动
20、大力发展特色餐饮。深入推进“皖美好味道·百县名小吃”“新徽菜 名徽厨”行动,争创特色美食村2个以上、特色美食线路2条以上。
21、培育发展夜间旅游。策划实施“大别山石窟光影艺术节”“皋陶乐园梦幻灯光节”“梦幻南山烟花节”等活动,培育发展夜间游览、餐饮、购物、娱乐、住宿等业态,积极创建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
22、着力延长旅游产业链。加强旅游商品研发生产,着力打造一批有特色、更实用、易推广的金安旅游商品(文创产品),更好地发挥旅游助农效益。
(八)实施和美旅游护航行动
23、提升服务质量。积极组织参加文旅行业服务技能大比武等活动,常态推动等级民宿、文明旅游示范单位等申报评定以及旅游住宿业标准评定性复核,持续开展第三方媒体监督,力促文旅服务质量不断提高。
24、加强文明旅游。举办中国旅游日等主题活动,深化旅游市场信用“红黑名单”应用,推进文明旅游“六进”活动。
25、守牢安全防线。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属地管理责任、部门监管责任、企业主体责任,加强安全风险分析研判,健全文旅安全综合治理机制,确保圆满实现旅游“安全、秩序、质量、效益、文明”五统一目标。
三、保障措施
26、加强工作保障。强化区旅指委统筹指挥、定期议事、解决难题等工作机制运行,积极用足用活上级惠旅政策措施,加大对洪山寨5A级景区创建、大别山(六安)悠然南山度假区创建、旅游宣传营销的资金支持力度,大力争取省市有关支持重点文旅项目建设、品牌创建等支持。
27、加强队伍建设。落实洪山寨5A级景区、大别山(六安)悠然南山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工作机构和专班队伍,不断加大重点片区旅游发展的综合管理、旅游创建、工作推进等力度。推动文旅行业管理队伍、重点乡镇专抓队伍建设。经常性组织外出学习取经,不断开拓眼界视野,提高乡镇党政领导干部、行业经营管理人员、导游讲解员等的能力水平。
28、加强考核奖惩。细化分解全年旅游工作目标任务,加强对旅游工作的督查调度,确保旅游重点工作快推进、早落实。将督查掌握情况作为年度考核评比的重要依据,严格按照区目标绩效考核规定兑现奖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