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性全面工作总结】金安区文旅局2025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金安区文旅局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全力实施文化强区行动、旅游兴区战略,突出“项目、招商、品牌”,围绕“惠民、乐民、育民”,较好统筹推进了文化、旅游、文物保护、广播电视、安全生产等工作。
一、上半年工作情况
(一)旅游工作
1.产业发展成效显著。一是规划布局向“高”定位。坚持以全域旅游理念统揽“十五五”发展大局,启动《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精心谋划大别山(六安)悠然南山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服务能力提升项目、大别山(金安)国家地质公园张家店旅游度假区服务能力提升项目等10个文旅重大项目争取纳入到全区“十五五”重大工程项目库。完成金安区旅游资源普查工作,共摸排旅游资源点1010个,形成旅游资源普查成果分析报告,为全区文旅产业布局和文旅项目谋划提供有力支撑。二是项目谋划向“质”转变。主动与央企合作,探索全域旅游“项目策划+招商+争取+融资”的全链条合作模式,谋划实施总投资1.42亿元的农文旅融合赋能乡村振兴项目,引爆“悠然南山”核心文旅板块。发挥金安区文旅投公司职能,谋划总投资4.6亿元的龙潭河景区整体开发运营项目争取农发行融资贷款。毛坦厂古镇传承与保护、大别山(六安)国家地质公园(金安片区)保护和提升等中央预算内项目已完成可研和初步设计编制。三是产品供给向“新”延伸。依托金安自然风光和人文魅力,催生出南风有信咖啡馆、太平之光露营地、凤凰台实训基地、少间·观山画、明珠·花开半朵茶宿、风情御膳堂等新产品、新业态6个。实施A级景区“强基焕新”行动,皖西烈士陵园英烈墙、大华山书画院、昭庆寺文化展厅等新场景不断涌现。石笋山庄改建、洪山乡村工坊等项目正在加快建设中。南山雅集-云顶山居、大别山古徽州博览园等项目预计7月份开工建设。上半年累计新增各类文旅项目投入约1.5亿元。
2.双招双引精准发力。1-5月份,省“双招双引”平台新增文旅项目11个,总金额4.716亿元。固定资产投资监测平台新增文旅项目6个,目前在库项目9个,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去年增长80%。一是重大项目“引进来”。做活九十里山水画廊“水文章”,成功签约总投资1亿元的龙潭河水库文旅开发项目,一期水上运动项目已正式启动,预计暑期对外开放。积极争取龙穴山农文旅开发项目、罗曼庄园项目、广王城旅游度假区等招商项目签约落地。二是招商推介“动起来”。制作南山君颐酒店、悠然蓝溪等招商宣传视频6个并开展线上线下同步推介。在低空经济产业论坛暨招商推介说明会、2025上海·六安嘉年华“春之韵”专场等活动现场推介招商项目。上半年开展招商考察18次,接待来访企业17次,获取有效线索8条。三是营商环境“优起来”。健全常态化涉企问题收集和为企服务机制,成立工作专班,深入7家企业调查走访,高效办结15条企业诉求,加大对浙东、异域风情小镇等企业宣传引流,帮助解决皖西大裂谷企业融资需求500万元。
3.品牌创建锐意进取。紧盯大别山(六安)悠然南山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对照《度假区质提升任务清单》完成品质服务提升,等待文旅部最新通知争取通过验收。浙东·梦幻南山3A级景区等待市局验收。美上心田荣获2025安徽文旅新产品典型案例。徽音楼亲水民宿、半山·星云等2家民宿获评省级“皖美银宿”。六安聆心谷温泉度假酒店荣获“长三角职工疗休养基地”。
(二)文化工作
4.文化文艺持续创新。一是文化惠民普及万家。完成“送戏进万村”活动233场次,占全年任务74.9%。成功举办安徽省“四季村晚”牌楼村冬季村晚示范展示活动、2025金安春晚、春游江淮千姿百态六安主场活动启动仪式暨六安市第十七届桃花季文化旅游主题活动、金安区2025年迎新优秀舞台艺术作品暨原创文艺作品展演第十二届广场舞大赛、第三届红歌村歌大赛、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系列活动等大型文化活动20余场。依托综合文化站开展各类乡村文化活动100余场次,组织“村歌”“村晚”等综合性文化活动50余场次。区图书馆结合春节、元宵节、“4.23”世界读书日、五一等节假日相继开展“书香安徽·全民阅读季”系列活动30余场次。区文化馆围绕重要节日,通过展演、比赛、培训等形式精心策划开展10余场节庆活动,开展中国舞、剪纸、播音主持等春季艺术培训课50节,推进基层文化志愿活动,整合资源在城区6个街道开展优秀“文化辅导员”进基层文化志愿活动,开设12个门类共60节艺术培训课。完成5个新型文化空间建设。二是精品力作不断涌现。音乐作品表演唱《念师恩》,歌伴舞《幸福河》《为梦想打上追光》,小品《查》等4部作品荣获第四届安徽省群星奖。其中,表演唱《念师恩》代表安徽省参加全国第二十届群星奖角逐。在六安市第八届原创作品大赛中,歌伴舞《荷香里的木南》获一等奖、最佳编导奖,歌伴舞《山水踏歌行》获优秀奖、最佳作词奖,我局荣获优秀组织奖;组织2名文艺骨干参加市文艺创作采风活动,激发创作热情,新创作歌词2首。三是文化影响不断提升。小品《查》报名参加“中华颂”第十五届全国小戏小品曲艺大展。音乐作品《寄桃李》《榜样》《乡音乡情唱村歌》申报2025年省舞台艺术优秀节目创作扶持计划。黄梅小戏曲《七斤》申报第十八届文华奖(文华剧目奖)评选。
5.文物非遗有序推进。一是文物四普顺利完成。开展全国第四次文物普查,完成对全区136处不可移动文物复查及55处新发现不可移动文物调查登记工作。二是古建筑修缮按序推进。完成刘大圩庄园二道闸、三道闸及堂屋(二期)修缮工程的竣工验收工作。完成张家店战斗三纵司令部等3处文保单位的白蚁防治工程设计方案通过省文物局批复。三是文物遗址合理处置。协调配合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新阳大道以东汉王路以南地块古墓进行抢救性发掘工作。现场处置木厂、淠东、三十铺、东桥6起野外发现疑似古墓葬事件。四是非遗品牌成功创建。六安市六顺黄生态茶业有限公司(六安黄大茶制作技艺项目)成功入选省级非遗工坊名单。省级非遗大红袍油纸伞项目成功申报2025年度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获得技艺展示及人才培训项目省级保护资金5万元。开展2025年第五批区级非遗项目申报工作。五是非遗活动丰富多彩。开展2025年非遗“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举办“非遗贺新春·点亮中国年”2025年蛇年夜游灯会、2025年“非遗好物·国潮焕新—四季非遗购物月”等活动10余场。
6. 宣传营销掀起热潮。一是创新活动营销形式。围绕“四季游金安”主题,成功举办六安·十里果乡采摘季、毛坦厂第三届茶旅文化旅游季等形式多样的文旅活动30余场。其中,毛坦厂文化年货节在社交媒体上的曝光量达到了100万次以上,极大地提升了金安文旅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二是新媒体拓展传播矩阵。“一微一视一抖” 高效运营,通过 “金安文旅” 微信公众号、视频号、抖音号发布各类宣传信息200余条。内容涵盖了金安的自然风光、人文历史、特色美食、文旅活动等多个方面,形式包括图文、视频等。其中,一条介绍金安十里果香的短视频,在抖音平台获得总流量达到5.3万人次,吸引了更多潜在游客的关注。三是区域合作扩大客源。强化长三角交流合作,与上海市松江区开展深度文旅交流合作,通过举办金安文旅推介会,向上海等地的旅游企业、媒体以及广大市民全方位展示了金安丰富的文旅资源和特色产品。组织金安一松江文化旅游设计大赛,共收到上海高校师生“IP 类、文创类和形象口号类”作品158件,最终40件作品获奖。
二、下半年工作打算。
1.强化规划引领。完成《“十五五”文旅发展规划》《“江淮果岭·十里果乡”整体发展规划》编制。
2.狠抓项目建设。完成石笋山庄改建、洪山乡村工坊、龙潭河水上运动一期、南山雅集-云顶山居一期、大别山古徽州博览园一期等项目建设。持续推进A级景区“强基焕新”行动,重点推动悠然南山文旅体融合发展,加快悠然蓝溪业态盘活。
3.加强双招双引。加大对接力度,争取龙穴山农文旅开发项目、罗曼庄园项目、广王城旅游度假区等招商项目签约落地。新编《金安区文旅产业招商项目册》,精心筹办文旅招商推介会1场。
4.聚焦品牌创建。争取大别山(六安)悠然南山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通过部级验收,争取浙东·梦幻南山创建为3A级景区。成功创建一批“皖美民宿”等省级及以上文旅品牌。
5.办好文化活动。完成311场送戏进万村演出任务。举办安徽省“四季村晚”(黄泥店村“夏季”村晚和杨公村“冬季”村晚)示范展示活动。举办金安区第三届红歌村歌大赛。参加市第八届广场舞、市第三届红歌村歌大赛。
6.文艺精品创作。组织文艺骨干开展文艺创作,争取推出更多优秀作品。
7.强化文物保护。开展张家店战斗三纵司令部旧址、储老庄古民居2处文物保护单位的二期修缮工程工作。开展刘大圩庄园整体修缮工程、储老庄古民居(三期)修缮工程、张家店战斗三纵司令部白蚁防治工程、1958年大食堂白蚁防治工程、尚家大院白蚁防治工程等6处文保单位的2026年资金申报工作。持续跟进六安市汉代王陵遗址考古公园建设项目。
8.推进非遗评定。组织召开专家评审会议,完成2025年第五批区级非遗项目评定工作。结合传统节日、重要文旅活动节点,积极组织参加丰富多彩的线下非遗展示活动。
9.持续宣传营销。争取财政支持,探索社会资本参与,筹划发放 60 万元文旅消费券,以 “真金白银” 提振市场,释放消费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