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责人解读】金安区2025年旅游兴区工作要点解读
金安优质的旅游资源有哪些?
答:金安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产品多样,已全面构建起“A级景区+画廊景观带+旅游度假区+特色旅游名镇+特色旅游名村+农旅融合的乡村休闲旅游点”的全域旅游产品链。全区拥有A级旅游景区13个,省级旅游度假区2个,温泉度假酒店2个,规上及星级旅游饭店6家、旅行社22家、精品民宿67家(其中,大别·乡宿8家、画廊乡宿31家)、休闲农业园区(点)等30余家、省级以上乡村旅游示范村及特色美食村5个。
为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做了哪些具体工作?
答:在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主要开展了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促进融合发展,体育旅游活力澎湃。结合2024年ITF国际网球金安公开赛、全国老年人网球公开赛、省第五届职工大会网球比赛等国际、国内小球比赛,鼓励景区、民宿发布门票“减免优”措施,推介“跟着赛事游金安”6条精品线路,组织开展“金网市集”体旅融合消费活动,2024年吸引国内外运动员、体育爱好者等70万人次以上在金安“乐休闲运动、享健康养生、逛画廊美景”,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6亿元以上,较好打响了金安文旅体融合发展的“金名片”。二是注重场景打造,休闲度假玩法多样。聚焦新场景打造引领文旅新质生产力发展,深入挖掘农耕、美食、非遗等文化内涵,先后打造异域风情小镇“火车集市”、梦享村沉浸式灯光秀、太平之光露营地、美上心田“花海小火车”、皋陶文创乐园“实景演出”等一批“网红打卡地”,通过“视觉冲击、听觉唤醒、触觉建立、味觉深化、嗅觉营造”多感官体验满足游客品质化需求。目前全区已培育村咖、露营、研学、主题民宿等成熟新场景、新业态24个。三是积极撬动投资,全域旅游繁荣发展。2024年我们高度重视项目资金争取和整合,争取乡村振兴衔接资金近1.2亿元,争取9.68亿元农发行贷款结余资金近5000万元,完成九十里山水画廊沿线提升、太平桥画廊人家节点提升、张家店旅游度假区游客中心提升、东石笋儿童乐园等基础配套建设,撬动社会投资2.2亿元,建成梦享村、月畔湾·火锅公园、六安康强欢乐世界等项目,丰富了我区文旅产品供给,提高了我区旅游接待承载能力。其中,梦享村和美上心田年接待游客超30万人次,已成为金安乡村休闲旅游的新地标。四是强化宣传营销,画廊品牌影响扩大。抢抓长三角一体化、与上海对口合作、合六同城化等机遇,开展各类“走出去、请进来”宣传营销活动15次。依托金安脆桃、蓝莓、樱桃、泉水龙虾等特色资源,相继举办第十七届桃花季文化旅游季、2025年十里果乡采摘季、毛坦厂第三届茶旅文化旅游季、双河镇龙虾垂钓节等“四季游金安”活动140余场。加强与新周报等新媒体合作,新编金安全域旅游精品线路折页和PPT、《金韵六章》宣传片、《金安文旅指南》宣传册等,有效扩大了“山水画廊 魅力金安”对外的影响。
金安区民宿发展现状如何?
答:截至目前,全区累计建成民宿67家,拥有客房1216间、床位1826张、从业人员534人。洪山美宿荣获“国家丙级民宿”,新增市级“大别·乡宿”挂牌8家,少间·素心谷获评“皖美金宿”、徽音楼亲水民宿、半山·星云获评“皖美银宿”。从产业布局来看,我区民宿产业主要分布在九十里山水画廊沿线,形成了以淠河右岸、梦享村、洪山寨、太平桥画廊人家、东石笋为代表的5大民宿集聚区。“一线串联、五区引领、多点联动”民宿空间体已成雏形,从品牌引进来看,我区成功吸引上海沁居、景域驴妈妈、乡伴文旅等知名酒店民宿品牌纷纷入驻,解决民宿客源不稳、经营理念落后的难题,保障我区民宿健康可持续运营。从发展增量来看,我区签约民宿项目3个(张店镇广源民宿、南山雅集-云顶山居、横塘岗乡龙潭河水库文旅项目开发)在建民宿项目3个(南湖庭院、石笋山庄改建、六安院子二期),全区民宿数量和住宿档次有望进一步攀升。
下一步文旅产业发展思路和整体目标是怎样的?
答:首先发展思路上:一是加强金安山水文化、红色文化、皋陶文化、三线文化、兽医文化等特色文化的研究阐释和成果应用,做强金安核心旅游产品。二是加快盘活金安闲置和低效资源,以“乡村、市集、道路、餐饮、住宿、田野、乐园、驿站”等为小切口,丰富全域旅游产品供给。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合六同城化战略合作,继续打造“九十里山水画廊”康养旅游圈,促进产业集聚、人才集聚、创意集聚,强化金安区“山水画廊 魅力金安”旅游品牌,;做活“东部新城”文化研学旅游圈,突出金安文化底蕴和夜游魅力,凭借紧邻省会合肥的地理优势和交通优势,成为合肥都市圈研学游、时尚游首选地;聚焦全区“文旅+百业、百业+文旅”协调发展,探索一条“产业结构合理、优势特色鲜明、规模效益并重”的文旅产业融合发展之路。
整体目标就是把金安区打造为全国红绿融合发展示范区、长三角高品质休闲度假康养旅居目的地、六安城郊旅游目的地。在“十五五”期间,力争年接待国内外游客量增长25%以上,旅游综合收入增长30%以上,实现两个翻番,即2030年旅游综合收入在2019年的基础上翻一番,占全区GDP的比重达到10%。
今后有哪些具体举措?
答:1.聚焦九十里山水画廊发展。围绕“山、水、画、廊”四个方向进行提升。一是山:围绕皖西大裂谷、大别山石窟、大别山风情谷、嵩寮岩、大华山、东石笋等大别山地质公园,做好差异化主题打造和二消项目建设。二是水:充分挖掘开发好“水库、温泉、矿泉”三大不同水资源,串联打造“九十里山水画廊”亲水旅游精品线路,让“九十里山水画廊”看得见山、望得见水。三是画:促进各乡镇错位发展,挖掘和提炼当地乡村特色、民俗风情,讲好文化故事,增强旅游吸引力,打造一批主题村、美食村、艺术村、产业村。四是廊:培育好“九十里山水画廊”山水休闲廊道和“画廊西环线”运动休闲廊道,形成“廊道旅游”闭环。
2.聚焦金安旅游东向发展。以“东部新城”旅游发展为小切口,立足皋陶文化、汉文化以及果蔬产业,大力发展文化研学、亲子采摘、夜间演艺等三大“爆款”旅游业态。植入智慧化、沉浸式体验盘活皋陶五礼园,修缮保护和开发利用双墩汉墓遗址,打造文化研学旅游圈;加大果蔬基地、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布局,打响“江淮果岭·十里果香”品牌;选址谋划启动夜间大型演艺项目,吸引更多合肥都市圈青年消费群体,全面提升金安旅游形象和市场影响力。
3.聚焦民宿产业集聚发展。构建“两线串联、五区支撑、繁星满天”的空间格局,即串联九十里山水画廊、淠河生态休闲带两条民宿风景带,围绕优美生态、优质景区、优势产业集中布局民宿,加快现状民宿、农家乐提档升级,推动金安民宿集群化、品牌化、特色化发展。从设计美学、商业运营、主题特色等层面持续打造标杆民宿,形成示范效应。积极培育淠河右岸、梦享村、洪山寨、太平桥画廊人家、东石笋五大民宿集聚区,重点围绕龙潭河景区、大华山景区周边布局民宿产业,争取到2030年我区形成七大民宿集聚区。
4.聚焦夜游经济发展。重点从主城区、旅游核心区、乡村夜生活三个层面来布局推动“夜游”发展。一是“城市夜生活”。聚焦“街区+夜游”,重点培育红街文化园、山水城市·奥特莱斯、蓝溪商业街、异域风情小镇等“四大街区”。大力发展文旅新质生产力,加大AR、VR等数字化、智慧化等技术的植入,推出数字光影、沉浸演艺等“新夜态”体验,延长游客消费时间,让广大游客晚上吃的好、喝的好、玩的好。二是“旅游核心区夜生活”。聚焦“度假区+夜游”“景区+夜游”“古镇+夜游”,积极推进张家店旅游度假区、龙潭河景区、毛坦厂古镇等亮化工程,充分融入文化元素设计景观性灯光,提升夜游氛围,丰富夜间购物、夜间骑行、夜间娱乐等业态,争取让游客“留下来、有去处”。三是“乡村夜生活”。围绕精品示范村建设,加大江淮果岭、东桥柿子园、荷花岛等夜间灯光秀项目植入,支持乡村开展“篝火”晚会、星光音乐会、休闲露营等活动,实现“白天看风光、晚上看星光”。
5.聚焦研学旅游发展。深挖皋陶、非遗、兽医等文化资源,融入研学旅游发展,加大高端研学产品打造,加强“学”的设计和“研”的安排,进一步提高研学产品的教育价值和吸引力。按照市场需求、突出文化内涵,精心策划研学线路,串联“地质文化、非遗文化、皋陶文化、体育文化、兽医文化、红色文化”等不同研学产品,共同开发研学旅游市场。创新发展“景区+研学”“田园+研学”“场馆+研学”,推动传统旅游场景转型升级,开发多样化、沉浸式的研学体验项目。持续完善研学旅游服务配套建设,加大研学旅行指导师培养,推动研学旅游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