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工作总结及计划】关于上报《金安区审计局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重点工作谋划》的报告
金安区人民政府:
2024年,在区委、区政府和上级审计机关的坚强领导和关心支持下,我局工作开展顺利。现将《金安区审计局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重点工作谋划》随文上报,请阅示。
2024年11月20日
抄送:市审计局,区委、区人大。
金安区审计局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重点工作谋划
2024年,金安区审计局在区委、区政府和上级审计机关的坚强领导下,紧扣“构建集中统一、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审计监督体系”总要求,不断加强党的领导、全面履职尽责、提升监督质效,较好发挥了审计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发展的重要作用,现将全年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坚持政治统领,确保审计工作正确方向
(一)认真履行区委审计委员会办公室工作职责。提请召开五届金安区委审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六安市金安区审计机关2024年度审计项目计划》,明确全年审计工作任务和重点。落实区委审计委员会成员单位工作协调推进机制,服务保障区委审计委员会高效运行,充分发挥审计委员会牵头抓总、统筹协调作用,推动审委会议定事项落地落实。
(二)严格落实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把坚持党的领导贯穿谋划审计工作、履行审计职责、实施审计项目全过程各环节,坚持重大决策、重要事项、重点工作向区委审计委员会和上级审计机关请示报告,2024年向市委审计委员会及办公室、区委审计委员会报告报备审计计划、审计报告等9份,向市审计局报送审计报告12份、审计决定6份、专项审计调查报告3份、审计意见1份、审计结果报告5份,向区委区政府报送审计专报13份,领导批示9份。
二、聚焦主责主业,服务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2024年,我局聚焦“重大决策部署落实、重要领域改革推进、各类财政资金管理使用、重点民生项目和资金管理、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权力规范运行”等审计监督重点任务,坚持“大视野、小切口”,把审计工作融入全区发展大局,找准突破口,以重点监督带动全面监督。2024年全局累计组织实施财政类审计项目21个,出具审计报告26份,共查出问题392条,查出主要问题金额24529.78万元,其中违规金额2275.21万元,管理不规范金额22254.57万元,整改落实7693.58万元,审计提出意见65条。一是聚焦保障财政资金使用合理规范,组织实施了2023年度本级财政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审计,延伸区农业农村局、区人社局两个部门预算执行审计,揭示预算编制不够准确、预算执行不到位、内部控制不严格、国库支付管理不到位、专项债券管理不规范等问题18个,促进拨付资金1.99亿元,盘活存量资金0.80亿元。二是聚焦规范权力运行,编印《六安市金安区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预警提示单》,按照党政、部门、企业3类,列出86个方面、650个风险点,提出相应预防措施,推动监督关口前移。组织实施了东河口镇、三里桥街道等11家单位主要负责同志经济责任审计,查出主要问题金额6531.86万元,其中违规金额953.61万元,管理不规范资金5578.25万元,不断强化对权力规范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三是聚焦重大项目建设推进,完成区重点工程跟踪审计项目14项,合同金额69249.41万元、合同内审减金额3417.64万元,出具审计意见单15份,规范了建设单位管理行为,提高了财政资金投资效益。完成全省联动招标投标领域专项审计调查项目,发现线索3条,移送区纪检监察部门1条。完成六安市金安区乡镇污水处理项目竣工决算审计。四是聚焦服务保障和改善民生,开展公立医院运营专项审计调查,发现问题金额10283万元,提出建议34条,报送审计专报3篇,批示3条,移交问题线索8条,促进建立各种制度10项,捋顺了2018年以来区医保局与区医共体之间医保基金的往来结算,摸清医保基金统筹、拨付、使用及结余等情况,促进医保基金规范管理。
三、坚持守正创新,聚力推动审计监督提质增效
(一)坚持党建引领,凝聚工作合力。深入践行“抓好党建促审计、做好审计促发展”工作理念,积极探索“党建+”工作模式,切实找准党建与审计工作的结合点,精心打造“博学审问”党建特色品牌,以党建品牌凝聚审计力量,切实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在审计项目一线先锋模范作用。精准把握党纪学习目标和总要求,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利用“第一议题”制度、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三会一课”等载体,组织开展专题党课、读书班、学习研讨、参观廉政教育基地等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20余次。加强对《条例》的学习和解读,组织全体审计干部集中学习7次,观看警示教育片3次,观看解读视频6次,“清单式”抓好落实,确保规定动作一个不少,自选动作彰显特色。
(二)多方协同提效,高位推动整改。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审计整改工作,定期召开审计整改联席会和整改推进会,专题研究推动审计整改工作,提出整改要求,督促问题整改。审计部门严格落实审计整改全流程管理和“一对一”审计联络人负责制,把跟踪督促检查审计整改作为常态化工作,实时跟踪问效,严格对账销号,切实当好“督察员”。不断完善审计整改联动协同机制,将审计整改事项纳入政府督查督办平台和年度目标绩效考核体系,倒逼履职尽责,打好审计整改“组合拳”,建立党委统一领导、人大监督跟进、政府主导推动、审计日常督促、各类监督联动协作、主管部门齐抓共管的审计整改“大格局”,提升整改工作质效。出台《审计整改成效评价办法(试行)》,对整改成效进行量化打分,助推发现问题整改到位。2023年查出问题293条,已到整改期的284条问题已全部完成整改,其中超期完成整改24条,整改率99.2%;2024年查出问题237条,已到整改期的102条问题已全部完成整改,整改率100%。
(三)持续改进作风,筑牢廉政根基。以党纪学习教育为契机,通过学习党规党纪、参观廉政教育基地、通报身边典型案例、观看警示教育片等形式,持续加强对全局干部的廉政教育,切实引导全体干部学纪、知纪、明纪、守纪,严格执行审计“八不准”和“四严禁”,强化监督执纪全过程管理,营造风清气正的审计环境。除坚持逢会必讲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重 要性外,还在节假日、重要活动等关键节点,做好监督提醒,强调作风纪律要求,要求全体党员干部严守纪律底线,自觉抵制歪风邪气,持之以恒纠“四风”树新风,强化干部“八小时以外”监督管理。制定《金安区审计局奖励性绩效考核实施方案(试行)》,从干部请销假、会纪会风等细节入手,严格抓好各项制度落实,以“小切口”推动作风“大转变”。
(四)加强队伍建设,提升业务能力。一是坚持把提升审计干部政治素质放在首位,以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为抓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把牢思想政治“方向盘”。二是积极搭建年轻干部成长平台。坚持在审计一线历练干部,采取“老带新”“传帮带”的方式,用审计项目搭台子、压担子,积累审计经验,练好审计基本功;积极选派年轻干部参与上级审计机关的重大审计项目和巡视巡察工作,在实际工作中增长才干,多领域全面提高年轻干部审计业务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拓宽审计思路;搭建形式多样的学习交流平台,通过开展“审计微课堂”、前往沪苏浙先进地区学习等方式,将“学、思、讲”联动起来,培养能查能说能写的审计干部队伍。全年共撰写审计信息25篇,其中16篇被市级及以上媒体采用。三是坚持典型引领,开展优秀审计项目评选,进一步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和引导作用。
(五)强化沟通合作,推动成果运用。与区委组织部联合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的通知》,将审计结果嵌入干部“选育管用”全链条,发挥好经济责任审计在干部监督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不断深化审计监督与纪检监督、巡察机构“三类监督”贯通融合,将审计发现问题线索及时移送纪检监察、税务、财政等部门,形成监督合力,2024年向主管部门及纪检部门送达审计移送处理书13份,共15条线索,抽调5人次配合纪检办案、巡视巡察,共享结果文书8次。将审计整改情况纳入全区目标绩效考核重点内容,借助审计整改联席会议平台,把审计监督与党管干部、纪律检查、追责问责结合起来。
四、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审计成果效益低。审计专报层面,多停留在具体问题上,由点到线再到面的深度挖掘,揭示体制性障碍、机制性缺陷、制度性漏洞上的建设性审计建议少;审计移送层面,虽然移送案件线索数量逐年增加,但真正被查处并形成震慑的案例少,主要原因还是案件线索未能查深查透,证据闭环做不到位;二是队伍建设有局限。随着审计职能不断加强,审计统筹力度不断加大,审计工作涉及行业部门越来越多,对审计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审计力量不足和审计人员知识结构单一的问题日益突出,缺乏掌握金融、工程、大数据、规划设计、资源资产等知识的复合型人才,现有审计人员专业已不能完全适应审计工作的新要求;三是贯通协作有堵点。“检审联动”“巡审联动”“财政监督与审计监督贯通协作”等机制落实不够有力,多停留在互相提供结果文书,真正利用业务实际取长补短的实践几乎没有。
五、2025年工作思路和打算
2025年,区审计局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审计工作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立足经济监督定位,以研究型审计为引领、以大数据审计为抓手、以促进财政政策提升效能为导向,依法全面履行审计监督职责。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坚持党对审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认真履行审计委员会办公室工作职责,严格落实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认真抓好区委审计委各项部署要求和议定事项的落实,对领导批示事项等列出台账和清单,采取专人盯办、跟踪督促等方式推动落实,确保重点工作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对审计工作中发现的重大问题和重要事项,及时向区委审计委员会请示汇报,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审计项目立项、项目实施、审计报告、整改落实等全过程各环节。
(二)全力服务保障金安高质量发展。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认真谋划和实施2025年审计项目,立足经济监督定位,继续围绕重大战略和决策部署落实、财政政策落实、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领导干部权力运行和责任落实等方面开展审计,紧盯财政、国企、民生等关键领域,紧盯财政资金管理使用、重大项目建设、重大风险防范、民生保障和改善等重点方面,加大审计力度,揭示重大问题和重大风险,维护财经纪律严肃性,充分发挥审计监督职能。
(三)不断深化审计监督与其他各类监督贯通协调。积极推进审计监督与各类监督协同联动,与区纪委监委机关建立协作会商、线索移送、结果反馈的全链条协作模式,与区委巡视办建立巡审联动机制,共商联动对象、联动方式和联动重点,提高重大违法违纪问题移送处理效率,凝聚监督合力,有力发挥审计监督在规范权力运行、维护财经纪律、发挥反腐治乱方面的重要作用。
(四)扎实做好审计整改“下半篇文章”。建立健全审计查出问题整改长效机制,严格落实《审计整改成效评价办法(试行)》和《关于进一步加强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的通知》工作要求,对整改责任单位进行综合评价,整改情况报送组织部、督查考核室等部门作为干部综合评价、效能点评的依据,通过贯通协作,全面提升被审计单位整改积极性、主动性。进一步明确审计整改联席会议“季会”日常对接机制,推动审计成果实时共享运用。构建制度健全、责任清晰、运行高效、协同联动的审计整改工作机制。
(五)持续推动审计力量与审计能力“双提升”。积极与组织人事部门协调,有计划、有目的地招录一批审计类、计算机类、工程类、专业人才。建立和完善基层审计机关的工作考核制度和管理办法,激发审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有效提高审计质量。进一步优化审计队伍结构,根据审计队伍实际情况,通过以老带新、以强带弱、强化学习培训、强化沟通交流等方式,积极培育审计人才,促使审计人员具备丰富的业务知识、扎实的专业技能、勇于创新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