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 /202404-00020 信息分类: 其它文件
内容分类: 其它 发文日期: 2024-04-09
发布机构: 金安区应急局 生成日期: 2024-04-09
来源单位: 金安区应急局
生效时间: 废止时间:
称: 关于印发《六安市金安区防灾减灾救灾2024年工作要点》等4个工作要点的通知
号: 词:

关于印发《六安市金安区防灾减灾救灾2024年工作要点》等4个工作要点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4-04-09 16:00 信息来源:金安区应急局 阅读次数: 我要纠错 打印 【字体:  

 

金减救〔20247

 

关于印发《六安市金安区防灾减灾救灾2024年工作要点》等4个工作要点的通知

 

各乡镇街(园区管委),区减灾救灾委员会、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区抗震救灾指挥部、区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各成员单位:

经区委区政府同意,现将《六安市金安区减灾救灾委员会2024年工作要点》、《六安市金安区防汛抗旱指挥部2024年工作要点》、《六安市金安区抗震救灾指挥部2024年工作要点》、《六安市金安区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2024年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六安市金安区减灾救灾委员会                      六安市金安区防汛抗旱指挥部

 

 

 

六安市金安区抗震救灾指挥部                          六安市金安区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

202443

 

 


六安市金安区减灾救灾委员会2024年工作要点

 

2024年减灾救灾工作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的重要论述,落实市减灾救灾委员会和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以实现自然灾害“不死人、少伤人、少损失”为目标,围绕“统、防、救”三个重点,固本强基推进防灾减灾救灾各项工作,着力防范化解重大自然灾害风险,全面提升自然灾害防治能力,推进防灾减灾救灾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坚持统筹协调,建立健全防灾减灾救灾责任体系

1.建立健全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体制。进一步理顺全区减灾救灾委员会与防汛抗旱、抗震救灾、森林草原防灭火等三个指挥部之间的关系,组建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形成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牵头抓总、各部门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自然灾害大预防格局。(责任单位:区减灾救灾办;配合单位:区减灾救灾委各成员单位,持续推进)

2.优化完善工作职责划分运行机制。整合金安区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及其办公室,修订完善工作规则和工作职责,制定成员单位责任和任务清单,制定金安区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督导考核制度。区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统筹区防汛抗旱、抗震救灾、森林草原防灭火三个指挥部办公室相应开展有关工作。(责任单位:区减灾救灾办;配合单位:区减灾救灾委各成员单位,持续推进)

3.严格落实“17N”会商研判机制。完善落实自然灾害风险分析研判机制和“一行业一措施、一乡镇一方案”预警响应规范体系,开展自然灾害综合风险会商评估,实现多方参与会商和多源监测预警信息的综合研判。结合季节变化、重大节假日和月末节点,组织气象、水利、自然资源、林业、地震等部门开展会商研判,针对性提出防范应对措施,编发会商评估报告。指导各乡镇街、园区做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会商评估工作。(责任单位:区减灾救灾办;配合单位:区减灾救灾委各成员单位,持续推进)

二、坚持预防为主,提高自然灾害防治监测预警和隐患排查治理能力

4.推进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成果应用。运用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基础数据库,运用好基础数据库互联互通门户网站,做好与国家级基础数据库数据上传与回流工作。推动普查成果在防灾减灾救灾各个领域的落地应用。注重提高综合监测预警能力,完善气象、水旱、地震、地质、森林火灾等灾害监测系统,基本实现自然灾害综合监测预警和实时预报预警。(责任单位:区应急局、区自然资源局、区住建局、区交通局、区水利局、区林业中心、区气象局、区科技局科协,配合单位:区减灾救灾委其他成员单位及各乡镇街,持续推进)

5.临灾预警和应急响应打通“最后一公里”。细化完善气象预警与应急响应联动、临灾预警“叫应”机制,提升直达基层责任人的预警“叫应”能力。强化灾害风险隐患报送信息员和灾害信息员队伍有效整合,充分发挥灾害信息员、社会力量和群测群防机制的作用,统筹利用互联网、大数据、自媒体等新技术新手段和应急广播、大喇叭、吹哨子等传统手段,切实解决灾害预警“最后一公里”问题。(责任单位:区减灾救灾委各成员单位、各乡镇街,持续推进)

6.加强自然灾害风险和隐患管控。加强洪涝干旱、地震地灾、森林火灾等自然灾害风险隐患排查和清单动态闭环管理,逐行业建立风险隐患清单、治理责任清单,实行台账闭环销号管理,防患于未然。探索构建小流域山洪、地质灾害风险管控联动体系,落实“隐患点+风险区”双控模式,完善地质灾害“点线面”一体化风险管控机制。严格落实汛前排查、汛中巡查、汛后核查制度,及时排查管控风险隐患。重点加强对洪涝风险区内的公路、铁路、水利、水电、人防等重点项目施工工地、营地及景区景点、民宿、农家乐等经营场所和城区市政公用行业领域进行全面风险隐患排查,对检查发现的问题,进行“一点一策”针对性整改。(责任单位:区减灾救灾委各成员单位、各乡镇街,持续推进)

三、坚持多管齐下,提高基层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7.强化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和应急演练。立足增强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加强各层级低温雨雪冰冻、道路交通、应急保供等与自然灾害相关的各类专项应急预案的编制、修订和完善工作。加强风险研判、应急资源调查和情景构建,优化现场处置方案。针对不同层级不同区域不同情景开展应急预案演练和桌面推演,确保各级各部门以及各救援力量和从业人员熟悉应急处置程序、处置措施及要求。(责任单位:区减灾救灾委相关成员单位,11月前)

8.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和灾害信息员队伍建设。大力培育、孵化防灾减灾救灾领域各专业类型的基层社会组织,组建南北两支应急救援队伍。进一步优化完善与蓝天救援队、红十字会民兵预备役等社会组织和军地协调联动机制;充实灾害信息员队伍,设计多样化学习内容(包括灾情监测与评估、风险隐患上报处置等),加强“区--村”三级灾害信息员队伍建设和培训,着力完善网格化防灾减灾管理体系,提高基层应急响应救援能力和灾害信息上报水平。发挥各部门专业优势,积极投入应急救援、恢复重建等工作。(责任单位:区应急局、区民政局;配合单位:区减灾救灾委相关成员单位,持续推进)

9.提升救灾物资储备和保障能力。完善救灾物资储备管理系统,建设多层次的物资库存,强化供应链管理,确保救灾物资的及时供应和分发。加强与企业、社会组织和志愿者等的合作,扩大物资保障网络,提高物资保障能力和灵活性。严格落实区、乡镇街道救灾物资调拨使用管理机制,认真做好过渡期生活救助、冬春临时生活困难救助和倒损住房恢复重建等工作,规范自然灾害生活救助资金“一卡通”管理,保证救助资金及时、安全、准确、足额到户到人,切实有效保障受灾困难群众基本生活需求。(责任单位:区减灾救灾委相关成员单位,12月底前)

10.扎实做好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教育。充分利用5·12“国家防灾减灾日”、10·13“国际减灾日”等契机,组织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防灾减灾知识宣讲、技能培训、应急演练等宣传教育活动。深入推动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教育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事业单位、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进公共场所,全面提升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能力。责任单位:区减灾救灾办、各乡镇街,配合单位:区减灾救灾委相关成员单位,持续推进

11.推进自然灾害民生保险制度建设。构建完善1+N”政策供给体系,形成“一主三辅两叠加”农业保险新发展格局,通过“保险+”模式拓展农业保险增信功能。转型升级政策性农村住房保险,探索实施自然灾害综合保险试点,提升灾害救助质量和水平,加强保险覆盖范围和受益人群,提高受灾群众的风险防范和灾后恢复能力,帮助灾区快速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避免因灾返贫致贫,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责任单位:区财政局、区住建局、区应急局,配合单位:区农业农村局、区水利局、保险公司,持续推进)

12.持续开展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吸取经验教训,深入开展全国、全省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力争实现国家级示范社区创建1个,省级示范社区创建2个。加强对示范单位创建过程的指导,督促其开展隐患排查、预案演练、科普宣传。创新核查验收方式,按照“严格标准、宁缺毋滥”的原则,持续提升基层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水平。(责任单位:区应急局、区科技局科协、区气象局、区消防救援大队,11月底)

 

 

 

 

 

 

 

 

 

 

 

 

 

 

 

 


六安市金安区2024年防汛抗旱工作要点

 

据气象部门预测,2024年我区气候年景偏差,防汛形势复杂严峻。各地各部门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市工作部署要求,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立足防大汛、抗大旱、抢大险、救大灾,全面压实各方责任,着力做好应急准备,有效提升组织指挥、风险防控、应急保障、基层应急“四个能力”,全力做好可能发生的水旱灾害各项应对工作,努力实现“不死人、少伤人、少损失”的工作目标。

一、完善责任体系和工作机制

1.完善防汛抗旱指挥机构。根据上下对应的原则,调整完善区、乡级防汛抗旱指挥部成员及办公室设置。乡镇街设立由党政主要负责人担任指挥长的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及分管负责人担任防办主任的办事机构。区城管部门承担城区防汛抗旱办公室工作,并理顺与同级防指的指挥关系,共同做好城市防汛抗旱工作。(责任单位:区防办、区城区防汛办,各乡镇街防指,3月底前完成)进一步健全完善防汛工作机制,完善工作调度、监测预警、会商研判、信息报送、联合值守等工作制度,构建分工明确、责任清晰、配合紧密的职责体系。(责任单位:区防办、各乡镇街防指,4月底前完成)

2.压实防汛抗旱网格化责任。落实区、乡、村防汛抗旱逐级包保责任,明确各级防汛包保责任人,制订工作责任清单。明确河道堤防、水库水闸等防洪工程防汛行政责任人和技术责任人,细化山洪灾害威胁区、地质灾害隐患点、低洼易涝区等高风险区域转移避险网格责任人,落实危旧房屋、地下空间、在建工程、涉山涉水旅游景区等高风险部位管理责任人,确保责任网格覆盖到需转移的所有人员,汛前将各类包保责任人名册报区防办备案。(责任单位:区防办、各乡镇街防指,区水利局、区自然资源局、区城管局、区住建局,区文旅局,4月底前完成)

3.强化信息化支撑保障。完善区级预警信息传播平台,推动区、乡预警信息传播平台建设,建立细化至村级防汛责任人的预警传播渠道(责任单位:区防办、各乡镇街防指,4月底前完成)。检查维护雨情、水情等各类监测预警设备,保障应用系统正常运行。(责任单位:区气象局、区水利局、区自然资源局,4月底前完成)

二、强化灾害风险排查和防控

4.深入开展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区防指组织行业主管部门加强专业指导,以乡镇街为单位组织开展防洪风险隐患排查,对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区、小型水库、行洪河道、城镇低洼易涝区、重要基础设施、人员密集场所等重点部位和薄弱环节开展排查,逐点落实整改措施、整改责任人和整改期限,建立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台账。(责任单位:区发改委、区自然资源局、区住建局、区交通局、区农业农村局、区水利局、区文旅局、区应急局、区城管局,各乡镇街防指,4月底前完成)

5.落实涉水工程度汛措施。全面摸底排查在建的跨河(渠)、穿堤、临河(渠)的桥梁、道路、管线、隧道、取排水等工程设施建设情况,建立在建项目清单,加强工程进度监管,汛前完成堵口复堤任务,跨汛期施工工程要制定安全度汛预案。(责任单位:区发改委、区水利局、区自然资源局、区住建局、区交通局、区农业农村局、区城管局,4月底前完成)

6.加强监测和预报预警。提高灾害短临预报预警能力,做好重点时段、重点部位暴雨、山洪、地质灾害等各类预警发布,完善应急广播、手机短信等预警传播渠道,建立重要短临预警责任人点对点叫应机制,实现预警直达责任人和受威胁群众(责任单位:区气象局、区水利局、区自然资源局、区应急局、区教育局、区文旅局)。严格落实《安徽省防汛预警和应急响应联动工作机制》要求,压实属地和部门预警“叫应”责任,迅速开展应急响应行动,提前果断转移受威胁群众。区乡两级要加强对预警信息处置的调度,对各级发出的预警信息,及时跟踪响应行动情况,形成预警发布、传递、接收、反馈的闭环管理,保证预警“叫应”有响应。(责任单位:区防办,各乡镇街防指)

7.落实重点部位响应措施。各有关部门要落实行业主管责任,明确暴雨洪涝威胁区学校、医院、旅游景区、福利院、养老院、人防设施、市政基础设施、运输船只、渔船、工矿企业等重点部位预警发布责任单位,进一步完善暴雨洪涝应急响应“关、停、撤、转”等措施与预警信息的联动,加强重点部位应急响应行动落实情况的指导和督查检查。(责任单位:区教育局、区卫健委、区民政局、区交通局、区农业农村局、区住建局、区城管局、区文旅局、区应急局,各乡镇街防指)

三、提升防汛应急保障能力

8.及时修订完善应急预案。根据省、市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和乡级预案参考文本,进一步修订完善区、乡两级防汛抗旱应急预案,编制区防汛抗旱工作手册。修订完善小水库防洪抢险应急预案与洪水调度预案,完成预案审核报批和备案工作。(责任单位:区防办、区水利局,各乡镇街防指,4月底前完成)

9.强化应急抢险力量建设。做好军地联防工作,主动向驻地部队通报防汛工作情况,做好应急抢险技术沟通衔接和防汛抢险现场勘察。持续推进我区自然灾害民兵应急力量建设,加强消防救援队伍和民兵队伍防汛抢险救援技能训练和装备配备。推动骨干专业队伍、社会应急救援队伍与消防救援、民兵应急力量开展联演联训,加强队伍间协调配合,形成抢险救援整体合力。各乡镇街整合辖区力量按要求组建综合性应急队伍,针对辖区内堤防组建群众性巡堤查险队伍,确保一旦发生洪涝灾害能够迅速投入抢险救援工作。(责任单位:区应急局、区人武部、区消防救援大队,各乡镇街防指)

10.做好防汛抗旱物资储备。对区、乡两级防汛抗旱应急物资仓库(储备点)现有物资进行盘点并汇总造册,指导乡镇街根据灾害特点及时补充更新防汛物资,落实抢险物料和大型防汛抢险设备的协议储备,督促做好抢险设备维护保养工作。加强防汛抗旱应急物资仓库(储备点)监督管理工作,明确物资调运方案,确保关键时刻“拿得出、运的快、用得上”。(责任单位:区防办、区防指有关成员单位,各乡镇街防指,4月底前完成)

11.针对性开展培训和演练。按照区级培训乡镇的原则,区级组织开展防汛抗旱业务知识、指挥决策、应急处置等方面的培训,乡镇根据实际情况适时组织防汛抗旱知识培训,并将培训计划报区防办,提高专业水平和履职尽责意识。水利、交通、住建、文旅、城管、供电等部门(行业)组织开展防汛抗旱专业能力培训。适时开展防汛桌面推演和实战演练,暴雨洪涝易发的乡镇(街道)、村(社区)至少组织开展1次山洪地质灾害、低洼易涝区受威胁人员转移实战演练。(责任单位:区防办、区防指有关成员单位、各乡镇街防指,5月底前完成)

四、强化防汛抗旱能力建设

12.全面开展应急能力标准化建设。各乡镇、村(社区)按时间要求完成基层防汛抗旱应急能力建设内容,开展乡级自评并报送达标建设情况自评报告。(责任单位:各乡镇防指,6月底前完成)结合乡镇完成情况开展实地复评验收,确保全区按时完成建设任务。(责任单位:区防办,8月底前完成)

13.广泛开展防灾知识宣传教育。通过报纸报刊、应急广播、新媒体、短视频平台等不同途径不同角度,结合各类防灾减灾日和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等工作节点和契机,宣传防灾减灾救灾知识,提升社会公众风险防范意识。组织发放山洪和地质灾害防御明白卡,建设风险宣传栏,用群众看的明白的方式让群众知晓洪涝风险点、预警信号、转移路线和安置地点。(责任单位:区防办、区委宣传部、区自然资源局、区水利局、区气象局,各乡镇街防指)

五、全力防范应对水旱灾害

14.完善会商研判工作机制。针对省、市、区各级有关预警信息,组织防指有关成员单位开展会商研判,分析研判强降雨、台风等灾害影响区域,督促提醒影响区域内乡镇街和有关部门提前落实防范应对措施。落实临灾预警“叫应”机制,精准“叫应”暴雨影响区基层党政领导及防汛责任人,区防指有关成员单位及乡镇街根据预案及时启动应急响应,做好各项防范应对工作。汛期,根据防汛抗旱形势,组织相关单位深入一线监督指导防汛抢险、抗旱减灾等应对工作。严格落实汛期24小时值班值守和领导带班制度,必要时段加强值班,做好预警、灾情等信息的上传下达,及时、有效传递信息。(责任单位:区防办、区防指有关成员单位,各乡镇街防指)

15.迅速处置突发险情灾情。密切关注雨情水情,加强重点部位和薄弱环节防守,充分发挥专业抢险队伍作用,针对可能出现的险情、灾情,立足抢早抢小,迅速调动抢险力量开展抢险救援,及时转移安置受威胁群众,确保人员安全和工程安全。(责任单位:区防办、区防指有关成员单位、各乡镇街防指)

16.加强灾后恢复重建和总结反思。灾害发生后,针对水毁重要设施和群众住房要及时开展恢复重建工作(责任单位:区防指有关成员单位)。全面分析汛情、灾情及防汛各项措施,评估灾害影响及防洪减灾效益,总结经验,分析不足,针对性补足漏洞,形成防汛抗旱总结和灾情评估报告。(责任单位:区防办、区防指有关成员单位,各乡镇街防指)

 

 

 


六安市金安区抗震救灾指挥部2024年工作要点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贯彻落实省抗震救灾指挥部和区委、区政府关于防震减灾救灾决策部署,立足“防大震、抢大险、救大灾”,扎实做好防震减灾救灾各项工作,坚决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一、把工作责任落实放在首要位置

1.加强协同配合。召开区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暨抗震救灾指挥部全体成员会议,传达贯彻国家和省、市有关会议精神,通报2023年地震趋势预报意见,部署全年防震减灾救灾工作。召开有关专题会议,强化联络会商和指挥协同机制建设。(牵头部门:区地震局、区应急局;协同部门:区防组,区震指成员单位,12月底前完成)

2.明确灾害防范应对要求。按照省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和省防震减灾领导组办公室部署,结合我区地震灾害风险,提出加强2024年全省地震灾害防范应对工作要求。(牵头部门:区应急局、区地震局;协同部门:区震指、区防组成员单位,3月底前完成)

3.提高督导检查实效。以乡镇街落实区委区政府防震减灾救灾工作部署和地震灾害防范应对准备工作情况为重点开展工作督导,指导督促重点地区落实地震灾害防范应对准备工作要求。协调支持成员单位分级分行业加强日常监管,督促落实抗震设防、避险减灾有关措施和标准。(牵头部门:区地震局、区应急局;协同部门:区震指成员单位、各乡镇街,12月底前完成)

二、把灾害风险防范作为重中之重

4.落实地震趋势会商机制。按机制开展年中、年终地震趋势会商,分析研判全区形势。及时对区内和区外邻近地区有感地震开展会商研判。(牵头部门:区地震局;协同部门:区防组成员单位,各乡镇街,12月底前完成)

5.强化地震监测预警。加强辖区内地震监测设备维护,做好地震观测资料跟踪分析、异常现场核实和宏观异常调查核实,加强有感地震震情跟踪。(牵头部门:区地震局;协同部门:区震指成员单位、各乡镇街,持续推进)

6.抓实源头风险防控。加强新建工程抗震设计审查,严格超限高层建筑工程进行抗震设防专项审批,大力推广使用《六安市农村自建房设计图册》,提升农民新建房抗震性能,把好工程设计“源头关”。依托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成果,开展全区房屋设施抗震设防能力调查。(牵头部门:区住建局;协同部门:区震指成员单位、各乡镇街,持续推进)

7.推行地震安全性评价。落实《安徽省重大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项目范围清单》要求,对重大建设工程、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等应评尽评,切实做好安评项目监管等工作。(牵头部门:区地震局;协同部门:区震指成员单位、各乡镇街,持续推进)

8.创新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方式。加强融媒体科普宣传,做好抖音直播宣传活动,用好应急广播,增强公众防震减灾意识,提高紧急避险、自救互救技能。(牵头部门:区地震局、区应急局;协同部门:区震指成员单位、各乡镇街,持续推进)

三、把应急救援能力提升纳入实训内容

9.充实完善应急预案体系。突出大震巨灾初期可能面临的“断路、断网、断电”等极端情况,编制有关专项方案,明确抢修保通、交通、电力、通讯等重点问题的解决措施。(牵头部门:区交通运输局、国网六安城郊供电公司;协同部门:区震指成员单位,持续推进)

10.突出应急队伍培训和装备配置。积极选派地震救援骨干力量参加国家和省级组织的专业培训,依托国债项目,加强地震救援队伍“高精尖”装备配备,提升地震救援实战能力。(牵头部门:区应急局;协同部门:区震指成员单位:各乡镇街,持续推进)

11.组织开展地震应急演练。结合我区实际组织开展地震桌面推演,预设突发情况和复杂场景,突出现场指挥部构建、启动预案、抢修保通等重点内容和环节。强化演练评估,完善工作机制,提升协同能力。(牵头部门:区应急局;协同部门:区震指成员单位,各乡镇街,3月底前完成)

四、把地震应急准备摆上重要日程

12.第一时间处置地震灾害。发生2.5级及以上地震后,迅速做好信息报送、会商研判等工作。区震指有关成员单位组成工作组,第一时间赶赴灾害现场核实灾情,指导属地政府开展应对处置。发生3.5级以上地震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开展灾害快速预评估,确定灾情重点区域,快速生成应急救援队伍、物资装备需求和预需安置群众数量等信息,迅速组织开展抢险救灾。加强地震舆情引导,回应社会和公众关切,稳定社会秩序。(牵头部门:区应急局、区地震局;协同部门:区震指成员单位,各乡镇街,持续推进)

13.提高救灾物资保障水平。突出大震巨灾救灾物资峰值需求,完善生产能力储备、协议储备和家庭储备相结合的多元储备模式。(牵头部门:区发改委、区应急局:协同部门:区震指成员单位、各乡镇街,持续推进)

14.推进应急避难场所建设与利用。因地制宜规划建设应急避难场所,按照避难需求进行升级改造,规范场所日常运维管理,按规定储备应急物资,灾后及时启用。(牵头部门:区应急局;协同部门:区震指成员单位,各乡镇街,持续推进)

 

 


六安市金安区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

2024年工作要点

 

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新形势下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的意见》和《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森林防灭火工作的实施意见》,坚持以压实责任、夯实基层基础、补齐短板弱项、提升综合能力为重点,着力在建章立制、系统治理上守正创新,坚决遏制较大及以上森林火灾和人员伤亡事故,最大限度减轻灾害损失,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国家生态安全。

一、强化源头治理,筑牢森林防灭火安全屏障

(一)推动责任落实。加强同气象部门深度合作,结合天气状况视情组织区应急局、区林业中心、区气象局等单位开展森林火险形势会商,及时组织开展高火险天气专项督查和暗查暗访,做好森林防火工作提醒提示,督促各地森林防灭火责任和措施的落实。(责任单位:区林业中心、区应急局、区气象局,持续推进)

(二)严格火源管控。及时发布禁火令,常态化开展野外火源治理和打击违法森林用火专项行动。严格落实进山入林“扫码”制度、野外用火审批制度,严格落实防火检查、日常巡护等常态化管控手段,倡导绿色祭祀、文明祭祀,有效减少人为火灾发生。建立林区周边乡镇、国有林场秸秆禁烧和森林防灭火联防联控机制。(责任单位:区林业中心、区应急局;协同单位:区森防指有关成员单位,各乡镇街,持续推进)

(三)夯实基层治理。认真贯彻《全国森林防火网格化管理试点省建设实施方案》,全面落实区域定格、网格定人、人员定责、编制防灭火指挥一张图等重点任务,推动工作重心下沉至村组,培育森林防灭火工作示范乡镇,通过组织观摩学习等方式提升全区基层森林防灭火工作整体水平,筑牢夯实一线工作基础。(责任单位:区林业中心、区应急局:协同单位:区森防指有关成员单位,各乡镇街,持续推进)

(四)开展隐患排查。突出旅游景区等重要区域和油气长输管网、输配电、油库等重要目标,建立隐患台账和责任清单,实行销号整治。组织发改、交通、农业农村、文旅、林业等部门协调开展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推动将森林火险纳入安全生产举报奖励体系,鼓励群众举报违法违规行为。(责任单位:区森防办、区发改委、区交通局、区农业农村局、区文旅局、区应急局、区林业中心、国网六安城郊供电公司等,持续推进)

(五)强化宣传教育。3月和10月常态化开展“森林防火宣传月”活动。教育部门要将森林防灭火纳入学校安全教育,林区学校要纳入开学第一课内容。民政部门要结合殡葬改革,引导群众移风易俗,落实文明祭扫;文化旅游部门要负责督导旅游景区开展防灭火教育宣传;农业农村部门要指导村(居)民委员会加强防灭火宣传。森林防灭火指挥部其他成员单位和相关部门要积极作为,协调开展防灭火宣传教育。要通过电视广播、微信微博等形式多样的宣传手段,开展森林防灭火公益宣传和重要时段的安全提示,用好“案例教育法”,发挥森林火灾典型案例的警示作用,推动森林防火进林区、进社区、进校园、进村庄、进农户,着力提高全民防火意识。(责任单位:区委宣传部、区融媒体中心、区教育局、区民政局、区文旅局、区林业中心、区应急局、区公安分局,各乡镇街,持续推进)

二、强化力量建设,提升森林防灭火应急能力

(六)推动森林消防队伍标准化建设。结合省森防指制定的专业、半专业森林消防队伍建设地方标准,利用国债项目大力提升装备能力契机,明确队伍体能训练、人装结合、战法运用、力量合成等训练要求和操作规程,着力提升队伍现代化、专业化、标准化水平,稳步提升实战能力。(责任单位:区应急局、区林业中心,协同单位:区森防指有关成员单位,各乡镇街,持续推进)

(七)全力提升森林防火应急处置能力。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值守,确保火情早发现早处置。备足各类处置力量在防火关键期,推动实行扑救力量、装备物资和组织指挥“三靠前”。及时组织修订应急预案,各森林火灾高风险乡镇每年至少开展1次应急演练。编制森林火灾应对处置工作手册。进一步规范信息报送、队伍调配、力量编成、决策指挥、综合保障等工作流程,为区指挥机构特别是行政首长现场指挥决策提供有力支持,解决信息报告要素不完整、现场指挥不专业、队伍协同不紧密、通信后勤保障不到位等突出问题。(责任单位:区应急局、区林业中心协同单位:区森防指有关成员单位,各乡镇街,持续推进)

三、强化基础体系,提高森林防灭火工作质效

(八)健全森林火险监测预警体系。按照省森防办统一部署,推动国家森林防灭火信息共享平台应用,积极配合国债项目对接入网并分级接入区指挥调度系统,初步形成“空天地”监测预警体系。继续完善区、乡和专业队伍预警叫应机制,对四级及以上高火险预警和卫星遥感热点实行1小时叫应反馈机制,着力提升应急响应能力。(责任单位:区应急局;协同单位:区森防指有关成员单位,各乡镇街,12月底前)

(九)推进项目申报和建设。坚持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全力做好2024年中央生态修复预算资金项目申报,以营区和训练场所设施建设为重点编制项目申报方案。加快推进森林火灾高风险区综合治理工程项目实施进度,进一步完善高风险区域森林火灾预警监测系统、林火阻隔系统等火灾防控基础设施建设,并尽快竣工投入使用,严格森林防火项目建设管理,充分发挥中央财政资金效益。(责任单位:区发改委、区应急局、区林业中心,各乡镇街,持续推进)

四、强化机制创新,增强森林防灭火工作合力

(十)建立应急联动机制。以平安守望联盟建设为抓手,努力争取壮大区森林火灾扑救队伍,在乡镇建立综合应急救援队伍。通过探索“以赛促训、以赛促建”机制,提升各级应急能力。(责任单位:区公安分局、区应急局、区林业中心、区消防救援支队,各乡镇街,持续推进)

(十一)建立违规野外用火及森林火灾案件协同调查处置工作机制。公安、林业、应急等单位加强森林火灾案件办理情况的沟通与协作,加强行刑衔接,形成打击合力。确保违法案件处置精准、高效,每一起火案的起火原因、肇事者、处理结果等信息报送及时、准确、一致。(责任单位:区公安分局、区林业中心、区应急局,各乡镇街,持续推进)

 


文件下载
政策咨询

如果您对该政策文件有疑问,可以拨打标题上方的电话咨询相关部门。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