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让自家孩子“蹿个儿”,似乎成了每家每户不约而同的使命。不过,撇开基因,孩子长高最受哪些因素影响?父母让孩子作出的后天努力是否科学有效?国内家长们对孩子身高管理这件事,是否真的清楚呢?

5月29日,生命时报联合进口钙品牌迪巧正式发布《2023身高现状报告》(下称《报告》),报告从身高现状洞察、身高认知及营养补充、生活习惯对身高的影响这几部分内容入手进行解读,旨在帮助国内家长建立科学的身高管理认知,也为助力中国儿童健康成长发育提供科学指南。
是小指标也是“大量尺”
中国成人平均身高居世界前列
过去20年,中国人整体平均身高处于什么水平?这项调查结果格外瞩目。
《报告》显示,中国成年人的平均身高在近20年来取得显著增长,其中男性从166.7cm增至173.8cm,女性从155.1cm增至161.0cm。国际医学期刊《柳叶刀》在2020年的一项研究中也曾指出,1985-2019这35年里,中国男性身高增幅世界第一,中国女性增幅世界第三【1】。
随着社会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内医疗条件以及国人的饮食结构、营养补充都得到了极大改善,中国人身高增长的背后,实实在在彰显着国家的关心和行动。
因此,下一代的茁壮成长,更凝聚着众多关注的目光。为呵护国家的未来,近年来政府连续出台《“健康中国战略2030”规划纲要》、《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年)》、《健康儿童行动提升计划(2021-2025年)等多个重要文件,呼吁全社会重视青少年儿童健康发展,为少年儿童成长成才、向阳生长提供了新时代的沃土。家长们也把孩子长高这件事,当成是头等大事,更对孩子的理想身高值提出了要求。2012年,中国疾控中心妇幼保健中心曾针对“家长对学龄前儿童身高认知”问题做过专门调研:通过对国内9座城市的56家幼儿园家长的调查发现,有85.46%的男孩家长都希望孩子的身高超过175cm,有64.82%的家长希望女儿能够长到165cm以上【2】。由此看来,中国家长对孩子身高的确有着不小的执念。但对孩子长高这件事,中国家长的关注度和认知度到底处于什么水平?家长们交出的身高管理答卷又可以打几分呢?
中国孩子长个儿这件事
家长普遍存在“高关注、低认知”现象
围绕“生活习惯”、“营养补充习惯”以及“长高认知”三大内容方向,《报告》专门针对包括中国、荷兰、丹麦、德国、美国等12个目标国家的青少年儿童,进行了调研。

据《报告》显示,中国家长对于孩子身高非常关注的比例位居前2,整体关注度高达78%。与此同时,尽管中国家长在钙营养补充方面更为注重,但仍然存在如下几个认知不足的表现:

第一,近67%的儿童日均奶制品摄入量在250ml以下,整体少于欧美身高优势国家。根据中国营养学会发布的《中国学龄儿童膳食指南(2022)》,学龄儿童应每天至少摄入300ml液态奶或相当量的奶制品【3】。毕竟,喝牛奶是最快速、最简单的补钙方法,钙是骨骼生长、身高发育的重要营养物质之一,只有摄入足够的量,才能让骨头长得更结实,身体更强壮。

人在睡眠时,生长激素的分泌量是清醒时的3倍【4】。而从生物钟的角度来讲,生长激素分泌最高的两个峰值一般是在晚上11点-凌晨1点以及清晨的5点-7点。这就意味着,晚于10点入睡的孩子,难以在11点进入深度睡眠状态,从而错过生长激素分泌的高峰期,身高增长也会受到影响。

第三,超60%的青少年每周运动时长不足5小时,低于世卫组织对青少年儿童日均运动时长60分钟的建议【5】。大量研究证实,有运动习惯的孩子的身高比不运动的孩子,普遍要高2-3厘米【6】。合理的运动锻炼,能促进生长激素的分泌,同时也会对骨骼产生刺激,促进其微结构的重建,加速骨骼生长。从这些数据不难看出,中国家长们对孩子长高这件事,在概念上的关注或许远高于对儿童身高科学认知的掌握。换句话说,家长们对身高管理存在一种“高关注、低认知”的现象。不仅如此,有些个别家长甚至过于关注一些长高偏方,反而关心则乱,徒增焦虑。家长们真正该用力的方向,还是要回归科学。不少研究均指出,儿童的身高生长受遗传、营养、疾病、地域、睡眠、运动、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7】。家庭是影响儿童身高生长的重要环境因素,在正确判断儿童的身高生长状态的情况下,家长可从营养、睡眠、运动等多方面采取适当的干预行动。帮助家长掌握更加科学的身高管理理念、助力中国儿童获得更加全面健康的成长,是全社会不懈努力的方向,也离不开国内健康行业的长久陪伴。《报告》联合发布方进口钙品牌迪巧,便始终关注中国儿童健康成长,已连续7年在国内开展“中国儿童身高促进计划”系列公益活动,并通过多渠道专家科普,为中国家长提供专业、科学、有效的身高管理知识,截至目前已帮助全国约160万儿童进行身高咨询、身高管理体验活动。拥有科学认知,便抓住了帮助孩子科学长高的第一步,而要取得效果,还需要全家人共同努力,将认知力转化为行动力,为孩子订制一个科学合理的身高管理方案。《生命时报》联合迪巧,专门邀请儿童身高管理专家蒋竞雄教授、《孩子身高管理》作者任钢博士、北京三甲医院膳食营养科副主任医师李时莲、北京三甲医院临床营养科医师蔡秉洋等专家,对《报告》进行解读并提出了迪巧科学管理身高方法。下面就带家长们一起来学习下。人的一生,身高有三个“黄金生长期”:儿童期、学龄期、青春期。一般来讲,女性在骨龄为13岁时,身高已达最终身高的95%;男性在骨龄为15岁时,达到最终身高的95%【8】。因此,父母要尽量抓住这三个阶段,从营养、运动、睡眠多方面发力,帮助孩子养生健康的生活习惯,充分挖掘孩子生长潜能。骨骼的生长发育离不开钙、磷、锌等矿物质,尤其要保障蛋白质(动物蛋白)、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的摄入量。建议一岁以上的宝宝,每天要喝奶500毫升,每天吃1个鸡蛋、1两肉类食品,适当补充钙剂【9】。运动有助于促进骨骼、肌肉、关节和韧带的发育,青春期前进行规律性的运动锻炼,对身高增长的促进作用尤为明显。3-5岁的孩子,全天有很多活动的机会,建议每天户外活动至少60分钟。6-17岁的孩子,每天应该至少进行60分钟的中等强度到高强度的体育锻炼,主要是有氧运动,如慢跑、自行车、健身操等。晚上深睡眠时,是生长激素分泌的高峰期。一方面,在睡眠时长上,中学生每天要睡8小时,小学生睡9小时,幼儿园小朋友睡10个小时,婴儿时期一般睡眠时间要达到16~18小时。另一方面,在入睡时间上,孩子要养成早睡的习惯,维持睡眠时长,尽量保证在10点前入睡。家长要帮助培养孩子良好的睡眠习惯,帮助其准时入睡,如:睡前2小时不进食;穿轻薄吸汗的纯棉睡衣入睡;睡前让孩子远离电子产品;让孩子养成规律的作息习惯。成栋梁之才,先要茁壮成长,为孩子做好身高管理是每个父母的必修课,和迪巧一起行动起来,科学管理巧成长!当然,家长们也要注意,在拒绝盲目增高、培养科学认知的同时,更要关注孩子们思想的“长高”。
延伸阅读:人的身高为什么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发现一些上了年纪的人似乎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矮。这通常是由于脊椎的椎间盘间隙变窄引起的,但也有其他原因。
我们的身高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吗?
不幸的是,这个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老年人到了一定年龄时会逐渐“老缩”,尤其是身高,年龄越大身高越矮。这种身高的下降在男性和女性身上都可以观察到,而且普遍存在于世界各地的人群中。衰老是普遍的,我们的身高逐渐下降也是如此。
人们通常在30岁左右(有时甚至是40岁)开始变矮。在这个年龄之后,每过十年,人类的身高就会降低1厘米。因此,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身高最终可能会减少2.5到7.5厘米。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身高下降的速度也会加快。

男性和女性身高下降的差异
男性和女性身高下降的方式不同。与同龄男性相比,女性身高降低得更多。不仅如此,女性的身高下降的速度也快于男性。此外,女性在绝经后身高下降得会更快。
从30岁到70岁,男性的身高累计下降幅度平均为3厘米,而同样年龄范围的女性是5厘米。如果是30岁到80岁,男性的身高平均下降幅度为5厘米,女性则为8厘米。
一项研究得出的结论是,无论从横向还是纵向分析来看,男性和女性的身高都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在横向研究中,性别导致的身高差异并不明显;但纵向研究表明,与男性相比,女性随着年龄增长,身高下降的速度会更快。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男性来说,身高下降的速度取决于他们的初始身高。这意味着个子较高的人身高下降得更快。然而,研究发现,这一情况并不适用于女性。

椎骨的示意图,图中蓝色的胶状物质为椎间盘椎骨的示意图,图中蓝色的胶状物质为椎间盘
身高下降的原因
腿骨、脊柱和头骨的长度决定了一个人的身高。这些骨骼通常在青春期结束时达到最大长度,此后身高就不再增加。在我们的“成人阶段”,腿骨和头骨的长度基本保持不变,但脊椎骨往往决定了身高降低的程度。
我们的脊椎由25块骨头组成,这些骨头称为椎骨,包括7块颈椎,12块胸椎、5块腰椎和1块骶尾椎。这些椎骨上下连接,从我们脖子后面一直延伸到腰部。每个椎骨之间有一个胶状的纤维软骨板,称为椎间盘。这些椎间盘在我们保持姿势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像垫子一样,起到缓冲作用,并使背部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椎间盘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薄
身高随着年龄增长而下降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随着年龄的增长,胶状液体逐渐减少,导致椎间盘变薄。当这种情况发生时,椎骨就会靠得更近,导致人的身高下降。此外,由于体液的流失,背部也会变得越来越僵硬。椎骨也可能会失去一些矿物质,使它们变得更薄、更小。相比之下,四肢的长骨尽管也会失去矿物质,但它们的长度不会改变。
(2)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双脚的韧带开始退化。这使我们的脚逐渐变平,进而导致身高可能会稍微降低。不过,这种变化不如由椎间盘引起的变化那么明显。
(3)随着年龄的增长,肌肉组织会逐渐萎缩或丧失,身体失去大量的肌肉。这种情况在学术上称为肌肉减少症(sarcopenia),是与年龄有关的肌肉退化性损失。由于肌肉纤维收缩和替换的速度较慢,而且这种肌肉流失在躯干部位最为普遍,使得我们看起来更矮。
有什么办法可以阻止身高的下降吗?
没有什么能真正阻止这种身高下降的过程,但我们可以使其速度减缓。一些习惯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可以使身高少降低3到5厘米。以下就是我们需要注意的两个方面:
(1)锻炼:到目前为止,这是预防骨骼和肌肉出现问题的最好方法,可以间接影响你的身高。因此,我们应该鼓励适量的轻度运动。
(2)良好的饮食:富含钙和维生素D的饮食有助于维持骨骼健壮,并补偿椎骨流失的矿物质。同时,应该避免吸烟和过量饮用酒精或咖啡因。
随着年龄的增长,身高略微下降是不可避免的。我们不能阻止这一过程,但可以通过适当的饮食和有规律的锻炼,同时避免酒精、烟草和咖啡因等方式,减缓身高下降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