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报警知识,你知道多少?
2018年1月10日是第32个全国“110宣传日”,当天六安市公安局在城区万达广场举办了“110,守护新时代美好生活”主题宣传活动。
那么什么时候拨打“110”?拨打“110”时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接下来就让小编给你科普一下吧
“110” 受理哪些情况?
(一)报警
1. 刑事案件;
2. 治安案(事)件;
3. 危及人身、财产安全或者社会治安秩序的群体性事件;
4. 自然灾害、治安灾害事故;
5. 其他需要公安机关处置的与违法犯罪有关的报警。
(二)求助
1. 发生溺水、坠楼、自杀等状况,需要公安机关紧急救助的;
2. 老人、儿童以及智障人员、精神疾病患者等人员走失,需要公安机关在一定范围内帮助查找的;
3. 公众遇到危难,处于孤立无援状况,需要立即救助的;
4. 涉及水、电、气、热等公共设施出现险情,威胁公共安全、人身或者财产安全和工作、学习、生活秩序,需要公安机关先期紧急处置的;
5. 需要公安机关处理的其他紧急求助事项。
(三)投诉
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正在发生的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公安机关督察条例》等法律、法规和人民警察各项纪律规定,违法行使职权,不履行法定职责,不遵守各项执法、服务、组织、管理制度和职业道德的各种行为。
拨打“110” 报警电话时
1. 注意110接警员提示的要点,按接警员的提示回答问题,讲明所报警情发生的地点、时间、目前状况、报警事由和联系方式
2. 尽量克服焦躁的情绪,语言简练,吐字清楚
3. 如实反映事件的实际情况,不夸大,不歪曲
4. 拨打110后,请保持通信畅通,以便公安民警随时与报警人联系
5. 如无特殊情况,报警人在报警后应当在报警地等候,注意观察民警的到来,在民警到来后主动联系
6. 报警人应积极协助警方开展调查工作
若事发紧急,请尽量保持镇静,尤其要把事情发生的具体地点讲清楚,也可以提供现场附近的明显标志物,如建筑物、有字号的商店或其他标志牌。
几类报警小常识
1. 入室盗窃
保护好现场,不要触摸、翻动任何物品,待民警进行现场勘查、固定证据;
尽量看清嫌疑人的人数、特征、逃跑方式、方向,并在报警时提供。
2. 抢劫抢夺
尽量保持冷静,迅速判明与作案人的力量对比,不作无谓的牺牲;
要努力看清作案人数、相貌、特征,逃跑方向及驾乘车型、牌照、颜色等。
3. 汽车被盗
报警时要讲清案发时间、地点以及被盗汽车的车型、颜色、牌照等信息;
尽量看清嫌疑人的人数、特征(体貌特征、衣着特征)、逃跑方向,并在报警时提供。
4. 交通事故
如有人员受伤较重,首先要拨打120,再拨打110报警;
如肇事车辆逃逸的,要尽量看清肇事车辆的特征(车型、牌照、颜色)及逃跑方向;
报警时尽量准确说出事故发生地道路名、路段公里数或标志性建筑物、现场基本情况、车辆有无起火、有无危险品、有无人员被困等;
5. 人口走失
报警时要讲清事发时间、地点及走失人口的基本信息(是否为老人、儿童、智障人员、精神疾病患者等)、体貌、衣着特征等。
注意:“110”电话不能随意拨打
110是一种有限的社会公共资源,需要珍惜。非公安部门管辖或超出110报警平台受理范围的事项,请勿拨打110,可直接与有关部门联系。
任性拨打要负责的噢
如何处置报假警、骚扰民警?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二十三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扰乱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秩序,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医疗、教学、科研不能正常进行,尚未造成严重损失的
第二十五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
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可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
“110”是日常生活中重要的公共资源
请务必慎重使用
把资源留给最需要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