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 /202412-00003 信息分类: 年度计划总结
内容分类: 农业、林业、水利,其他 发文日期: 2025-01-02
发布机构: 金安区农业农村局 生成日期: 2025-01-02
来源单位: 金安区农业农村局
生效时间: 废止时间:
称: 【工作总结】2024年金安区农业农村局工作总结
号: 词:

【工作总结】2024年金安区农业农村局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25-01-02 14:48 信息来源:金安区农业农村局 阅读次数: 我要纠错 打印 【字体:  

 

今年以来,区农业农村局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锚定农业强区建设目标,推动中央、及省、市、区有关决策部署落地落实,努力完成全年目标任务。预计全区2024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9亿元、增长5.5%;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480元、增长8.1%。区农业农村局荣获安徽省粮食生产先进集体荣誉称号。现将2024年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4年工作总结

(一)聚焦强基础,全力守住稳产保供底线

坚决落实粮食生产政治责任,在扛牢国之大者上展现新担当。一是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印发《六安市金安区2024年粮食和油料生产目标》等文件,凝聚粮食生产合力,预计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32万亩,粮食总产52.5万吨。新建水稻育秧中心13个、农事(机)服务中心5个,粮食烘干中心2,累计拥有育秧中心73个、农事(机)服务中心22个、烘干中心60个。争取中央资金3253万元,实施粮食领域农业社会化服务32.53万亩,推广三代模式(种子代购、秧苗代育、主体代插),有效解决冬闲田和季节性撂荒地问题,提高种植收益和农业机械化率,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率达90.2%,其中水稻机插秧率达66.32%二是加强耕地保护利用。完成2023年高标准农田9.9万亩建设任务收尾工作,预计新增耕地123.77亩、旱改水1248.866亩、新增粮食产能约414.91万公斤。2024年金安区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共9.11万亩,其中新建3万亩,改造提升5万亩,区级自建(专项审计整改)1.11万亩,目前已进入施工阶段。完成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962个表层样点采样调查,28个剖面样点采样调查,外业验收等工作,完成整体样品制备、内业检测等工作。三是保障重要农产品供给。做好生猪、家禽等重要农产品供应,预计全年生猪存栏27.38万头,生猪出栏50.3万头,增长分别为0.29%1.04%;肉蛋奶总产9.9万吨,增长1.57%。皖西白鹅饲养量达到317万只,肉牛饲养量达到0.53万头。全区池塘养殖面积稳定在8万亩,水产品总产量达到3.15万吨,增长7%,有效保证了市场供给。

(二)聚焦兴产业,全链推进增效提质长线

紧密对接长三角大市场做好土特产文章,着力在加快农业现代化上构筑新优势。一是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出台《2024年金安区特色农业主导产业发展贴息办法》,加大特色产业扶持力度,吸引社会投资发展特色产业。预计2024年全区蔬菜面积35.5万亩、产量76.7万吨,新增设施蔬菜1.9万亩,食用菌产量0.79万吨;全区水果种植面积15.37万亩,其中脆桃种植面积13万亩,年生产量20.92万吨、年产值16亿元,6月中旬成功举办金安脆桃产销对接会暨六安市第十届金安脆桃展评大赛,助推金安脆桃产业发展,金安脆桃远销俄罗斯、蒙古等国家。抓好茶产业发展,申报春茶鲜叶贷”270万元全区发展茶园面积2.71万亩,一产产值1.28亿元。六安黄大茶传承人陈全福被授予首批全国乡村工匠名师称号培训高素质农民700人,为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二是加强农业经营主体培育。今年复审通过市级龙头企业48家,新认定市级龙头企业20家,新认定市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1家。全区累计培育市级以上龙头企业81家(其中国家级2家,省级11家,市级68家),培育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联合体7家。累计培育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43家,预计全年实现规上农产品加工产值34亿元。新认定数字农业工厂1个,全区数字农业工厂达到3个。新增家庭农场263家,全区累计285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累计1341三是推进农业园区建设。积极做好木南园区申创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相关工作,加快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今年新认定省级皖西白鹅现代农业产业园1个,获得300万元补助,省级产业园总数达到3个。城北绿色食品加工产业园已入驻农产品加工企业(项目)9个。投资1.04亿元建设白鹅食品加工园区项目预计年底完工。四是深化农业对口合作。组织企业赴上海参加产销对接活动3次,有6个产品及11家生产主体纳入上海市百县百品消费帮扶名录,组织2家企业入驻皖美农品上海展销中心,推荐13家企业入驻上海鱼米之乡线上销售平台。预计全年对沪农产品销售额15.7亿元,增幅15%五是加大品牌创建力度。今年新增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5个(金安香菇、金安蓝莓、金安小磨麻油、金安麻黄鸡、金安贝贝南瓜),全国绿色食品认证28个,有机农产品10个,全区累计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15个、全国绿色食品认证202、有机农产品20个。

(三)聚焦优环境,全域提升和美乡村标线

坚持点上示范、面上带动、全域推动,着力在乡村风貌上绘就新图景。一是加大的力度。推进20233个精品示范村54个项目建设,已全面开工,建设进度达90%2024年度成功申报4个精品示范村,实施项目44个,投资12717万元,目前全部开工建设圆满完成2023年度17个省级中心村建设任务,我区已建成省级中心村160个,占全区行政村总数的55.6%。高质量完成2024年度16个省级中心村建设方案的编制、批复,有序启动相关建设工作。完成了包括2024年度省级中心村在内的18个小型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完成2024年度100个美丽宜居自然村庄12个升级改造村建设任务。是提升的品质。深入总结近年来我区最美村庄、最美庭院创建评选经验,印发《金安区2024年区级美丽庭院、美丽村庄评选方案》,优化评选标准、操作流程与结果运用,进一步提升创建评选的科学性、公正性与可操作性。完成一季度、二季度区级美丽庭院、美丽村庄评选,评选区级美丽庭院446户,美丽村庄8个,典型示范户29户。三是丰富的内涵。创新建立南北乡镇、村结对共建工作机制,选取5个典型南部山区乡镇同5个北部湾区乡镇开展镇、村结对共建,每月常态化开展交流学习、比拼提升,截至目前发现并整改提升问题800余处,北部结对乡镇人居环境整体提升。印发《金安区2024年农村改厕与长效管护机制建设工作方案》,全年新改造2000户农村厕所,维修提升278户已改厕所。四是加大的力度。积极做好2023年度省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反馈问题整改工作,全面认领省反馈六安市的10个问题,印发《金安区2023年度省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反馈问题整改工作方案》,督促责任部门认真核查,举一反三,真抓实改。统筹做好本年度乡村振兴统筹协调工作,印发任务清单,安排部署全区乡村振兴工作。定期召开区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和农业农村重点工作会议,研究阶段性农业农村重点工作,组织开展金安区乡村振兴擂台赛,在全区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开展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系列宣传教育活动,成功举办2024年中国农民丰收节金安主场活动。

(四)聚焦促民富,全心拉升农民收入高线

强化农村改革成果系统集成运用,着力在强村富民上实现新突破。一是深入推进两改革一发展深化农村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发挥金安区农村集体资产监督管理平台作用,全年累计预警督办问题321次。组织开展2024年度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工作,按照审计村不低于15%的要求,在全区选择45个村集体经济组织完成审计监督,审计发现问题247个,已全部整改完毕。大力促进集体经济发展,指导村集体经济组织规范运行,印发《金安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规范运行三年提升行动(20242026年)实施方案》(金农工办〔202414号)等文件,推动实施村集体组织治理、资产监管、财务管理提升行动探索开展组级集体资金纳入村委会统一管理,健全完善组级集体资金监督管理制度二是全力推进农村集体三资专项整治。印发《金安区村居集体资产处置项目化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金农〔202425号)等文件,重点排查集体资产管理、租赁合同、财务管理等方面问题隐患,截至目前,共排查发现问题345个,整改342个,正在整改3移交问题线索1三是完成土地二轮延包试点工作。在木厂镇开始试点工作,木厂镇15个行政村、231个村民组、7634户农户已全部完成摸底调查、延包方案制定与公示、二轮延包合同网签和纸质合同签订工作,延包合同签署完成率100%(其中网签率97.9%),提前完成延包试点工作。四是加强两地使用管理。加强农村宅基地审批管理,年初以来,各乡镇共受理农民建房申请293户,批准279户,未审批14户。强化土地经营权流转事前、事中、事后监管,加强土地用途管控和风险防范,及时组织乡村开展土地流转合同信息备案工作,目前系统录入合同14289份、涉及流转面积44.29万亩。深入推进农村宅基地承包地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全力防范发生重大恶性刑事案件专项攻坚行动,目前共排查出涉宅基地纠纷15个、承包地纠纷18个,均已化解五是抓好增收帮扶。持续巩固脱贫成果,全区现有未消除风险监测对象4861579人,其中2024年新识别186613人,完善“1+2+N”精准帮扶机制,目前共安排帮扶联系人601人,制定帮扶举措3800多条。全年财政衔接资金投入25223万元,共批复项目131个,重点支持白鹅产业、农业服务中心及精品示范村建设,其中中央衔接资金产业占比69.17%,省级衔接资金产业占比67.86%大力实施特色农业产业到户奖补提升工程,今年到户奖补8248户次,奖补金额596.728万元,鼓励脱贫户监测对象自主发展产业扩大产业规模,实现产业增收

(五)聚焦解民忧,全力筑牢农业领域安全防线

严格落实各项安全防范责任和措施,进一步筑牢农业安全生产防线。一是全力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制定《金安区2024年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风险)监测和快检计划》,建立大宗食用农产品监测全覆盖、重点问题品种连续监测工作机制。截至目前,已完成农产品快检7173例,例行(风险)检测1319例,其中监督抽查239例。二是持续抓好农业执法。截至目前共办理一般程序立案33件,结案30件,办结简易程序8件。聚焦农业投入品监管、农产品质量安全、涉农行业监管、农机安全、农村宅基地执法等重点工作,持续重拳出击,出动执法人员约420人次,检查相关主体260余家次,截至目前共计查处8处涉农违法违规行为。强力推进禁捕工作,已开展渔政执法专项行动及联勤执法行动约120余次,出动执法人员约400人次,劝离垂钓人员约900余人次,办结涉渔一般程序案件24件、简易程序8三是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51.93万吨,秸秆综合利用率96.4%。实施农作物专业化统防统治,全区病虫害平均损失率被控制在5%以内,三大粮食作物统防统治覆盖59.18%以上。全区农药、化肥利用率均达42.5%农膜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率均达84%加大对外来入侵生物重点防控,做好清除、监测工作。

二、存在问题

对照农业强区的总目标,我们的工作还存在很大的差距。突出表现为:一是农产品深加工生产不足。金安脆桃、皖西白鹅等优势农产品仍以销售初级农产品为主,缺乏精深加工企业,农业产业加工链条不完备。二是品牌建设仍需加强。目前,全区仍没有地理标志农产品,缺少国家、省级知名农产品品牌,金安脆桃等区域公用品牌在管理和品牌塑造上仍需要加强。三是高标准农田项目后期管护有待完善。受政府资金所限,高标准农田建设管护资金不足,管护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重建轻管现象依然存在。


文件下载
政策咨询

如果您对该政策文件有疑问,可以拨打标题上方的电话咨询相关部门。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