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 /201108-00001 信息分类: 专项规划和区域规划
内容分类: 其他 发文日期: 2011-08-03
发布机构: 金安区交通局 生成日期: 2011-08-03
来源单位: 金安区交通局
生效时间: 废止时间:
称: 六安市金安区“十二五”交通发展规划
号: 词:

六安市金安区“十二五”交通发展规划

发布时间:2011-08-03 19:50 信息来源:金安区交通局 阅读次数: 我要纠错 打印 【字体:  

  

第一章  概述  

第一节  工作背景及依据  ……………………………………  1

第二节  基本区情和交通运输发展概况  ……………………  3

第三节  “十一五”计划执行情况  …………………………  4

第四节  “十一五”期间交通建设投资完成情况  …………  5

第五节  “十一五”期间交通发展总结  ……………………  6

第二章  “十二五”期间交通发展面临的形势

第一节  社会经济及交通运输发展概况  ……………………  8

第二节  交通运输需求分析预测  …………………………… 11

第三章  “十二五”规划的建设目标和重点

第一节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预期目标和重点  ……… 13

第二节  交通运输主要预期目标和重点  …………………… 16

第四章  “十二五”时期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第一节  公路建设  …………………………………………… 21

第二节  农村客货站场建设  ………………………………… 22

第五章 政策建议和相关措施  ……………………………… 23

第六章 2020年规划的初步设想  …………………………  24

 

 

 

 

 

 

第一章      

第一节    工作背景及依据

 

  一、规划工作的背景

    为进一步改我区农村公路发展相对滞后的动局,加快公路运输基础设施的建设步伐,提高公路运输总体效益,促进公路运输市场健康、有序、稳定发展,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大、十中全会精神,加快实现建设小康社会,切实解决农民乘车难、出行难的问题,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据省、市交通主管部门关于加快建设和发展农村公路,推动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养护、运输的一体化发展,促进农村公路全面协调的持续发展等有关精神,结合我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我区“十”交通公路发展规划。

  二、规划的总体目标、指导思想和原则

    1、总体目标:根据金安区的发展总体目标及公路运输站场现状,计划用5年时间,建设完善金安区的客货运站场,逐步建成站场布局合理、设施齐全、功能完善、管理科学、服务优质、信息灵敏的农村公路客货运站场系统,加快城乡物流发展、促进商贸流通。道路方面:以提高县乡公路等级为中心,全面提高乡村公路的通达深度,兼顾旅游特色,进一步优化公路网络结构,最终实现乡村公路黑色化(水泥化)、网络化、循环化、绿色化,形成一个功能齐全,方便快捷,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四通八达的农村公路网,“金安崛起”主战略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服务

    2、指导思想

  “十”规划编制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交通事业提出的新要求和交通新的跨越式发展目标,突出经济发展,交通先行的理念,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大和十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观,以加快农村公路和农村客货运站场等基础设施建设为主题,力求总量突破,等级提升,质量提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加大运输资源的整合,提高运输的组织化、集约化程度,实现城乡运输的“零距离乘换”和“无缝衔接”,加快城乡物流业的快速发展,为人民群众的快捷及全区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有力的交通支持保障。

    3、原则:

   1)坚持从本区农村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出发,与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的宏观经济战略相结合。

   2)与本区扶贫开发,江淮分水岭综合治理,农业产业化生产基地建设,山、水、林、田综合治理,旅游开发,小城镇建设及资源利用等相结合。

   3)坚持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的原则。

   4)坚持以规划为指导,与综合运输、干线公路、城镇体系等发展规划相协调。

   5)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

   6)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注重科技进步,注重交通安全,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7)立足于本区经济发展目标和城镇发展的布局,与相邻县区建设相衔接,妥善处理全局和局部关系。

   8)做好各种调查研究工作,坚持与城镇规划及其他运输方式紧密衔接,坚持统一规划、远近结合、分期实施、逐步完善的原则。

   9)深入研究交通运输市场的特点,坚持为全社会开放服务的原则。

   10)适应国家投资体制改革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坚持多渠道筹资、多元化建设、多种形式经营的原则。

  三、主要编制依据及参考文献

    1、《农村公路发展规划编制大纲》,交通部2000年12月。

    2、《六安公路运输枢纽总体布局规划》,六安市交通局,2000年2月。

    3、《六安市金安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规划》,金安区计委。

    4、《六安市金安区2000年-2020年农村公路发展规划》。

    5、《安徽省乡村公路发展规划指导纲要》,省计委。

    6、交通部标准:JT/T200-2004公路汽车客运站级别划分和建设要求。

    7、金安区城镇总体发展规划。

    四、规划区域和规划期限

    本次规划的区域范围为金安区行政区划范围,路线范围为金安区行政区划范围内的村公路;站、场、道班在本区范围内公路沿线及主要乡镇,省县乡村公路交汇点及人口相对集中处。规划期限为2011年至2015年。

 

第二节    基本区情和交通运输发展概况

 

  一、基本区情

    全区总面积1654平方公里,辖17个乡镇,5个街道办事处,299个行政村,总人口86.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5万人。小集镇27个,其中建制镇11个。全区通车总里程1862.884公里,其中国省道及重要县道124公里,县道321.285公里,乡道308.324公里,村道1109.275公里。

    金安区属典型的农业大区。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工业、乡镇企业及其它产业规模逐步加大,基本形成了布局合理的国民经济结构体系。从总体上看,本区主导产业仍然是农业,主要产品仍然以粮、棉、油综合加工业为主;工业正在蓬勃发展,以轻纺、机械制造等为发展方向,以开发旅游、综合服务为拓展空间。

  二、交通运输发展概况

    金安区交通运输已形成了以公路为主、铁路为辅的新格局。全区现已形成了以国省道干线为骨架,县乡公路为连结,村级公路为网络的结构完整的公路网。

    全区拥有公路总里程1862.884公里,公路网密度112.63公里/平方公里。公路交通基础设施的快速发展为公路运输市场的繁荣奠定了基础。截止2008年底,全区共有各类客运车辆近665辆,货车近8858辆,全年共完成公路运输客运量211万人次,旅客周转量11596万人公里,货运量325万吨,货物周转量23655万吨公里。

 

第三节    “十”计划执行情况

        

    “十”期间,全区交通系统广大干部职工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统筹规划、分级负责、因地制宜、协调发展”的方针,坚持重点与一般兼顾,基础建设与运输发展并重的原则,强力推进基础建设,行业管理日臻完善,交通瓶颈制约状况得到进一步改善,交通对全区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日渐凸现,为实现“加快发展,富民强区”,全面建设小康金安的宏伟目标,起到了强大的支撑作用。

  一、“十”农村公路建设完成情况

    “十”期间,全区共完成县乡村公路新改建项目796km。其中,县道69km,乡道村道850km,占原计划的54.96%,尚有45.04%的计划任务未能完成。主要表现在:

    1、县道。原计划改建县道147km,实际完成69km,占计划46.94%;

    2、乡道。原计划改建乡道1452.8km,实际完成850km,占计划58.51%;

    3、原计划新建公路6条计72km,因资金问题,仅完成一条13km,占计划18.05%,其余未开工

    未能完成原计划的主要原因有:

    1、地方投入资金严重缺乏。农村公路建设资金主要来源于地方自筹,而由于农村实行税费改革,地方财政收入有限,加之我区历年财政累欠较多,实为吃饭财政,无力挤出经费用于公路基础设施建设。地方投入资金大多以征用土地、拆迁房屋、青苗补偿等形式体现,直接资金投入较少。

    2、投资形式单一。我区公路建设资金主要来源于从上级争取补助这种途径,融资渠道单一,投资形式单一,不能形成大规模建设的热潮

  二、“十”交通运输完成情况

    交通运输紧紧围绕两个主体(行业管理和企业改革),实行两个转变(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提高两个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运输生产力保持快速增长。预计到“十”末,全区班线营运客车达到760余辆,营运货车近9185辆。运力结构得到优化,客运车辆形成“大、中、小配套,高、中、低齐全”的格局。货运车辆形成特种运输车辆、化学危险品运输车辆和大吨位运输车辆的合理配置。运输增长,带来了道路客货运输量的迅猛增长。预计到2010年末,将完成年客运量290万人,旅客周转量15215万人公里,货运量450万吨,货物周转量29750万吨公里。

    客货运输市场健康发展。通过实行“先批线路,后购车”制度,合理运力调控,保持运输需求的基本平衡。目前,全区共有客运班线103条,其中“跨省跨区”班线15条。货运方面,倡导实行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积极开展快运和货运网络化,全面发展道路货运。

    维修市场不断规范。全区共有一类维修企业4家,二类维修企业11家,三类维修经营业户144家,初步形成了以一类企业为骨干,二类企业为基础,三类业户为补充的合理结构。各类汽车特约维修站发展迅猛,带动全行业从硬件设施到企业管理等各个方面朝着高技术含量和现代化管理方向发展,机动车维修业的专业化程度和技术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

  三、“十”期间渡口渡船建设情况

    我区境内现有渡口32道,渡船41艘,分布在木厂、马头、淠东、翁墩、三十铺、双河、望城等7个乡镇、街道。到目前为止,已更新改造渡船20艘。

第四节 “十”期间交通建设投资完成情况

 

    “十”期间,全区农村公路建设计划完成投资42526万元,预计至“十”末完成公路建设投资39756万元,占计划的93.49%。站场建设方面,筹资近500万元,新建和改扩建16个汽车客运站场。到“十”末,全区投入渡口改造、渡口改桥资金共达1750万元

      建设所需资金来源渠道主要有:

      1、国债资金;

      2、中央、省、市交通及相关部门的专项补助资金;

      3、地方财政投入及以工代赈资金;

      4、自筹及其他渠道。

第五节 “十”期间交通发展总结

 

  一、主要特点

    1、基础建设:“十”期间,我区交通发展的主要特点是县道改建以三级公路为标准逐步实施,乡道以四级公路为标准稳步推进,通村公路“村村通水泥路”工程大力推进。站场建设与渡改造渡改桥工程投入力度加大,营运车辆技术状况得到改观。

    2、筹资渠道:建设资金来源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地方自筹。地方自筹主要以征用土地、青苗补偿、道路路基土方工程、房屋拆迁为表现形式;二是国债资金;三是部补、省补通达资金,以及上级有关部门的配套、补助资金。

    3、建设性质:公路建设主要以改建为主,结合改造。改建公路一般以上升一个标准等级为主,通村公路以提高路面结构,解决广大人民群众交通出行快捷。渡船改造主要是以渡口改桥为主。站场建设主要是根据运输市场管理的需要,为源头管理提供条件。

  二、成功经验

    从我区“十”期间交通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比较成功的经验主要有:

    1、坚持加快发展不动摇,用发展的法解决前进中的困难和问题。坚持从实际出发,抢抓机遇,千方百计加快交通发展步伐,扩大总量,提高质量,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的相互统一。

    2、紧紧依靠地方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大力宣传加快交通建设与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必要性、重要性,调动人民群众参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积极性、创造性,争取地方政府和人民群众的支持与信任。

    3、加强和完善各项制度建设。在公路建设领域严格遵守“四项”制度,建立健全三级质量保证体系,实行工程建设和廉政建设双合同制。严格基建程序,坚持依法修路,规范修路,严把工程审批关、资金关和质量关,确保每个建设项目都能保质保量完成。

    4、不断探索和创新市场经济条件下行业管理的范围、内容、手段和方法,着力净化运输市场秩序,规范经营行为,创造良好的交通发展环境。

    5、积极争取,合理使用。针对我区地方财政薄弱的现状,我们积极向上争取扶持,想方设法筹措资金。近年来,我们紧紧抓住国家实施的“村村通”工程战略,在全区全面实施“村村通”水泥路工程,截至目前,全区共新修通村水泥路680km,完成投资20400万元,极大地改善了广大农民群众的交通出行状况,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强大的交通支撑。

  三、存在问题

    通过“十”期间交通发展的总结来看,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投资渠道单一模式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随着中央涉农政策的不断完善和深入,地方自筹资金更是无法体现。因此,向上争取无疑成为农村公路建设单一的资金来源,这势必会束缚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向前发展。

    2、繁锁的项目审批程序增加了项目投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本身来源渠道较窄,融资困难。来之不易的有限资金往往因为要在项目设计、审批、招投标、社会监理等方面用去很大一笔开支,工程直接费用却亏欠严重,致使项目实施难上加难。

    3、日常养护资金无法筹措。我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已全面开展,根据国家要求,日常养护资金由地方财政承担,但由于区财政困难,无法配套,日常养护资金无法落实,势必给养护工作带来极大困难。

    4、市场运行机制仍不健全。货运市场竞争激烈,但没有形成规模效率和优质优价的良性市场竞争机制。客运市场还没有真正建立起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准入机制和优胜劣汰的退出机制。

5、从业人员队伍整体素质不高,道路运输市场行为亟待规范。甩客、宰客、欺行霸市、非法营运等现象时有发生,行业信誉度较低。

6、农村道路改建任务艰巨,全区乡村道路1452.8km,目前只改建水泥路(沥青路)725km,仍有727.8km没有改建,群众意见较大。

     7、运政体制改革带来的新问题日趋显现,我区现有运政执法人员164人,下一步将面临职能转变、转岗等问题,如何顺利适应改革需求,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非常迫切的重要问题。

 

 

第二章  “十”期间交通发展面临的形势

 

第一节    社会经济及交通运输发展概况

     当前,世界性的金融危机仍然对我国的经济产生负面影响,国家实施的扩大内需的积极财经政策必将继续进行,对交通基础设施的投入必将加大,因此,“十二五”期间,抓住发展机遇,加快农村公路基础设施建设步伐,进一步改善农村交通基础条件,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交通支持,是我区“十二五”的发展重点。

    到目前为止,我区农村公路中县、乡道路等级仍然很低,大部分道路都亟待提高等级,提高通行能力,所以我们面临的任务还重。

    金安区属典型的农业大区。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工业、乡镇企业和旅游产业规模逐步加大,基本形成了布局合理的国民经济结构体系。从总体上看,本区主导产业仍然是农业,主要产品仍然以粮、棉、油等综合加工业为主,工业正在蓬勃发展,以轻纺、手拖、机械制造等为发展方向,以开发旅游、综合服务为拓展空间。

    本区对外交通主要公路为主。全区现已初步形成了以国省道为骨架,县乡公路为连结,村级公路为网络的公路网。公路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的加大,有力推动了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全区现有营运客车近655辆,货车近8858辆,年旅客运输量达211万人,旅客周转量11596万人公里,年货物运输量287万吨,货物周转量23655万吨公里。

    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加强,交通发展的需求也日益增强,这为公路客、货运输在城镇和农村的发展提供了市场需求环境,公路客、货运输事业的从业人员、车辆技术等级等都在不断的壮大和提高。规模运输、集装箱运输、物流业及多式联运也会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而在运输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

 

安区2006-2009年道路旅客运输完成情况

  2-1

 

年  度

客车数(辆)

客运量

(万人)

旅客周转量

(万人公里)

数  量

座位数

2006

414

6656

193

10669

2007

541

8617

203

11203

2008

625

9941

211

11596

2009

671

10535

219

12059

 

 

金安区2006-2009年货物运输情况

  2-2

年  度

货车数(辆)

货运量

(万吨)

货物周转量

(万吨公里)

数  量

吨  位

2006

5514

29208

261

21663

2007

7323

38158

272

22528

2008

8851

46921

287

23655

2009

10475

59613

299

24219

 

 

 

金安区维修企业情况

2-3

 

年度

一类

二类

三类

合计

2006

6

20

89

115

2007

6

22

111

139

2008

6

27

126

159

2009

6

30

150

186

 

 

 

 

 

 

 

 

 

 

 

 

 

 

 

 

 

 

 

 

金安区主要区内客运班线情况

2-4

 

线路

途经地

客车数(辆)

座位数(座)

六安-东桥

三十铺

17

257

六安-范庵

先生店

12

180

六安-马头

   

10

130

六安-毛坦厂

     张店、东河口

45

625

六安-四十铺

 

18

180

六安-孙岗

三十铺、枣树、椿树

49

510

  六安-翁墩

 

14

210

  六安-双河

 

14

116

六安-施桥

 

9

137

六安-闫店

 

29

377

六安-张店

中店

19

142

木厂-东桥

 

20

148

 

第二节    交通运输需求分析预测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城乡经济和基础设施建设速度的进一步加,江淮分水岭综合治理向纵深发展,迫切需要县、乡、村公路网络不断完善和提高等级,这为农村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1、农业结构调整以及农产品的深加工和精加工,必将进一步促进农村的商品流通和人员流动,这就要求我们加大基础建设,发展城乡交通运输事业。

    2、大华山、东石笋、洞天湖、避王岩等作为大别山地质公园的组成部分旅游资源的开发,需要不断完善风景区内的交通基础设施和运输业,以增进景区之间的联络,促进旅游资源的全面开发。

    3、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正如火如荼,对交通基础条件的需求不断加大。

    4、本区小城镇建设步伐不断加快,需要有便捷的公路交通作为连结

    在分析金安区社会经济、公路运输发展趋势、特点以及二者之间相互关系的基础上,通过对社会经济和公路客、货运量历史资料的统计,根据道路运输发展速度要和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要求,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确定“十”末(2015年)公路客、货运量预测值。

 

2010年公路客、货运量预测表

金安区农村客运量预测表(2011~2015年)

2-5

 

年份

客运量

(万人次)

较上年增长率(%)

农村至城区客运量(万人次)

较上年增长率(%)

客运周转量

(万人公里)

2011

236

4.5

153

6

13018

2012

248

5.1

162

6

13682

2013

261

5.2

173

7

14393

2014

274

4.9

183

6

14098

2015

288

5.2

196

7

14802

 

 

金安区货运量预测表2011~2015年)

2-6

 

年份

货运量(万吨)

周转量(万吨公里)

2011

335

27748

2012

355

29412

2013

377

31235

2014

401

33234

2015

429

35560

 

 

第三章  “十”规划的建设目标和重点

 

第一节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预期目标和重点

 

    根据农村公路发展现状分析,以及未来交通发展预测,金安区“十”农村公路建设的预期目标是:通过进一步提高公路等级,注重县际公路、乡际公路的联接和沟通,结合经济路、特色路、扶贫路的建设,实现县道全部达到三级公路标准,乡道全部黑色化,村道部分黑色化,通村公路晴雨通车的目标。至“十”末,全区农村公路总通车里程达1849.8公里,等级以上公路网密度每百平方公里达到112公里,形成以县道为主骨架,以乡际道路为连结,以通村公路为延伸的满足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四通八达农村公路网。

    “十”期间,金安区农村公路和建设重点如下:

    一、县道建设:计划改建228.5公里,总投资48000万元。

    1、六安——东石笋公路(X004),现为三级沥青碎石路面,全长70.0里,拟全线改建二级沥青混凝土路面。路面宽12米。该路是六安市区通往我区东南部重要旅游景区的唯一干道,途经六个乡镇,直接影响人口30多万,是我区重要的旅游路、经济路、产业路,计划分两期改建,估算总投资31500万元;

    2、大蜀山——苏埠公路金安段(X007),现为四级沥青石碎公路,局部为砂石路面,拟改建段自施桥至裕安交界处,长29公里。该路是我区境内的一条重要县际道路,东与合肥市相结,西与裕安区相通,连接了省道318线,重要县道六舒路、县道六毛路、柽但路、国道105线,计划按三级水泥混凝土路面改建,路面宽7米,估算总投资2900万元;

    3、椿树——大河厂公路金安段X002),现为四级沥青碎石公路,拟改建自起点至东河口段48公里,该路是我区东南部重要的外围大循环路,途经四个乡镇,直接影响人口20多万。计划按三级水泥混凝土路面改建,路面宽7米,估算总投资4800万元;

    4、椿树——石板冲公路金安段X001),拟改建自六十铺至终点段长14公里,现为四级沥青碎石公路,路况较差。该路是我区中部的一条重要乡际公路,途经江淮分水岭脊背地区,是经济发展的重要道路,计划按三级水泥混凝土路面改建,路面宽7米,估算总投资1400万元;

5、吴山——大岗头公路金安段X024),现为四级沥青碎石路面,路况较差,是一条县际道路,全长24公里,是我区北部的一条重要干道,拟按三级水泥混凝土路面改建,路面宽7米,估算总投资2400万元;

6、李台——三十铺公路金安段(X006),全长43.5公里。该路是北部地区唯一一条主干道,连接六个乡镇,直接影响人口近40万人,目前路况较差。计划按三级水泥混凝土路面改建,路面宽7米,估算总投资5000万元。

    二、乡村道建设

  计划以四级沥青碎石公路为标准,改建境内乡村道总里程687.4公里,总投资30123万元,详见附表。

    三、新建公路59公里,总投资4130万元。

    1、大华山——五显公路,旅游公路,四级沥青碎石路面,长7公里,山岭重丘地形。该路是连结大华山风景区与万佛湖风景区的唯一道路,计划总投资840万元。

    2、史祠——枣树路,扶贫开发路。该路地处江淮分水岭脊背地区,北与312国道连结,南与省道315线相交,是我区江淮分水岭重点治理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路沿线现有大别山珍稀植物园,金安区生态植物园,南部为我区唯一的回民聚集区,全长8公里,拟按三级沥青路面标准建设,计划投资800万元。

    3、双河——九十铺公路,高效农业基地道路,是我区双河镇通往重要县道六舒三路的重要干道,地处我区最大的高效农业基地。全长6公里,按三级公路标准建设,总投资600万元。

    4、六安——马头公路,防汛公路,是我区北部沿淠河河堤公路,长31公里,该路是淠河防汛,加固河堤,保护河堤内部蔬菜基础,农业经济区的重要道路,拟按四级沥青路面标准建设,计划投资1240万元。

5、淠东——翁墩公路,李三路改线段,长7公里,桥梁两座,其中大桥一座,原路蜿蜒曲折,改线后缩短里程3公里,其中该段公路桥梁不能承受现车荷载,需重新建设。按三级公路标准建设,计划投资650万元。

四、农、林场区道路建设规划

我区现县级规范农场四个,需建设场区道路5条,共计32公里,拟按水泥混凝土路面标准修建,路面宽5米,估算投资1920万元;现有国营林场一个,需改建通场区道路一条,共计12公里,估算投资720万元。以上共计划修建44公里,估算总投资2640万元。

五、其它农村公路建设规划

其它农村公路建设共1452公里,估算投资56630万元,其中,通自然村公路846公里,平均造价40万元/公里,农业产业区公路195公里,平均造价40万元/公里,农村旅游点公路88公里平均造价50万元/公里,通往寺庙公路45公里,平均造价50万元/公里,连接100人以上自然村公路278公里,平均造价30万元/公里。

综上所述,“十”期间,我区计划新改建农村公路2470.9公里,总投资141523万元。

   六、改桥及危桥重建工程

   计划实施渡改桥工程10座3490延米,总投资13960万元;实施危桥重建15座760延米,总投资3040万元,详见附表

 

第二节    交通运输主要预期目标和重点

 

   总体目标:根据金安区的发展总体目标及公路运输站场现状,计划用5时间,建设完善金安区的道路运输站场,逐步建成布局合理、设施齐全、功能完善、管理科学、服务优质、信息灵敏的道睡运输站场系统,努力实现金安区交通跨越发展目标,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根据规划的总体目标和指导思想,结合金安区农村经济发展速度和交通运输发展情况,编制以下分年度规划。(见附表3-1)

金安区道路运输站场发展目标年度规划表(2011~2015年)

附表3-1

年度

公路运输枢纽

农村客运站

农村客运候车点

客运

货运

信息中心

三级站

四级站

五级站

候车亭

招呼站

2011

——

——

1

1

——

——

32

32

2012

1

1

——

——

1

——

22

22

2013

——

1

——

——

——

2

30

30

2014

——

1

——

——

1

1

30

30

2015

——

——

——

——

——

1

24

24

 

2011年至2015年分年运输枢纽建设重点

  一、公路运输枢纽建设规划

2015年在我区建设一个大型客运换乘中心,一个交通信息指挥中心,两个大型物流园区,设计年发送旅客60万人,年发放货物   11.5万吨,年度实施序列详见附表3-1、附表3-2、附表3-3和附表一。

金安区公路客运枢纽规划建设表(2011~2015年)

 

附表3-2

序号

建设

年度

项目名称

项目

位置

占地面积

(平方米)

人次/日流量

总投资

(万元)

项目说明

1

2012-2014

六安市城北客运换乘中心

金安区城北乡

33300

3500

3000

该中心位于我区北大门,地处合六高速公路入口,城乡结合部,客流量较大。

 

 

 

金安区公路货运枢纽规划建设表(2011~2015年)

序号

建设

年度

项目名称

项目

位置

占地面积

(平方米)

吨/日吞吐量

总投资

(万元)

项目说明

1

2012-2013

六安市卅铺物流中心

金安区卅铺镇

36300

200

2600

该中心位于我区东大门,地处卅铺开发区,毗邻市经济开发区,附近有多家大型企业。

2

2013-2014

六安市城北物流园

金安区城北乡

36300

180

2300

该物流园位于我区北大门,地处合六高速公路入口,城北工业园区。

3

2014-2015

六安市毛坦厂物流中心

金安区毛坦厂镇

10005

80

1300

该中心位于我区南方重镇,105国道穿镇而过,地处教育区、风景区、红色旅游区交汇点。

 

附表3-3

 

二、交通信息中心建设规划。

六安市金安区交通信息服务中心工程位于金安区安丰南路,占地8658平方米,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其中地上9层,地下1层,由交通筹资建设,预计将于2011年下半年投入使用。年度实施序列详见附表3-4。

金安区交通信息中心规划建设表(2011~2015年)

附表3-4

序号

建设

年度

项目名称

项目

位置

占地面积

(平方米)

建筑面积

(平方米)

总投资

(万元)

1

2011-2011

六安市金安区交通信息服务中心

金安区

8658

6000

2000

 

三、农村客运站发展规划。

20112015年,我区农村共规划新1级客运站,2级客运站,4个五级客运站138候车亭,138个招呼站。全区各乡镇平均拥有1. 2个以上五级以上客运站,设计日旅客发送量8.55万人。年度实施序列详见附表3-5、附表3-6和附表一。

 

 

 

 

 

 

 

 

 

 

金安区农村客运站建设规划表(2011~2015年)

附表3-5

序号

建设

年度

项目名称

项目

位置

等级

占地面积

(平方米)

建筑面积

(平方米)

人次/日流量

总投资

(万元)

1

2011

东桥客运站

金安区东桥镇

三级

2660

850

2500

260

2

2012

双河客运站

金安区双河镇

四级

1150

190

800

85

3

2013

大裂谷客运站

金安区张店镇

四级

1050

150

800

80

4

2013

黄小店客运站

金安区孙岗镇

五级

950

160

600

55

5

2014

高山客运站

金安区施桥镇

四级

1100

150

700

75

6

2014

闫店客运站

金安区马头镇

四级

1250

200

1000

90

7

2015

横塘客运站

金安区横塘乡

五级

850

150

500

50

 

 

 

 

 

 

 

金安区农村候车亭、招呼站建设规划表(2011~2015年)

附表3-6

 

序号

建设

年度

建设候车点数

项目位置

项目途经乡镇

总投资

(万元)

1

2012

32

李三路、六舒路

卅铺镇、东桥镇、望城街道、中店乡、孙岗镇、双河镇

48

2

2011

22

六寿路、李三路

城北乡、木厂镇、马头镇、淠东乡

33

3

2013

30

杨桃路、椿石路、椿大路、二黄路

卅镇镇、椿树镇、孙岗镇、双河镇

45

4

2014

30

椿大路、打高路

双河镇、施桥镇、东河口镇

45

5

2015

24

椿大路、毛大路

六东路

东河口镇、毛坦厂镇

36

 

 

 

 

 

 

 

 

 

第四章  “十二五”时期抽象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第一节        

 

根据金安区“十二五”期间农村公路建设计划安排,全区共新建改建县、乡、村公路2470.9公里,渡改桥10座,危桥重建15座,估算总投资158523万元,详见下表:

 

项目类别

建设里程(km)

估算投资(万元)

县道改建

228.5

48000

乡村道改建

687.4

30123

新建特色路

59

4130

农、林场道路

44

2640

其它农村公路建设

1452

56630

渡口改桥工程

10座3490延米

13960

危桥重建工程

15座760延米

3040

合计

2470.9km,25座桥

158523

资金筹措方案:

1、地方自筹58523万元,主要来源如下:

a区乡财政投入15000万元;

b、发动群众自愿投工投劳完成土石方工程34523万元;

c、以工代赈、扶贫项目等资金捆绑使用9000万元。

2、积极向中央、省争取补助资金100000万元,主要来源:

a、中央财政补助70000万元;

b、省级补助资金25000万元;

c、其它渠道争取资金5000万元。

 

 

 

第二节 农村客货站场建设

一、投资估算

 

根据金安区”期道路运输站场发展规划安排,全区共需新建客运换乘中心1个、物流中心2个、交通信息中心1个、农村客运站7、候车亭138招呼138个,共需投资12102万元。

二、资金筹措方案

加大资金筹措力度,增加财政投入,拓宽融资渠道,形成资金良性循环投入制度。具体筹措渠道如下:

1、地方自筹2909万元

2、积极向中央、省争取补助资金4443万元

3、通过招投标、参股开发等方式,向社会融资4750万元。

三、经营管理方式

一、公路运输枢纽

区内大型交通客运换乘中心以国家投资为主,允许有条件、有资质大型运输企业参与投资经营,经营管理由国有大型运输企业实行统一经营、统一管理。

区内物流中心实行社会投资为主,鼓励符合资质条件企业进驻物流中心,按照现代股份制企业管理原则进行管理,区交通主管部门对物流中心进行行业许可、监管。

二、农村客运站和候车亭(招呼站)

农村客运站实行谁投资、谁管理、谁受益,以股份经营为主,实独立经营,自负盈亏。区交通主管部门按照相关法规对其进行许可、考核、监管。对国家投入补助专项资金建议明晰投资产权,加强资金使用监管力度,确保国有资金专款专用。

大力推行农村交管站与客运站合一模式管理,鼓励农村客运站多种经营,大力发展餐饮、住宿等副业,增加客运站收入,实现以站养站。候车亭和招呼站当由地政府、农村基层组织和交通部门筹集资金统一制作、统一管理,最大程度满足农民出行需求。

 

第五章    政策建议和相关措施

 

  一、政策建议

    在认真分析研究“十”期间交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十”时期交通发展面临形势的基础上,根据本区内的社会经济特点等基本情况,结合全区交通发展现状,特提出以下建议:

    1、省级交通、公路主管部门在加强国、省道建设的同时,应重视县乡公路的发展,从管理体制上进行适当的改革,避免造成国、省道与农村公路两极分化现象。

    2、建议国家及有关部门出台相关政策,一是要从财政上确保县乡公路建设资金;二是要从政策上允许县乡公路多渠道筹措资金。

    3、各级地方政府要尽快出台本地区关于加快县乡公路发展的办法,从而加强对乡、村公路建设的资金保证、质量控制和工程管理。同时建议各级财政加大农村公路养护资金投入,确保农村公路养护资金来源,巩固建设成果。

    4、要解决好农村公路发展中建设与环境保护问题,主要还是要解决建设资金问题,建议在今后的建设项目中综合考虑环境保护因素,这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

    5、稳步推进,大力发展农村客运,积极引导农村客运车辆走公司化、规模化经营之路,切实提高农村客运的满意度,形成一套科学合理,易于推广,有利于农村客运发展的政策措施和行业管理制度。

  二、相关措施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建立组织。公路建设和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产业,它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这必然要求各级政府和各行各业都要关心重视和支持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发展,在全区上下达成共识,并体现在实际工作中。

    2、解放思想,多渠道筹措交通发展建设资金。要抓住当前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机遇,千方百计将交通建设挤进项目建设的笼子。其次要调动方方面面投资交通建设的积极性,多渠道、多形式拓展融资渠道,主要有争取上级扶持资金、社会捐资、群众自觉集资、群众自觉投工投劳、政府投入、交通投入等。

    3、建立健全各项制度,科学规范管理。区政府应从发展经济的大局出发,出台有利于县乡公路发展的政策指导性文件,并将建设经费纳入财政预算项目,经费捆绑使用。

    4、运输业要加强行业政策引导,鼓励业户优化运力结构,将运输车辆向高技术、高性能、高效率、低能耗、快速、舒适、先进的方向引导。加快物流产业的发展,形成较大较强的物流产业。要充分给予政策倾斜,支持运输保障系统得到充分发展,加快交通信息化工程建设。

  5、加大行业管理力度,促使整个交通运输市场秩序实现统一、开放、竞争、有序、优质的目标。

 

第六章    2020年规划的初步设想

 

    通过分析我区社会经济水平现状,从加快发展,富民强区的主题出发,根据《六安市金安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计划和二0二0年远景规划纲要》的指导思想,结合区域内小城镇总体规划、旅游总体规划、农业发展规划、江淮分水岭扶贫规划、矿产资源规划、乡镇发展布局规划,在现有公路客、货运输量基础上,通过对“十”公路客、货运输量的分析研究,确定2020年公路客、货运输量。

2020年公路客、货运量预测表

6-1

项    目

客运量

(万人)

旅客周转量

(万人公里)

货运量

(万吨)

货物周转量

(万吨公里)

数    量

320

20116

726

40272

 

2020年,全区农村公路总通车里程将达到2000公里,县级

公路等级全面提高,实现乡级公路黑色化,村级公路大部分黑色化,公路通达深度和等级不断提高,同时兼顾旅游公路特色化,所有农村公路绿色化,最终形成全区县乡公路黑色化、网络化、循环化、绿色化。

    2020年,道路运输业水平将得到全面提高,实现公路运输形式的多样化,运力结构的优化,公路运输服务保障系统完备,建立起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公路运输市场体系,确保人便于行,货畅其流,实现公路运输业新的繁荣。

文件下载
政策咨询

如果您对该政策文件有疑问,可以拨打标题上方的电话咨询相关部门。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