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 /202405-00025 信息分类: 上级政策解读
内容分类: 其他 发文日期: 2024-05-07
发布机构: 金安区交通局 生成日期: 2024-05-07
来源单位: 安徽省交通运输厅
生效时间: 废止时间:
政策咨询机关: 政策咨询电话:
称: 《安徽省普通省道网规划修编(2022-2035年)》解读
号: 词:

《安徽省普通省道网规划修编(2022-2035年)》解读

发布时间:2024-05-07 19:58 信息来源:安徽省交通运输厅 阅读次数: 我要纠错 打印 【字体:  

解读人:张翔   厅综合规划处   联系方式:0551-63623540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省交通运输厅组织编制了《安徽省普通省道网规划修编(2022-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近日经省政府同意并印发。该《规划》是我省普通省道建设的重要依据,对于进一步优化完善我省普通省道网络,夯实交通强省建设基础,有力支撑我省打造“三地一区”、建设“七个强省”具有重要意义。
  一、发展基础
  (一)现有规划实施情况
  《安徽省普通省道网规划(2016年-2030年)》明确,普通国省道总规模约23320公里,其中普通国道由3条首都放射线、7条北南纵线、12条东西横线、2条联络线组成,里程7641公里;普通省道由5条放射线、55条北南纵线、49条东西横线、95条联络线(含15条远期展望线)、6条环线组成,里程15679公里。规划发布实施以来,有力指导了全省普通国省道的建设,干线公路网络不断完善,技术等级稳步提升,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优化产业布局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截至2022年底,我省普通国省道总里程23382公里,路网密度16.7公里/百平方公里,其中普通省道15876公里(含已建展望线416公里),二级及以上路段里程8550公里,占比53.9%。
  (二)面临形势要求
  随着长三角一体化、长江经济带发展、中部地区崛起等国家战略深入推进,以及《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陆续发布实施,对新阶段公路网发展提出新的要求,一是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实施,要求普通省道进一步提高互联互通水平;二是服务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要求普通省道不断提高对重要节点的覆盖水平;三是提升综合立体交通网整体效率,要求普通省道强化和其他运输方式的统筹协调;四是推动国家“双碳”目标实现,要求普通省道更加注重发展方式的转变;五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需求,要求普通省道加快高质量发展步伐。为支撑和保障全面建设现代化美好安徽,进一步优化完善我省普通省道网络,需对全省普通省道网规划进行修编,规划期至2035年。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徽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和省委十一届五次、六次全会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牢牢把握长三角一体化、长江经济带发展、中部地区崛起等国家战略叠加的发展机遇,充分发挥沿江近海,居中靠东的区位优势,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优网络、强覆盖、畅联通、促升级”为重点,优化完善普通省道网络布局,不断提升综合交通发展能级,为全面建设现代化美好安徽、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安徽篇章当好开路先锋。
  (二)规划原则。先行引领,适度超前;聚焦重点,精准供给;统筹协调,一体融合;创新智慧,绿色安全。
  三、修编主要内容
  坚持战略导向、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需求导向,统筹考虑普通国道、普通省道“一张网”布局,围绕“加快区域一体化发展、提升城际联通水平、深化经济节点覆盖、强化交通枢纽联通、优化疏港公路布局、促进跨江(河)联动发展、推动交旅深度融合、完善优化网络布局”等8个方面,规划新增及调整路线112条,净增总里程2322公里。
  ——加快区域一体化发展。新增及调整路线19条,其中新增11条,如南谯-浦口、天堂寨-罗田、高淳-狸桥等;延伸5条,如圣泉-王家坝等;局部路线调整3条,如合肥-阜阳等。
  ——提升城际联通水平。新增及调整路线14条,其中新增8条,如褚兰-烈山、紫蓬-城南、大关-双港等;延伸6条,如姥桥-林头等。
  ——深化经济节点覆盖。新增及调整路线19条,其中新增15条,如白柳-金社、中关-河图、复兴-汇口等;延伸4条,如胥坝-小河等。
  ——强化交通枢纽联通。新增及调整路线14条,其中新增6条,如双堆集-五沟、古城-包公、黄山西高铁连接线等;延伸7条,如丹城-西阳等;局部路线调整1条,即毛坦厂-太阳。
  ——优化疏港公路布局。新增及调整路线9条,其中新增5条,如大泽乡-蕲县、高皇-凤凰、石涧-严桥等;延伸4条,如老洲-龙潭等。
  ——促进跨江(河)联动发展。新增及调整路线7条,其中新增3条,包括新集-枣巷、正阳关-赛涧、华阳-香隅;延伸4条,如黄圩-总铺等。
  ——推动交旅深度融合。新增及调整路线7条,其中新增环线4条,包括环焦岗湖、环天柱山、环九华山、环花亭湖;依托皖南等区域旅游风景道的规划布局,新增及调整3条,如桃花潭-杜村等。
  ——完善优化路网布局。新增及调整路线23条,其中新增3条,包括庄里-朔里、雷池-太慈、岩寺-新潭;延伸7条,如石杨-中垾等;局部路线调整13条,如寒亭-万安等。
  四、规划目标
  规划到2035年,我省普通国省道总里程约26205公里,路网密度约18.7公里/百平方公里;其中普通省道由5条放射线,55条纵线,48条横线,131条联络线和10条环线构成,共249条,总里程约17905公里。全面形成网络完善、布局合理、衔接紧密、运行高效的普通国省道网络,基本实现“省际快速通达、市县高效畅通、乡镇节点全面覆盖、重要景区深度融通、交通枢纽便捷联通、江河瓶颈有效缓解,城市过境效率明显提升”。普通国省道对国土空间开发的引领作用不断凸显,对产业结构优化的服务功能不断提升,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不断增强。
  五、规划效果
  (一)省际互联互通更加紧密。规划新增普通省道省际出口16个,其中对接长三角方向增加8个,对接中部地区方向增加8个。普通国省道省际出口总数由137个增加到153个,其中对接长三角方向共84个(江苏69个,浙江15个),对接中部地区方向共68个(河南45个、湖北13个、江西10个),省际互联互通水平进一步提高,服务我省链接沪苏浙、辐射中西部“两个扇面”的功能有效加强,对长三角一体化、长江经济带发展、中部地区崛起等重大战略支撑作用明显提升。
  (二)重要节点覆盖更加广泛。全省所有乡镇、4A级及以上景区、省级以上开发区及工业园区基本实现15分钟以内上普通国省道,为打造“三地一区”、建设“七个强省”提供有力支撑。
  (三)跨江跨淮布局更加完善。普通国省道跨江通道由8处增至10处;普通国省道跨淮通道由14处增至21处,平均间距由26公里减少至17公里,通道通行能力明显提升,促进城市跨江、跨淮融合发展全面提速。
  (四)综合交通衔接更加高效。全省重要港区、高速一般互通、高铁站等重要交通枢纽全部实现10分钟以内上普通国省道,不同运输方式衔接效率显著提高,推动综合交通发展能级有效提升。
  (五)公路疏港功能更加完善。本轮规划修编新增及调整连通重要港区的普通省道9条,全省连通重要港区的普通国省道共计89条,实现全省重要港区100%覆盖,长江、淮河、江淮运河沿线重点港区基本实现2条及以上普通国省道覆盖,公路疏港能力进一步提升。
  (六)网络安全韧性显著增强。在全省范围内基本形成高速公路与普通国省道“一主一备”的复合型公路通道,全省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基本实现“一主多备”“双主多备”的路网布局形态,网络可靠性、设施安全性明显提升。
  六、实施安排
  到2025年,加快完善长三角综合运输通道,加强与中部地区互联互通,优先推进省际联通路段建设;加快构建省-市-县三级联通的一级公路主干网,推进重点区域普通省道低等级路段升级改造和待贯通路段建设。新增二级及以上普通省道2000公里以上,二级及以上公路占比达60%。
  2026-2035年,持续优化普通省道网结构,不断提升省际、城际间联通水平,新增二级及以上普通省道3600公里,二级及以上公路占比达80%,其中皖南及大别山区二级及以上公路占比达70%以上,其他地区占比达85%以上。
  七、保障措施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二是强化资金保障;三是抓好规划实施;四是加强要素保障。

文件下载
政策咨询

如果您对该政策文件有疑问,可以拨打标题上方的电话咨询相关部门。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