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安区毛坦厂镇2022年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2022年既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开局之年,也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同时也是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之年。我们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起来,巩固来之不易的战“疫”成果,保持一如既往的决胜劲头,信心不减,目标不变。2022年我镇工作的总体要求是: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双目标,坚定实施“教育”和“旅游”两大主战略,坚守“稳定为基,实干为先,发展为要”的工作原则,保证脱贫攻坚精准发力、教育事业发展兴旺、旅游产业向好发展、项目建设更加高效、镇村面貌持续改善。
(一)秉持人民至上理念,慎终如始抓好疫情防控。时刻绷紧疫情防控之弦,密切关注疫情形势的变化,根据中(高)风险地区变化情况,及时开展全员摸排工作,切实做好“外防输入”措施。继续落实重点场所防控措施,督促农贸市场、大型商超、旅游景区等人员密集场所落实主体责任,切实做好日常消杀等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常态化开展疫情防控专项检查,重点检查镇区基层医疗机构、药店等“哨点”,落实消毒、核酸检测、“一退两抗”药物实名销售登记工作落实情况;持续推进3-11岁人群及加强针接种工作,全力构建全民免疫屏障。
(二)用心擦亮教育底色,推动教育事业再上台阶。着力改善毛中教学环境,全力支持毛中新教学楼建设,配合校方进行选址规划、土地调整,争取尽快动工,早日投入使用。加快推进毛中教师宿舍楼建设,主动与区相关部门对接,尽快完成建设前的相关手续报批和规划设计相关工作。紧盯毛中石笋路校区发展和初中部建设,逐步扩大初中部办学规模,争取有更多优质生源输送到毛中,确保量质齐增,由规模化向精英化转变。常态化开展“铁拳护学”专项行动,持续开展校外培训机构整顿,加强校园周边环境整治,持续规范出租房屋管理,实现管理手段智能化、信息化,为广大师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三)打造四张旅游名片,着力丰富旅游颜值内涵。加大旅游营销宣传力度、制定优惠方案、对接好各大旅行社,与周边景区景点互补合作,串联域内外精品线路,唱响“游石笋、玩漂流、住民宿、逛老街”品牌口号。对东石笋景区进行再改造,实施九龙谷环线提升、夜间亮化、游步道建设等项目,引进星空泡泡屋、登山魔毯、管式滑道和丛林探险漂流等各类网红体验型项目,进一步提升景区人气。做好翠谷漂流项目服务保障,尽快启动二期水世界及接待中心建设。围绕三线厂“民宿村”发展定位,做好空间规划和功能区划分,努力提升基础设施配套水平,通过化整为零、零整结合方式对外进行招商,重点培育3-4家高端民宿企业,走精品化路线,力争使三线厂成为以后全镇旅游发展的“引爆点”和关注点。加大明清老街保护开发及亮化美化力度,合理使用尚家大院等公房资源,恢复老字号、发展老作坊,尝试引入汉服体验馆、书画工作室、茶馆等一批符合老街文化风貌的新业态落户,做好新老“混搭”融合,实现老街破茧重生。
(四)践行项目为王理念,全面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扎实做好镇区周边房屋立面整治、房屋修缮加固工程和强弱电入地工程,根治街面破损、风格不一、空中“蜘蛛网”等顽疾,结合文明创建工作,实现镇区旧貌换新颜。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新建一处生态停车场,增加停车位,进一步缓解镇区停车难问题。对元亨路、石笋路实施“白改黑”,改善镇区交通环境。继续延伸雨污水管网,计划新建雨水管网和污水管网,确保抗洪排涝能力有效增强。加压推动招商引资项目—新品荟邻里中心尽快落地,帮助企业解决影响经营发展的各种堵点、痛点、难点。继续围绕我镇“红、绿、古、特”资源禀赋,全面实施“双招双引”,招引一批符合毛坦厂特色的产业项目,实现项目和资本相互耦合、彼此成全。
(五)聚焦乡村振兴战略,绘制美丽乡村建设蓝图。立足镇地理环境优势,围绕“138+N”和“6969”工程,聚焦茶叶、中草药等主导产业,做大做强集体经济。计划新建900亩中草药种植基地,配套建设中草药基地烘干房、冷库及深加工操作车间。扩大“黑美人”鸡生产规模,新建现代化车间4200㎡,推动传统养殖业转型升级。加快推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力争培育50万元集体经济强村4个、1个村突破100万元。以农村人居环境竞赛活动为抓手,压茬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开展“最美庭院”评比,巩固提升村庄清洁行动整治成果,继续推行门前“三包”责任制,进一步落实经费,严格兑现奖惩,确保农村环境整治工作形成常态化,力求做到村庄干净、整洁、有序。
(六)切实增进民生福祉,全力提高社会建设水平。坚持把更多财力投向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扎实办好民生实事,实现全民参保目标。健全养老服务体系,建立养老机构规范运行机制,逐步实施医养融合发展新模式。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充分发挥政府救助和慈善救助的叠加效应,加大弱势群体社会救助力度,实现托底救助保障全覆盖。严厉打击和惩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保证社会环境和谐稳定。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加强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提高突发事件响应和处置能力。加大食品药品、特种设备等重点领域监管力度,坚决遏制安全事故发生,守住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底线。聚焦群众牵肠挂肚的民生大事,统筹整合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民政救助、村镇建设等方面的审批服务力量,构建为民服务平台。建立健全镇村(社区)两级联动的便民服务网络,实行“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做到线上“一网通办”、线下“一门通办”,切实提高办事服务效率,做好群众天天有感的关键小事,提升群众满意度。
(七)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着力打造人民满意政府。严格执行《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自觉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以提高新形势下的履职能力为着力点,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不断提升依法行政能力,从严从紧安排行政开支,持续压减“三公”经费。拓展政府信息公开内容,健全依法决策机制,让权力始终在阳光下运行。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监督,坚持问政于民、问计于民,勤作为、不妄为,不断提升为民服务水平。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强化“一岗双责”,围绕重大决策、重点项目、重要工作,精细管理、强化督查、执纪问效,打通工作落实“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