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安区椿树镇:帮扶“小车间” 就业“大舞台”
近日,走进金安区椿树镇桃园村就业帮扶车间,一排排缝纫机、一个个忙碌的身影映入眼帘,工人们正忙着赶制一批加急订单,伴随阵阵“嗒嗒”声,缝纫机不断“吐出”针脚细密整齐的布料。
“我们帮扶车间是2021年10月挂牌成立的,主要缝纫加工衣服、布娃娃玩具等3个系列6种生活物品,30多名缝纫工人绝大多数为椿树镇各村的脱贫户、监测对象,现在车间里机杼声声,订单供不应求,大家伙儿心里都美着呢!”正在帮助新进工人以工代训的车间负责人李琦对前来调研的领导介绍道。
车间建在家门口,致富路上有奔头。近年来,椿树镇党委、政府始终扛牢政治责任,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全力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按照“就近发展、服务产业、带动增收”的工作思路,积极盘活劳动力资源,在镇域内积极配套建设起帮扶车间,镇里对脱贫户从就业奖补、员工培训、厂房提供等方面予以政策倾斜,为脱贫劳动力搭建起就业桥梁,切实提升了脱贫户“自我造血”功能,小小的就业帮扶车间成为脱贫户增收致富的“大舞台”。
“我现在能在家门口挣钱,计件核算工资,时间相对自由,每个月能挣3000多元,既有稳定的收入,还能照顾家人。特别感激政府为我提供了这份工作。”椿树镇桃园村李登胜激动地说道。在帮扶车间,30多名缝纫工人都在忙碌着,伴随着“嗒嗒”的缝纫机声,织成了一件件精美的生活物品,织出了脱贫户增收致富的希望。
“走不出去”一直是椿树镇脱贫劳动力长期面临的困境,而这个“家门口的车间”恰恰可以解决“出去打工顾不上家、在家照看老幼挣不到钱”的问题。现如今,在帮扶车间上班的人,家里忙时忙家里,闲时就来车间上班。一份稳定的就业岗位,为脱贫户带来的不仅仅是经济收入的提升,更能够帮助他们在辛勤的劳动中,逐步唤醒自身增收致富的内生动力。
下一步,我们要着力扩大总量、优化结构、提质增效,持续发挥帮扶车间连锁效应,让帮扶车间真正成为促进稳岗就业、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