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安法援四举措“援”梦劳动者
为持续深入开展困难群众法律援助民生实事,切实保障和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金安区法律援助中心根据上级工作部署和要求,结合实际,于3月20日召开专题会议,总结一季度“安心行动”举措清单和工作成效,精心布局下一步工作,全力为劳动者“援”梦。
主动出击,快速响应援助诉求。一季度以来,金安区法律援助中心坚持从源头上进行案件梳理、疏导,实现法律援助诉求的实时收集与响应,确保劳动者求助“零延迟”。主动深入三十铺工业园区、三十铺汉王社区、东河口镇南官亭村法律援助联系点等劳动者聚集区域,开展“法律体检”行动。通过实地调研,精准把握劳动者在劳动关系认定、薪资结算、社保缴纳等方面的痛点与难点,对突出问题迅速介入,免费提供专业法律咨询与案件代理服务。
党建引领,法援赋能新就业群体。为加强对新就业群体的关心关爱,增强新就业群体的职业荣誉感和社会认同感,金安区法律援助中心坚持党建引领,积极在市区各工作站设立“友好+”场景。围绕劳动合同签订、社保缴纳、工伤认定等高频法律问题,开展针对性强的法律援助宣传服务活动。同时,创新律师、志愿者定期驻点服务模式,发挥工作站、联络点作用,做好政策解读与风险预警,助力劳动者规避法律风险。
协同合作,凝聚社会援助合力。持续加强与法院、公安、检察院、人社等部门信息共享与协作,推动“援调诉裁”形成“调解-仲裁-诉讼-执行”一体化衔接。一季度,通过与区检察院沟通,会商简化告知方式和手续,加强案件信息衔接,积极开展刑事和解、矛盾化解工作;主动与区法院执行局对接,积极推进法律援助案件执行阶段的延伸服务工作。实现多部门协同合作应对法律援助工作中的新需求、新情况,凝聚各方力量加大法律援助工作保障力度。
简化流程,开辟绿色援助通道。针对农民工及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请求确认劳动关系、落实社保待遇等案件,金安区法律援助中心开辟“绿色通道”,在区政务服务大厅、22个乡镇(街)、区法院、检察院、劳动仲裁机构、妇联、残联等工作站设立劳动者维权“绿色窗口”,优先受理、审查与案件指派。对进城务工人员追讨劳动报酬、工伤赔偿的申请,免予核查经济困难证明,直接提供法律援助。推行全域通办、全程帮办服务,强化异地协作,降低劳动者维权成本。
下一步,金安区法律援助中心将紧紧围绕“安心行动”的核心举措和工作要求,以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持续提升法律援助服务水平,为维护劳动者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注入强劲法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