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安区“三结合”带来“三提升” 创新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金安区高标准农田建设通过“三结合”推动实现项目建设有效性、农民土地收益和社会治理效能的“三提升”。截至2024年底,全区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69.5万亩。
与农业生产需求相结合。根据全区三种不同的地貌特点、水源条件,因地制宜,分区域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北部平坦区域重点实施田间渠系贯通,泵站、水闸、生产道路等提升工程;中部江淮分水岭脊背区域重点扩挖当家塘增加有效蓄水,小田变大田平整田块;南部地势落差大的丘岗区域推进坡田改梯田、末端水系通达、新建提水泵站等工程。通过分类推进,使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设计更加科学,建设内容符合农业生产需求。
与水利项目相结合。优先在水利设施好、灌溉条件优的灌区范围内建设60万亩高标准农田,将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集中用于田块内土地平整、土壤改良,提升耕地地力。同时在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上叠加水利项目,将水利项目的规划设计、施工与运营管理三个重要环节与高标准农田规划建设统筹考虑,既解决主干水系顺畅,又解决末端水系堵点问题,推动“水农融合”向纵深发展。
与村庄治理相结合。聚焦“田、土、水、路、林、电、技、管”八字方针,在高标准农田建设过程中,突出系统施策,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与村庄治理相结合,牵头协调农业农村、自然资源、林业、交通运输、电力等部门,一体化推进迁坟、规整杆线、改厕、老村庄改造、废弃水塘复耕等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实现土地大规模集中连片,全区主要农作物耕种收机械化率达92%。
标签:
关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