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安区多元发力推进社会救助民生实事精准落地见效
今年以来,金安区聚焦兜牢基本民生底线,持续深化社会救助民生实事改革创新,通过精准识别、分类施策、智慧监管、赋能发展等多元举措,实现救助服务更加精准、高效、温暖。截至目前,全区累计发放各类救助资金1.99亿元,让社会救助民生实事真正惠及于民。
精准监测识别,夯实民生实事基础。构建区、乡镇(街)、村(社区)、网格员四级联动的主动发现网络,推动社会救助从“被动申请”向“主动发现”转变,依托大数据与“铁脚板”双轮驱动,累计完成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40521人次。通过“数据跑路”与“干部上门”相结合,及时纳入社会救助保障范围3399人次,实现了对困难群体的精准识别与高效帮扶,有力筑牢民生实事工作根基。
细化分类施策,提升民生服务温度。探索建立困难群众需求综合评估指标体系,根据困难程度、致困原因、发展需求等维度,实施“一人一策”精准救助方案。聚焦“一老”“一小”“一残”群体,打造六类“‘金’心守护”服务品牌,累计提供居家生活、心理慰藉、精神支持、社会融入、绿色就医等社会救助服务16413人次,推动社会救助从基本生活保障向发展型救助拓展,切实提升民生实事的服务温度和群众满意度。
从严监管提效,确保民生政策落地。全面落实“线上预警+入户摸排”双轨模式,积极推进城乡特困家庭筛查和兜底工作,走访困难群众3.1万人次,推送预警信息3500余条,主动纳入保障范围223人次。严格执行新增救助对象入户抽查、在册对象动态管理及资金按月足额发放机制,重新摸排经办人员及近亲属享受社会救助备案管理,新增备案320人,确保社会救助民生实事在阳光下规范运行。
强化就业扶持,拓展民生发展路径。深化“救助+就业”联动机制,加强与人力资源市场、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对接协调,为有劳动能力的困难群众提供专业职业指导、技能培训、岗位推荐等服务。截至目前,已初步帮助百余名困难群众实现稳定就业,有效推动社会救助从“输血式”救助向“造血式”赋能转变,为困难群众开辟通过就业改善生活的自我发展路径。
皖公网安备 341501020000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