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领袖风格】读《习近平在正定》有感
《习近平在正定》一书通过曾在正定与习近平总书记一起共事的同事、干部群众的叙述,展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正定工作情况,我阅读了其中部分章节感受颇深,就跟大家分享一下读书体会。
上个世纪80年代的中国正在深入贯彻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推进解放思想、改革开放、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等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是这个时间来到正定的。习近平总书记到正定后做了大量调查研究工作,走村串户走访了不少群众,召开各种类型的座谈会,走访北京有关部门和研究机构。正是习近平总书记注重调查研究,善于调查研究,通过调研接触的人特别广,听到的声音就比较全面,为决策提供指引和支持。正是调查研究让习近平总书记掌握正定的实际情况,明面正定是当时有名的高产县、先进县,很多单位都到正定学习,而现实是正定的村民要到其他县购买山药干吃,明明是高产县村民吃饭却成问题。正定虽是粮食大县,但为了种粮压缩经济作物的面积,粮食价格又是30年一贯制,粮食交的越多,群众收入就越低,他和县委副书记、县长商量要及时向中央反映把高征购减下来,后来中央、省委、地委联合调查组来正定对征购进行调研,事实证明习近平总书记反映的情况属实,正定每年的粮食征购由7600万斤核减到4800万斤,后来又通过对种植结构进行调整,人均收入从140元涨到400多元,一年彻底解决农民温饱问题。
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习近平总书记正是通过调查研究掌握情况,才能作出科学决策,掌握调查研究能力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干部的要求,因此我们首先要学会如何调查研究。
习近平同志在担任浙江省委书记期间,曾在《浙江日报》的“之江新语”专栏发表232篇评论文章。《调研工作务求“深、实、细、准、效”》就是其中的一篇。该文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做好调查研究的“五字诀”,即“深、实、细、准、效”。
“深”,就是要深入群众,深入基层,到田间、厂矿、群众和社会各层面中去解决问题。
“实”,就是作风要实,做到轻车简从,简化公务接待,真正做到听实话、摸实情、办实事。
“细”,就是要认真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深入分析问题,全面掌握情况。
“准”,就是要善于分析矛盾、发现问题,透过现象看本质,把握规律性的东西。
“效”,就是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要切实可行,制定的政策措施要有较强操作性,做到出实招、见实效。
“深、实、细、准”是方法,“效”是目的,通过提高调查研究能力来提高服务人民群众的能力,作为我个人来说,我要谨记并践行“深、实、细、准、效”的调研要求,提高自身调查研究的能力,增强工作能力,努力成为符合党和国家要求的合格人民公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