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践悟】慎思明辨 知行合一

——读《山月记》有感

发布日期:2024-07-09 09:42 信息来源:区委统战部 浏览量:我要纠错 【字体:  

工作闲暇之余,我读了《山月记》这本由日本文学家中岛敦匠心独运的作品。它基于唐代传奇,讲述了一位名叫李征的文人,因狷介自恃,心魔渐生,最终在一个满月之夜,不可思议地化身为一头猛虎,游荡于山林之间。尽管身体变成了野兽,但李征的心智与语言能力奇迹般地得以保留,这一变故让他陷入了对自我、才华、命运及人性无尽的拷问之中。在荒凉的自然中,袁傪偶遇化身猛虎的李征,二人的对话,成为了整个故事的灵魂,深刻揭示了李征内心深处的矛盾与挣扎,以及对未能充分施展文学才华的深切悔恨。它虽以奇幻故事为表,但通过文字对矛盾的反思,体悟到的却是慎思明辨、知行合一的现实指导。

一、慎思明辨:自我认知的迷雾与觉醒

《山月记》首先触动我的,是对自我认知这一主题的深刻探讨。李征的形象,是每一个在梦想与现实间挣扎个体的缩影。书中描述李征“宁为死后流芳百世之诗家,不做长年屈膝高官之下吏。”可以说,他的悲剧,始于对自我的过高期待与现实的严酷碰撞,进而沉溺于自我否定的泥潭中无法自拔。李征化虎,某种程度上象征着内心深处恐惧与逃避的极致体现,是一种对现实压力下自我认同危机的极端隐喻。这个矛盾的过程,使我意识到,每个人的生命旅途中,难免会遇到自我认知的迷雾,关键在于是否能慎思明辨,勇敢地拨开迷雾,直面自己的不足与限制,真诚地接纳自我,从而找到属于自己的道路,在人生路上行得更远。

二、知行合一:才华与行动的悖论

小说中,李征的悲剧性在于他拥有惊人的文学才华,却因恐惧失败,迟迟未能将其转化为实际的创作。他的内心独白,透露出他对才华的自负与对行动的恐惧:“深怕自己并非明珠而不敢刻苦琢磨,又自信有几分才华,不甘与瓦砾为伍。”二者之间的撕扯,最终导致了他的悲剧性命运。这不禁让我思考,才华本身并不能保证成功,真正决定性的因素是将其付诸实践的决心与勇气。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不能分为两截。才能不论大小,敢于尝试、勇于面对挑战,才是通往成就的必经之路。没有行动支撑的才华,终将是空中楼阁,难以触及真实的辉煌。

三、穷且益坚:人性的光辉与暗影

《山月记》还是一部深刻剖析人性的作品。李征的化虎,不仅是身体上的变化,更是对其人性深处恐惧、欲望、嫉妒与自卑等复杂情感的外化。然而,在这看似绝望的情境下,李征与袁傪的对话,却闪耀着人性的光辉。他们关于文学、命运与自由的讨论,展现了即使在最恶劣的条件下,人类对美好、对理解、对自我超越的不懈追求。李征的悲剧,反而激发出一种对生命价值与意义的深刻探问,促使我们思考:在面对生活的种种磨难时,我们如何保持内心的纯净与高尚,如何在人性的暗影中寻找光明,如何在逆境中实现精神的升华。《山月记》以一种极端而富有象征意义的方式,提醒我们,即使世界给予我们以兽形,我们亦不可放弃人性中最美好的部分——对知识的渴望、对美的追求、对善良的坚持。正如《滕王阁序》中所说:“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

《山月记》不仅是一个关于文人化虎的奇幻故事,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让我们在李征的悲剧中看到自己,反思自我认知、才华与行动的平衡,以及在人性的光与影中找寻真我。这部作品,以其独特的魅力,激发了我对生命深层次的思考,提醒着我,在纷扰的世界中,慎思明辨,知行合一。

标签:
关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