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传记】人生的态度决定前行的轨迹

——《呼兰河传》

发布日期:2024-09-09 09:52 信息来源:区工商联 浏览量:我要纠错 【字体:  

阅读《呼兰河传》,我承认首先吸引我的是作者萧红,她被誉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文学“洛神”,是鲁迅先生口中当今中国最有前途的女作家,是民国“四大才女之一”,才华横溢,情感丰富,却充满着抗争精神,她一生短暂凄苦且不断辗转颠沛,却在文学上史上留下不容小觑的一笔。为了进一步了解作者,我同时阅读了萧红传记,也观看了电影《萧红》。

《呼兰河传》像是一部自传,又像是几个互不相干的故事联结起来的散文诗,以一个孩童却又居高临下的独特视角切入,带领读者走进20世纪初期东北呼兰城,领略小城多彩的风土人情,以及乡民酸甜苦辣的生存状态和卑微空洞的精神状态,小城地处偏远闭塞,小城的人们勤劳又麻木,为了活着争扎在日复一日的忙碌当中。作者以平静细腻的描述把几千年的封建陋习在社会形成的毒瘤剖开来,以及这毒瘤给社会和人们带来的不自知的危害呈现出来,他们不自知愚昧麻木地活着,觉得:"人活着是为了吃饭穿衣";"冬天来了就穿棉衣裳,夏天来了就穿单衣裳,寒来暑往一年又一年,生老病死一辈又一辈;又不自知的戕害他人的生命。

“满天星光,满屋月亮,人生何如,为什么这么悲凉……”读罢掩卷,依我的短见薄识,并不能从中悟出什么道理来,脑子里却有一幅凄凉的画卷久久挥之不去:冰天雪地的小城,冻裂了的大地,冻裂了的手,脚下结着冰溜子的人们忙碌着,卖着馒头、卖着豆腐、卖着豆芽儿,赶着马车儿……

还有一脸笑呵呵,甩着两条乌黑长辫子的小团圆媳妇,她渐渐不笑了,被一心要调教她给她个下马威的婆婆给调教死了,犹如一朵艳艳的花朵正待开放被拔了根。还有为小团圆媳妇下葬帮了忙的有二伯、老厨子吃的嘴唇发光,喝的面红耳热,一个直呼:“酒菜真不错”,一个说:“鸡蛋汤打的也热乎”。还有个勇敢追爱、膀大腰圆的王大姑娘,一天比一天瘦,一天比一天苍白,终于在生完第二个孩子产后死了。还有她的丈夫冯歪嘴子,一个人凄苦守着刚生下来的小儿子和一个四五岁大儿子,周围的人都在说他完蛋了,冯歪嘴子却在一片等着看热闹的眼光中,一天天守着他那细胳膊细腿的儿子顽强的活着。还有追着黄蝴蝶白蝴蝶在后花园自由奔跑,把善良温暖的祖父帽檐插满花,咯咯笑得打滚的“我”。

不过让我思索最多的是在那个物质匮乏、精神贫乏的悲哀时代小城的人们,他们只想要吃得饱,穿得暖,却吃不饱,穿不暖,虽然不知道活着的意义是什么,他们都在努力地昂扬地活着。反观之时光跨越了百年的长河,到了物质精神都丰盈的现代,每天早上在为选择穿哪件衣服,中午选择什么菜品而烦恼的我们,常常困惑于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每天脑海里会有一万个念头在翻涌,我们每天被大量的信息流冲击,感觉热闹繁华的人间,正在一点一点将自我湮灭,不免会在深夜,厌倦感叹自己的人生,怎么样才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渡过一生?

保持适度清醒,遵循内心。在岁月的尘埃中,我们何尝不是被时代的洪流裹挟着向前,追名逐利,早起迟眠,来不及看风景,来不及思考生命的价值与意义,人海中又有几人能有足够的智慧活成人间清醒。李叔同生于钟鸣鼎食之家,才华横溢,十五岁就对人世繁华苍凉开始思考,写出了“人生犹似西山日,富贵终如草上霜”。他学绘画,堪称中国油画的鼻祖,他最早将油画引入中国;他演话剧,是中国话剧的奠基人,组建了中国第一个话剧团春柳社;他玩音乐,是中国第 一个用五线谱作曲的人,是最早将钢琴引入中国的人;他研篆刻,是西泠印社的元老;他练书法,与南社名僧苏曼殊的画并称双绝。就在人生最风光无限时,39岁的他放弃半世繁华,与物质世界一别两宽,皈依佛门潜心修佛,开始了对内心精神世界的无尽追求,从此世间再无李叔同,而多了一位法号叫弘一的僧人,从此断绝数百年的律宗得以复兴,最终成为佛教律宗第十一代祖师。2007年,38岁的雷军,这时的他不再担任金山公司的CEO了,仅保留了副董事长的职位,基本退居幕后,当起了天使投资人,赚得盆满钵满。一天一觉醒来,看着银行卡里冰冷的40亿,,突然感觉内心无比空虚,觉得自己一事无成,想到曾经想办一个伟大的公司,做一点伟大的事情,于是在2011年第一台小米手机门世了,仅八年时间就做到位列世界500强榜单。如今已经功成名就的雷军再次扬帆起航,进入了新能源造车领域。

“人生最幸福的事,不是活得像别人,而是在努力之后,活得更像自己,在心里种花,人生才不会荒芜。”

保持足够韧性,抗衡挫折。呼兰小城的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和动植物一样生,一样死,顺应着向来如此的命运。“冬天冻裂了手指,夏天自然就好了”。就像冯歪嘴子,妻子去世,独自哺育着两个幼子,可他不绝望也不气馁,以顽强对抗着残忍的人生,这种生命的韧性让人震撼,哪怕是对生命最原始最本能的韧性,也值得被尊敬。据报道,现代社会的人二十个人当中就有一个有心理健康问题或曾经患过心理疾病,甚至因此走上极端。其实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有很多苦难,有很多不美好。史铁生21岁时双腿瘫痪,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每天到地坛思考人生,对生命有了最深刻的感悟,他在《我与地坛》中写道:“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李叔同说:“人生哪能多如意,万事只求半称心”。人生路漫漫,坎坷崎岖,我们可能会因为各种压力或诱惑,会抱怨生活和工作中的不如意,会消极,会倦怠。也会因会抵不住各种诱惑,最终忘记了自己的初衷,许多人甚至走上不归路。稻盛和夫说:“绝不随波逐流,一定要守信自我原则”。这需要我们在生活中不断学习,使自己的内心不再那样的迷茫和彷徨;在生活中不断磨砺,涵养精神,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标签:
关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