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学习★基层】从习近平总书记“三临安徽”足迹中读懂基层干部事业发展密码

发布日期:2024-12-28 11:19 信息来源:中店镇 浏览量:我要纠错 【字体:  

恰逢皖秋丰收季,10月17日至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省委书记梁言顺和省长王清宪陪同下,先后来到安庆、合肥等地,深入历史文化街区、科技创新园区等考察调研。

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第三次来到安徽考察。“人民内部矛盾要用调解的办法解决”“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建设江淮粮仓,扛牢粮食保供责任”“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美丽乡村”“进一步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发展全域旅游,把文化旅游业打造成为支柱产业”“驰而不息正风肃纪反腐,巩固发展良好政治生态”……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令人倍感温暖、倍增信心,为基层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作为一名基层工作者,我将坚持以更加奋发有为的姿态,务实进取,把习近平总书记的关怀厚爱和殷切希望,转化为做好实际工作。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抷热土一抷魂。”2016年的金寨革命博物馆、2020年的巢湖渡江战役纪念馆、2024年桐城“六尺巷”,三临安徽,三看文化场所,从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中,读懂历史的厚重,明白传承的重要意义。从事基层宣传工作,对于历史的铭记、对于文化的传承要更加敏锐,要多“走出去”,参加“金安大讲堂”,观看区文化馆演出,参加党员活动日,参观历史纪念馆,以学提能,增长自身文化修养。要勤“请进来”,积极组织镇内文化活动,为群众举办“送戏下乡”等活动,积极配合领导为镇村干部组织“亮灯计划”“书香中店”等提能强干活动,变“一人学”为“众人学”,建设文化赋能美好中店。

“任何时候我们都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都不能忘了人民这个根,永远做忠诚的人民服务员。”2016年的农家院落、2020年的灾区恳谈、2024年的巷内会面,三临安徽,三谈人民,从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中,读懂“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为民情怀。习近平总书记不论走到哪个地方,讲得最多的是老百姓的事。作为基层工作者,我们是与群众联系最紧密的部分,牢固树立为民服务意识,经常走到群众中,参加包片村民组板凳会,用心去感受群众的喜怒哀乐,了解群众的所想所盼,参与村重点工作的实践,以自己的“辛苦指数”换取更多群众的“幸福指数”。

“构建现代粮食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建设江淮粮仓,扛牢粮食保供责任。”2016年的“小岗村”、2020年的王家坝“红亮箱包”扶贫车间、2024年对建设江淮粮仓的重要指示,三临安徽,三提农业产业,从习近平总书记的期盼中,读懂守好粮食安全底线,推动享村富民产业升级的重大意义。坚持以夯实三农为基础,一以贯之兴产业、促振兴。坚决扛稳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强抓秋种工作。发挥好包片干部作用,在助力村集体发展好皖西白鹅、红瑶鸡、南山草莓、香椿、小番茄、小西瓜、贝贝南瓜、百合等已有特色农业的同时,为谋划村集体经济发展提供新思路。

“学习党章是全体党员的基本功,这个功课要经常做。”2016年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2024年的党纪学习教育,三临安徽,两提党员教育,从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中,读懂学用贯通、知行合一的重要意义。在各个阶段加强自身理论学习,全面提升理论修养、政治修养、纪律修养、作风修养、道德修养,真正把纪律规矩转化为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不断提升政治“三力”。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以理论指导实践、以实践促进工作的深入开展,将理论学习的成果充分运用到指导自身工作完善上来,立足岗位做出新的贡献。(刘静茜)

标签:
关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