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的天平上善有几多

——《巴黎圣母院》

发布日期:2025-02-01 08:12 信息来源:区农业农村局 浏览量:我要纠错 【字体:  

一个月前,偶有机会前往市图书馆随手借阅了一本名著,一个月的时间让我由初读时的晦涩无味到读完后感动落泪,久久回味。这本书是是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第一部大型浪漫主义小说。故事以路易十一的统治时代为背景,以巴黎圣母院为故事发生地,讲述了巴黎圣母院主教代理克洛德道貌岸然、蛇蝎心肠,先爱后恨,迫害吉普赛女郎爱丝美拉达,面目丑陋、心地善良的敲钟人卡西莫多为救女郎舍身的故事。小说揭示的是当时王室和教会的黑暗与虚伪,歌颂了下层劳动人民的善良、友爱、舍己为人,反映了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

关于人性。小说中的主教代理克洛德生长在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从小博览全书、精通各个领域的知识,他克己复礼、禁欲修身。他曾义无反顾扛起责任,在他父母双亡后精心抚养自己的弟弟。他也曾心生怜悯,当看见被众人抛弃的外表丑陋畸形的婴孩卡西莫多时,他暗自发誓一定要将这个孩子抚养长大。他是巴黎圣母院的主教代理,但就是这样一个看似散发着美好光芒的“社会精英”,却是一个道貌岸然的伪君子。当克洛德收养卡西莫多后,他仅仅是收养了卡西莫多,把他当奴隶一样使唤。当克洛德爱上了爱丝美拉达后,长期的禁欲主义与他内心的自然人性相互抗争,让他痛苦不堪,身心倍受摧残,当自己的爱没有得到爱丝美拉达的回应后,他由爱生恨,最终将爱丝美拉达送上了绞刑架,他自己也走向了死亡。可见人性在宗教的禁欲主义面前是被扼杀的,主教代理克洛德既是宗教势力的代表,也是宗教的牺牲品。

关于善。小说中善良的代表是爱丝美拉达和卡西莫多,一个是集善良与美貌于一身的完美代表,一个是外表丑陋内心善良的现实代表。爱丝美拉达从小被吉普赛女巫从母亲身边偷走,由一个吉普赛女人抚养长大,与乞丐们游戏为伴,她仿佛一朵“出淤泥而不染”的芙蓉,美丽、纯洁、善良。书中有一个章节“一滴泪报一滴水”讲述的就是当卡西莫多在河滩广场受酷刑时,他向围观的人祈求一杯水,但众人因他丑陋视他为恶魔,所有人都欢声雀跃,幸灾乐祸,只有爱斯美拉达为快要渴死的卡西莫多送去一壶水。一滴泪报一滴水,卡西莫多平生第一次掉下眼泪,爱丝美拉达的用善良斩断了卡西莫多一直以来追随的黑暗和邪恶。卡西莫多自然是当代戏剧中所推崇的善良的代表,他外表丑陋、身体畸形、残疾,他热衷于敲钟、忠诚于主教代理克洛德,但他内心干净、忠厚、善良。当爱丝美拉达被污蔑成杀人犯将被处于死刑时,他义无反顾的救了她,将她藏匿于巴黎圣母院中,悉心照顾,小心翼翼呵护。当爱丝美拉达被主教代理克洛德诱骗出巴黎圣母院而被处死后,卡西莫多直接将养育自己的教士推下了教堂,自己也随着爱丝美拉达的尸体长眠在鹰山的墓穴里,他用生命报了那滴水之恩。

关于恶。人性中有善也有恶,小说中最“恶”的一定是王室和教会。那些不分青红皂白的司法官,为了让人们相信有巫术、魔鬼的存在,就以巫术的罪名处决无辜的人民,因为法庭由教会控制。为了尽快结束工作,他们拷打囚犯,屈打成招,通常冤枉的都是无辜的好人。尤其荒唐的是法官居然是个无法听见任何供词、辩词的彻底的聋子,即使知道菲比斯还活着,知道指控爱丝美拉达的证词不可信,还是不会免除爱丝美拉达的罪责。王室和贵族更是奢靡荒唐至极,可以花费重金用牢笼囚困异己者长达十几年,可以用官爵赏赐换取自己想要的一切,可以在得知王权受到挑战时任由乞丐们在巴黎圣母院聚众闹事,又在得知象征着教会权益的巴黎圣母院遭到攻击时迅速斩杀无辜的爱丝美拉达。在这样的一个国家,没有公平正义,爱丝美拉达是封建制度的无数受害者之一,是善良的无辜者在专制制度下遭到摧残和迫害的悲剧。

正如书中所说“万物中的一切并非都是合乎人情的美,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丑怪藏在崇高的背后,美与恶并存,光明与黑暗相共”,《巴黎圣母院》这本书既包含了美与丑的对比、命运与悲剧的酝酿、人性复杂的探讨,更是对当时社会的批判,对历史的反思。(姜芸芸)

标签:
关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