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中遇见更好的自己

——《给年轻干部的21封信》

发布日期:2025-02-03 08:14 信息来源:区纪委监委 浏览量:我要纠错 【字体:  

捧读《给年轻干部的21封信》,仿佛进行了一场触及灵魂的思想洗礼。这21封信围绕理想信念、廉洁自律、优良作风、个人修养等展开交流探讨,帮助年轻干部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每一封都承载着对年轻干部的殷切期望和深情嘱托,朴实信语,令人回味。

作者前言写道:“万物都有灵魂,同身体和躯干相比,魂才是生命的精华。无论是树还是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总要守住那点灵魂的东西,历尽劫波、阅遍繁华,初心仍在、真淳不减。”作者所想表述的灵魂就是存在于我们内心深处最本质的向往和追求。一个失去灵魂的人,犹如行尸走肉一般游走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即使看似光鲜亮丽,但也只是一副空皮囊。生活和工作中难免会经历风雨和繁华的变迁,但内心都应保持那份纯真,初心和真实的自我依然是最重要的。

信中箴言,信念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年轻干部作为党和国家事业的接班人,肩负着重大责任与使命。在这21封信里,作者反复强调年轻干部要坚守初心,书中有一封信《什么是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作者站在过来人的角度,写给年轻人的忠告,年轻干部从出校门到进公门,在大多数人看来这一无缝衔接的速度是符合当下快节奏社会的要求。但其实面临的问题也有很多,比如社会阅历和实践经历的不足,内心防线较为脆弱,理想信念不够坚定,一旦受到打击挫折,失去敬畏,放纵欲望,就容易误入歧途,失节失德。书中用真实案例,告诫年轻干部在面对权力和利益诱惑时,要坚定理想信念,不能忘记为何出发,不能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

信中智慧,廉洁的光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人能否廉洁自律,最大的诱惑是自己,最难战胜的敌人也是自己。”年轻干部要严以律己,慎独慎微。慎独,即独处时坚守道德底线;慎微,在细微处保持高度警惕。书中“做唯物主义者,不做物质主义者”这一篇,作者从苏轼《前赤壁赋》,说到陈独秀身无长物追求真理,再到爱因斯坦关于物质的经典论述,深入浅出地阐明了真正的唯物主义者,一定是超越物质,“物物而不物于物”的观点,让人倍感醍醐灌顶、振聋发聩。“物物而不物于物”大意是合理利用外物,而不要被外物所奴役、所驱使。作为年轻干部,我们要摆脱对物的过度依赖,追求心灵的自由,不为“物役”,超然“物外”,做到真正的、发自内心的廉洁。我们必须要树立起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只有从严要求自己,才能抵御各种诱惑。

信中使命,担当的勇气。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干部就要有担当,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面对困难和挑战,不能退缩和逃避,要有迎难而上的决心和魄力。书中《不要做“辛辛苦苦”的官僚主义者》一篇指出,工作一旦脱离群众,就会变成魔怔式的机械操作,变成自说自话的内部折腾。业绩是干出来的,真干才能出真业绩。如果只是机械做事,陷入事务主义,就很难提高认识和工作水平。作为年轻干部,在新时代的征程中,要勇于担当,积极作为,以切实的行动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以坚定如磐的理想信念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确保在工作中能够坚守使命,不被私利所诱惑,为党和人民的事业扬帆远航,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给年轻干部的21封信》如明镜,映照年轻干部在成长轨迹上的光芒和阴影;如灯塔,指引年轻干部在成长航道上扬帆起航;如磐石,坚定年轻干部在成长道路上担当作为。年轻干部当以“信”为鉴,坚守初心、严以律己、勇于担当、坚守底线,以坚定信念、高尚品德、无畏勇气和扎实行动筑牢底线,书写人生华章。(王孙申)

标签:
关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