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的浪漫

——《边城》

发布日期:2025-02-20 21:51 信息来源:团区委 浏览量:我要纠错 【字体:  

从很久以前就粗略看过《边城》的梗概,一个浪漫又悲情的故事模模糊糊地印在脑海里。日子慢慢地过,我养成了去图书馆借书的习惯。走在一排排书架之间,我看到了《沈从文乡土小说》。沈先生的笔触总是着墨于上世纪滇黔地区淳朴的风土人情。虽然故事的结局总是透着暗淡的哀伤,但是他“描绘”的风景让我尝试接受《边城》不算圆满的结局设定。于是我翻开了《边城》的第一页。

故事发生在茶峒。一个山城、一条小溪、一座白塔、一群人共同书写了小城里陪伴的浪漫。

翠翠曾有过妈妈爸爸,爷爷也曾有过女儿女婿。但是一场意外,带走了这对年轻的父母。只剩下翠翠和爷爷,还有一只小黄狗彼此相伴。夏夜,燥热散去了些,祖孙躺在温热的石块上,沐浴着银白的月光,小狗卧在灯光的暖黄中。先是断断续续传来交谈声,随后,爷爷哑哑的歌声充满了欢乐,混在轻快的竹竖笛声里飘荡开来。寂静的山谷和小溪,成了最忠实的听众。

陪伴的浪漫,是平淡日子里,缓缓流淌的温情。

小城的端午格外热闹,是平淡生活中难得的节日。端午节有龙舟竞渡,是船与船的竞赛;有下水抓鸭比赛,是人与鸭子的竞赛。常年与水、与筏相伴的翠翠,平常陪着爷爷摆渡,日复一日难免有些枯燥。到了特殊的时节,少女对外界的欢声笑语充满了好奇。虽然对熙攘的人群、热烈的活动有着向往,她也会顾虑到爷爷。翠翠会说出那一句“爷爷不去我也不去”;爷爷为了成全翠翠,也会说出“好的,你陪我去。”

陪伴的浪漫,是精彩世界里,携手同行的挂念。

到了盛会的河边,人多挤散了,爷爷叮嘱完翠翠就回家看船了,只剩下翠翠与小黄狗看着比赛。阴差阳错间,翠翠见到了傩送,两人有些误会。小黄狗似乎明白有人在言语之间“欺负”翠翠,汪汪地狂吠,像个骑士。黄狗的保护让读者可以更加安心的“品味”两个青年相识的浪漫,不需要挂念彼时翠翠的人身安全,哪怕我们都知道傩送不会伤害她。于是,哪怕面对一个陌生的成年男子,翠翠也不会畏畏缩缩,依然可以尽情展现独属于她的脾性,

陪伴的浪漫,是未知忐忑下,坚定守护的安心。

翠翠听完父亲的故事后,那一晚,她哭倦了,睡了。但是在梦里,灵魂为一种美妙的歌声浮起来,到处飘着,上天入地,最后窜过悬崖半腰,摘了虎耳草做伞。梦变得美而甜。那是傩送在山头崖边唱了一夜的歌,为心爱的姑娘助眠,成了一只“不说只唱”的竹雀。

陪伴的浪漫,是山谷回荡下,纯真炽热的真情。

老马兵是爷爷的老友。在爷爷去世后,代替爷爷陪着翠翠。老马兵帮着翠翠处理了爷爷的身后事。在翠翠哭得几乎昏厥时,讲着逗人得笑话,害怕翠翠想不开,随时小心监视到翠翠。这位朴素的老人会说一句“翠翠,你放心,一切有我!”。在爷爷下葬后,人群尽散。他同翠翠住下来,每个黄昏和夜晚,给她讲着爷爷的旧事,用一个个故事驱散翠翠的伤心。在傩送还没回来的时候,他陪着翠翠一起,“把一个一个日子过下去”。

陪伴的浪漫,是煎熬困苦中,拉扯前进的助力。

《边城》里或许还有很多值得品读的,有年少时的悸动,有兄弟间相谈的坦荡,有等候归来的期许……但是,我最喜欢的,仍然是小城里,人与人之间的陪伴,不论是哪种形式的陪伴,无论是相伴一程,或一生。(许颖)

标签:
关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