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 聚力统战建设 共筑同心梦圆
一、以典型案例为镜鉴,强化作风建设思想自觉
通过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及中央纪委关于违反中央八项规定典型案例通报,深刻认识到:形式主义是阻碍各项事业发展的“绊脚石”。如:山东省临沂县、上海虹口区等多地实行“千分制”“三千分制”“层层加码”考评考核体系,实则严重背离党的宗旨,侵蚀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损害党群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同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和优良作风格格不入”,必须坚决杜绝“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的敷衍塞责行为,真正把基层从无谓的事务中解放出来,反观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典型案例,如为官不为,在其位不谋其政,劳民伤财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执行政策搞“一刀切”,层层加码,违规公款吃喝、私车公养、超标准接待等问题,表面是作风问题,实质是政治意识淡薄、纪律规矩松懈的表现。案例警示我们,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稍有松懈就可能反弹回潮,必须始终保持“严”的基调,做到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八项规定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铁规矩”“硬杠杠”,通报的违规吃喝、违规收礼、公款旅游等问题,暴露出个别党员干部仍存侥幸心理,必须始终保持高压态势,坚决防止反弹回潮。统战工作要用心当好“连心桥”,作为联系党外人士的部门,既要带头转作风、树新风,更要引导党外人士发挥民主监督作用,共同维护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二、以实践为抓手,推动减负增效与作风建设深度融合
一是坚持“同心同行”,为基层一线干部松绑减负。针对基层统战干部“一人多岗”“事务繁杂”等问题,可以进一步优化工作机制:整合统战领域报表、检查、考核事项,推广“多表合一”“一表多用”,减少重复性工作;用好统战数字化平台,实现政策宣传、建言献策、服务管理的线上集约化运行;在民主党派、工商联、新联会等团体中推行“自主管理+适度指导”模式,避免行政化干预,激发统战团体内生动力。二是聚焦“凝心聚力”,以务实作风提升工作效能。在服务民营经济领域,坚决杜绝“调研走过场”“会议凑人数”等形式主义,推动领导干部带头深入商会、企业一线,建立“问题清单—责任清单—整改清单”闭环机制,助力解决融资难、用工难等实际问题。在民族宗教工作中,避免“口号式落实”“突击式整改”,注重通过常态化走访、嵌入式服务增进团结,筑牢和谐稳定根基。在党外人士联络中,减少“华而不实”的联谊活动,更多通过“小切口”议题协商、专项民主监督等渠道,引导统战成员建言献策、贡献智慧。三是严守“红线底线”,筑牢统战领域廉洁规矩防线。严格执行与党外人士交往“正面清单”和“负面清单”,严禁以统战之名搞公款吃喝、礼品馈赠、旅游接待等违规行为;在民主党派经费使用、宗教场所管理、港澳台侨活动等关键环节加强审计监督,防范廉政风险;主动邀请党外人士担任“作风监督员”,对统战干部履职情况、八项规定落实情况进行反向监督,形成内外联动的监督合力。
三、以团结奋斗为导向,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干事担当
我们要以此次学习为契机,做到“三个始终”:一是始终把政治纪律挺在前面。牢记“统战工作是党的政治工作”,在整治形式主义、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中旗帜鲜明讲政治,坚决抵制“说一套做一套”“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错误倾向,确保统战工作始终与党中央同频共振。二是始终把群众立场落在实处。无论是服务民营企业家、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还是联系少数民族群众、宗教界人士,都要坚持“一线工作法”,少一些“坐等上门”,多一些“主动服务”;少一些“表面文章”,多一些“雪中送炭”,真正把统战部门建成“党外人士之家”。三是始终将团结奋斗使命在肩。以刀刃向内的勇气革除作风积弊,以清正廉洁的形象赢得党外人士信任,以真抓实干的成效凝聚人心,团结引领广大统战成员同心同向、同力同行,共同为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周蓉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