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就是自己的主角

——《断 舍 离》

发布日期:2025-08-25 08:37 信息来源:区司法局 浏览量:我要纠错 【字体:  

书是同事推荐给我的,拿到书的第一刻我以为是一本关于收纳物品的书,后来读过之后才了解到这本书不光是讲收纳整理得琐碎之事,更提倡一种为生活做减法的处世理念,类似于网上流行的说法“极简生活”。

“断舍离”是源自瑜伽和佛学的哲学观念:人生整理不在于贴标签式的整理本身,而在于静下心来检视自己的房间和人生,究竟哪些是多余之物,鉴别出来后就要坚决果断的丢掉,由此发觉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以及自己究竟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换言之,“断舍离的主角不是物品,而是自己”。

作者告知我们,“断舍离”就是通过整理物品来了解自己,整理自己内心的混沌,让人生更舒适的行为技术。也就是整理家里的“破烂”儿,整理内心中的“破烂”儿,让人生变得快乐的方法。(作者说的破烂是指那些不用的东西、不喜爱但还在用的东西,以及那些充溢回忆丢掉惋惜的东西。)

要实行的行动是:斩断物欲、舍弃废物、脱离执念。断——断绝想要进入自己家里的不需要的东西,舍——舍弃家中到处泛滥的破烂儿,离——脱离对物品的执念,处于游刃有余的自由的空间。

“断”是源头的控制,是对物品进入生活的一种筛选。这需要我们在购买物品时要有明确的目的和需求,需要我们克服消费社会中的各种诱惑。生活中很多这样的例子,为什么总想买买买,“超市做活动,商品折扣力度大,都是需要的生活用品,多买一点囤着”“总觉得终有一天会派上用场”,是捡便宜心理还是折扣陷阱?有多少东西买回去纹丝不动到过期?占用了大量的流淌资金,折旧随了流年,你还舍不得处置掉?然,很多时候大家买一样东西,并不是真的需要它、会去使用它,而是渴望拥有和获得,最终沉没在“不断涌进来,但却只进不出的水池”里。

“舍”是对已经存在于生活中的物品进行清理。这是一个比较困难的过程,因为人们往往对自己拥有的物品有感情,或者存在一种“浪费可耻”的观念。但断舍离中的“舍”并不是简单的丢弃,而是一种对生活的重新审视。

这个“舍”不等于丢弃,因为丢弃只是仅仅丢弃了,而舍往往还包含着另外一个意见,就是得。例如,对于那些已经不合身但质地还不错的衣服,可以考虑捐赠给需要的人,这样既实现了物品的价值转换,也达到了舍的目的。舍掉我们思想的包袱,让思想恢复到有序的状态,舍掉牵扯我们精力的东西,让我们的精力更加集中到对我们来说更加必要的事情上。

“离”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境界,是脱离对物品的执念。以作者的观点,她认为长期处于无用之物的环境中,甚至会影响自己的运势。当我们身处一个堆满“破烂”的房间时,也等于是24小时不间断地汲取这些废物散发出的影响心情的废气,不用的东西充溢了咒语般的负能量,停滞了运、腐败了运。当我们通过断和舍的过程,逐渐减少生活中的物品负担后,就能达到一种自在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我们不再被物品所左右,不会因为丢失或者损坏一件物品而过度焦虑,能够以一种更加从容的态度面对生活。“心跟房子一样,也需要定期打扫一下,该洗的洗,该丢的丢,然后再把喜欢的生活装进去,房子一定会明亮起来。”心态好了,人生就顺了,境遇变好了,才会一路芬芳。

“断舍离”的智慧不仅仅是对物质的清理,更是一种对生活、对自我的深刻反思和调整。它提醒我们要时刻关注自己的内心需求,不要被外界的事物或者过去的包袱所束缚,以一种更加轻松、自在的状态面对生活。这种理念有助于我们提高生活质量,减少不必要的烦恼,实现自我成长和内心的宁静。

让我们更加清晰心中的所欲所求,做到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将来,不念过往,全力追赶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叶青)

标签:
关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