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头镇深耕耕地恢复 赋能产业振兴
为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金安区马头镇党委聚焦湾区找回流失耕地1200亩,立足沿淠河生态资源禀赋,创新土地流转模式,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经济作物种植。整合闲置耕地资源,依托豆角、火锅辣椒规模化种植项目,盘活低效土地资源、化解基层治理矛盾,培育集体经济增长点,为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提供可持续发展路径。
深耕耕地恢复“责任田”,夯实产业发展根基。马头镇将耕地恢复作为保障粮食安全和推动农业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制定详细工作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和时间节点。通过政策宣传、入户动员,提高群众对耕地保护和恢复工作的认识。组织专业队伍对全镇耕地进行全面摸排,建立问题台账,采取“一村一策”的方式推进恢复工作。截至目前,全镇已累计恢复耕地1200亩,有效盘活了闲置土地资源,为特色经济作物种植提供了充足的土地保障。
绘就特色种植“新图景”,激发产业发展活力。马头镇立足本地资源禀赋与市场需求,因地制宜推动特色经济作物种植。黄台村引进优质豆角品种,结合“耕地找回”土地,种植豆角100亩,育苗70000株;以标准化种植、科学化管理为抓手,采用“基地+合作社+农户”的产业模式,持续提升豆角产量与品质。陈滩村携手安徽椒阳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整合2024年“耕地找回”土地60亩,采用订单种植模式发展火锅辣椒种植,构建起“种植—初加工—销售”一体化产业链,全力打响马头辣椒特色品牌。
激活产业富民“新动能”,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特色产业蓬勃发展为村民开辟多元增收路径。黄台豆角种植预计亩产1250公斤,每亩收入可达5000元,提供就业岗位60人;火锅辣椒项目预计亩产鲜椒500斤,实现总产值39万元,带动村集体增收15万元,吸纳50名农村劳动力稳定就业。产业兴旺不仅拓宽农民收入渠道,更有效促进基层治理水平提升,以产业发展促进基层治理效能提升,将群众吸附在产业链上,有效化解因资源闲置、就业不足引发的矛盾,降低涉农信访量,探索出“强组织、兴产业、优治理”的乡村振兴实践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