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 探索和美乡村“最优解”
为进一步学习运用浙江“千万工程”经验,金安区将浙江专家学者请进来,结合本地实际开展实训,提高基层干部在推动乡村建设、乡村经营、产业发展、村集体增收、农技知识更新方面工作的理论素养。同时,按照“打造一批示范点、强化一批示范线、带动全域整治”的思路,统筹推进精品示范村建设和省级中心村建设,不断推动浙江先进做法转化为“金安打法”。
一、“沉浸式”跟学,对标先进促提升。为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立足区位实际,近距离、全方位深入感知学习浙江“千万工程”所蕴含的发展理念、工作方法和推进机制。近期,金安区邀请了浙江省、县、村三级共计4名浙江专家学者莅临金安区,为全区17个乡镇分管同志和40名村负责同志进行授课。培训采用理论教学与现场实训相结合的方式,通过专家授课、现场教学、区域案例研讨比较等多种形式开展教学。结合此次培训契机,金安区邀请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乡村振兴专家咨询委委员、浙江省乡村振兴咨询委员会专家委员赵兴泉,博士生导师潘伟光教授等一行邀赴金安区椿树镇草庙村、木厂镇桂花村、张店镇洪山村现场指导和美乡村建设情况。调研组一行指出金安区学习运用浙江省“千万工程”经验取得一定成果。如椿树镇草庙村从浙江引进35000棵桑苗种植,并与跟学单位嘉兴市秀洲区洪合镇建立蚕茧供销合作关系;木厂镇桂花村学习借鉴跟学单位德清县下渚湖街道和睦村的“五个一”工作机制,结合本村实际工作建立桂花村“六个一”工作机制,形成“户—组—村、日—周—月—季”的闭环式村级治理创新机制。
二、“赛马式”评比,鼓舞干劲提成效。为进一步提升2023年度省级中心村建设成效,加快2024年度省级中心村建设进度,并同步推进2025年度省级中心村申报工作。金安区印发《金安区和美乡村省级中心村建设内业资料整理参考目录》,指导各中心村高效开展验收资料收集整理工作;印发《金安区和美乡村小型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设计、施工和管护管理办法》,完成2025年度小型污水处理设施暨省级中心村建设摸排工作。印发《金安区五小园建设指导案例》,为中心村五小园建设和节点打造提供设计方案和成果借鉴。此外,对照省验收标准以及市级一季度、二季度人居环境整治与文明村镇创建联合督导反馈问题,举一反三,补差补缺,组织开展“南北结对共建”行动,对全区人居环境整治开展拉网式排查,重点排查2023年度省级中心村建设、整改情况,为提升整改成效,将督导成果纳入区三季度赛马,确保各项问题整改到位。
三、“甘特图式”统筹,盘点销号赶进度。结合全省乡村振兴现场会(金安)筹备工作,统筹推进精品示范村建设进度,先后召开10次筹备组工作推进会,下发了9次督办单,观摩沿线乡镇克服近段时间高温天气的不利因素,抢工期赶进度,加班加点推进项目建设,保障了各项筹备活动井然有序、各项工作调度有力。同时,进一步明确任务清单,制定甘特图,采取倒排工期的办法,将工作任务细化到天、工作责任压实到单位、到人。坚持每周末由区委或区政府主要领导带队,相关成员单位参与,深入各个点位现场观摩,直面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组织召开项目推进会商会,听取项目进度汇报,商讨问题解决办法,确保各项任务按期按质按量完成。截至目前,各项建设任务已全部完工,进入完善、提升阶段。7个精品村两个年度共实施项目100个,截至目前,已开工项目93个,开工率93%。已完工项目15个,其中太平桥村聆心谷、黄泥店村白鹅文化馆、电商直播中心、歌谣南山慢民宿、梦享村无动力乐园、牌楼村菌菇温控大棚等重点项目已建设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