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安区望城街道:蔬菜大棚好“丰”景 助农增收促振兴

【编辑日期:2025-03-19 10:36】  【作者:韩慧】 【来源:金安区望城街道】  【阅读:】 【字体: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产业兴旺既是支撑乡村振兴的源头,也是夯实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早春三月,走进望城街道三岔河村蔬菜大棚,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片生机盎然的蔬菜大棚种植基地,这里不仅是望城的“菜篮子”,更是望城以大棚经济撬动乡村振兴的生动缩影。

近年来,望城街道依托区位和资源优势,紧紧围绕兴产业、带就业、促增收的发展思路,把发展“大棚经济”与乡村振兴紧密结合,让蔬菜种植成为脱贫人口稳就业、促增收的致富路径,用一座座“银色工厂”托起乡村振兴的“金色希望”,走出了一条绿色高效的现代农业发展新路子,为乡村全面振兴不断增添活力。

三岔河村蔬菜大棚项目于2021年10月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总面积230亩,总投资576.4万元。蔬菜大棚建成后,三岔河村结合区域实际,以租赁形式交由安徽禾益振兴农业种植有限公司使用和管护,公司主要经营芦笋的种植与销售。除种植芦笋外,还应季穿插种植莴笋、花椰菜、黄瓜、青椒等蔬菜,蔬菜销售渠道主要是与绿篮子、西商等商超合作。

发展一个产业,带动一方经济,富裕一方百姓。自蔬菜大棚基地建设以来,蔬菜产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三岔河村每年获得禾益公司租金收益23.056万元,更是带动了周边相邻村社郝家岗社区、青松村、青峰村经济增收。除此之外,蔬菜大棚流转土地200亩,土地流转租金9.59万元/年,用于采摘项目、设置公益岗位,高峰期提供就业岗位48个,每天稳定就业人数10人,带动了脱贫户、监测对象及其周边群众就业。

“我家里有老人小孩要照顾,外出打工实在不方便,自从村里有了蔬菜大棚,我就可以一边在家门口工作,一边照顾家里的老人小孩,每个月还能有一两千的收入,我很满足。”村民李大姐高兴地说。

乡村振兴靠产业,产业发展靠特色。虽然蔬菜大棚带动了周边群众持续增收,但是要想更进一步发展,还需要不断在“大棚经济”上做文章。下一步,望城街道坚持把创新产业发展作为实施乡村振兴和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主要途径,通过推广新品种,开拓新市场,构建新机制,探索新模式,不断促进大棚经济的蓬勃发展,解决周边富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奏响乡村振兴的“致富曲”。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