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日报》六安市金安区东桥镇何山村党总支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绘出产业兴村庄美新图景

【编辑日期:2025-03-03 08:59】  【作者:冯长福】 【来源:安徽日报】  【阅读:】 【字体:

盘活土地资源,兴旺乡村产业

地处合肥、六安、淮南三市交界处的何山村,位于江淮分水岭的脊背,位置偏僻,缺乏资源。乡村振兴的路如何走,怎样让村民过上好日子,成了村党总支苦苦思考的头等大事。

人均耕地3.7亩,土地多,是何山村最大的资源。2021年换届时,在上海经商的能人李绪国被选为村党总支书记,他带领村干部和村民做起土地文章。在问计于民的基础上,村“两委”决定走好土地集约化经营、农业机械化服务的路子。

2024年,何山村1.12万亩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在尊重村民意愿的前提下,村里统一将农田流转到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再租给种粮大户、农业企业耕种。

参考周边土地流转行情,村干部和村民商议后,将土地租金确定为每亩450元。截至去年底,全村已流转7000多亩土地。

村民樊文军家有24亩地,全部流转给了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以前,起早贪黑、风吹日晒,一年辛苦下来,一亩地也就挣个几百块钱。”樊文军说,现在土地流转出去,不仅有固定的租金收入,还能在家门口打工挣钱。

何山村还成立了农事服务中心和农机服务公司。农事服务中心主要为种植大户提供水稻育秧、农资供应、粮食收储烘干加工等服务,现已租赁给一家农业服务公司使用,村里每年获得租金约18万元。农机服务公司利用项目资金650万元,建设机库,购置各类农业机械40多台。

2月25日,在东桥镇中果店村一处连片油菜田里,记者看到,何山村农机服务公司的两架无人机在机手的精准操控下,正有条不紊地进行飞行作业。

“使用无人机施肥和打药非常便捷,一架无人机一天可作业300亩左右。”何山村农机服务公司作业队队长梁启美告诉记者,2024年仅无人机作业面积就有近2万亩,加上整地、收割等服务,全年为村集体经济增加纯收入50多万元。

小处着手,德治润心聚力

治理有效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保障。何山村充分发挥德治引领作用,从小处着手,搭建宣传平台,传播正能量;成立公益组织,引导互帮互促,激发乡村治理内生动力。

在何山村,记者看到一张报纸,这是何山村“两委”主办的宣传读物,2022年8月开始,每季度出一期,村里的大事、喜事以及政策解读、便民服务等上面都有。

“当初办‘村刊’是方便老年村民了解村里事情。”李绪国介绍,第一期发下去后很受欢迎,后来除发给村民,也邮寄给在外务工或经商的村民,让大家都能看到村子发展变化,调动大家参与乡村事务、建设美好家园的积极性。

在何山村,这样的创新之举还有很多。该村成立了“大好何山”公益联合会,把党员组织起来、群众动员起来,从解决群众最关注的平安、养老、环境保护等需求入手,先后培育“夕阳美”养老助残等多个公益组织,吸引200余名村民参与。截至目前,这些公益组织已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80余次。从去年开始,何山村为全村300多名70岁以上的老人代缴农村居民医保费用,让村民切实享受到发展的红利。

党旗红,乡村美。2024年何山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益达160万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2万元;村党总支荣获安徽省“五个好”党组织标兵称号。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