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西日报》“好人小剧场”,绘就基层治理暖画卷

【编辑日期:2025-11-10 08:06】  【作者:杨子】 【来源:皖西日报】  【阅读:】 【字体:

深秋时节,金安区望城街道南屏苑社区文化广场上暖意融融、热闹非凡:社区老年学校戏曲班学员演绎的《天仙配》婉转悠扬、韵味十足,望城岗小学学生朗诵的《三字经》声情并茂、朗朗上口,社区“两委”干部编排的小品《榜样的力量》更是贴近生活、直击人心,引得台下掌声此起彼伏……

自今年6月启动以来,以“身边人演身边事”为核心理念的“好人小剧场”,已成功举办两期,累计吸引超1200人次参与。如今,它不仅成为望城街道精神文明建设的闪亮名片,更化身社区党组织破解基层治理难题、凝聚群众力量的创新载体。

破“距离”:政策宣传变共鸣,身边人讲身边理

“传统治理中,政策宣传、道德引导常因形式单一有‘距离感’,党组织就是要找到群众愿意听、听得进的方式。”南屏苑社区党总支书记陆垚道出“好人小剧场”的发起初衷。街道党工委将其纳入“党建+基层治理”重点项目,以“党建引领、群众参与、榜样带动”为思路,首期便聚焦居民最关心的反电信诈骗问题,确定“德润人心·榜样同行”主题。

为让政策落地更接地气,社区党组织牵头联动派出所党支部、物业党支部,选取真实反诈案例编排情景剧《“馅饼”还是“陷阱”?》,用剧情冲突还原诈骗套路,拆解防诈知识。“看到熟悉的民警和物业师傅表演,比看宣传单记得牢多了!”看完演出,居民李阿姨拿着防诈手册感慨道。这正是党组织打破治理“单向灌输”模式的生动成果。

不仅如此,社区党组织还链接特殊群体资源,邀请六安同星心智障碍者关爱协会成员带来非洲鼓演奏《非洲赞歌》、花式篮球技巧秀,传递“多元包容”理念;第二期更突破空间限制,组织青少年走进地质队展览馆开展研学,聆听朱恒银、张怀东等身边典型“向地球深部进军”的故事,让“好人”内涵从邻里互助延伸至爱岗敬业的家国情怀。

聚“合力”:挖掘传承筑闭环,群众从看变主角

基层治理的核心是发动群众,“好人小剧场”的关键,便是让居民从“旁观者”变成“主人翁”。活动中,社区逐步建立“挖掘-呈现-传承”全链条工作机制:网格员日常走访挖掘身边好事,建起“好人线索库”;专业文艺团队与居民志愿者组成创作组,将真实事迹改编成乐器合奏、小品、朗诵等10余种形式的文艺作品;更以“党员带头演、群众跟着学”,带动居民主动参与编排演出。

社区物业人员张桂芳,便是“好人线索库”里的典型。她曾为长期外出的8号楼业主提供上门服务,每隔3天完成拔电源、喂鱼、次日插电、浇花的流程,一干就是一个多月。“业主出门前把钥匙交给我,是信任,不能辜负。”张阿姨朴实的话,如今已被改编成小品搬上舞台。截至目前,“好人小剧场”已发掘宣传12名党员榜样和居民好人。“互助”精神渐渐成为社区居民的自觉行动,不少居民看完演出后,主动报名加入社区志愿者队伍,参与邻里帮扶、环境整治。

释“能量”:长效运作强治理,小剧场有大作为

“‘好人小剧场’不是一次性活动,而是党组织探索基层治理的长效品牌。”望城街道党工委委员阚琳表示,街道已明确将其作为“党建+精神文明建设+基层治理”的常态化项目推进,让“小剧场”持续释放“大能量”。

下一步,“好人小剧场”将聚焦老旧小区改造、矛盾调解等居民关心的议题,挖掘更多党员先锋、居民骨干的典型事迹,打造“治理政策宣传窗”;联合辖区企业、学校、社会组织党支部,组建“跨领域小剧场志愿队”,扩大参与范围;更在演出后增设“榜样议事会”,由党员榜样、居民代表共同讨论社区治理面临的难题,让“榜样力量”直接转化为“治理实效”。

从“纸面榜样”到“身边标杆”,从“文艺演出”到“治理载体”,南屏苑社区“好人小剧场”,正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拉近邻里距离,筑牢基层治理“暖心基”,让“人人崇尚好人、人人争做好事”的氛围,成为社区最幸福的底色。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