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思考与建议

【编辑日期:2024-04-02 09:46】  【作者:顾绍梅】 【来源:中国乡村振兴公众号】  【阅读:】 【字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我们这样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实现乡村振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伟大创举,没有现成的、可照抄照搬的经验。”2024年3月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江苏代表团参加审议时强调,“走共同富裕的乡村振兴道路,你们是先行者,要把这个路子蹚出来。”就河南省而言,如何才能蹚出乡村全面振兴的路子呢?

学深悟透“千万工程”经验蕴含的灵魂和精髓

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以及2024年“中央一号”,都要求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千万工程”的精髓就在于它遵循了“三农”经济社会发展的科学规律,找到了乡村振兴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以点带面,推动乡村全面振兴。这个切入点和突破口就是乡村人居环境的改善,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引领起步,到“千村精品、万村美丽”深化提升,再到“千村引领、万村振兴”迭代升级,其范围不断拓展、内涵不断丰富,逐渐成为涵盖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在内的一项系统性工程,从而逐步实现乡村由“脏乱差”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精彩蝶变。

立足河南独特的资源禀赋,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农业农村工作,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和根本还是产业兴旺。首先要树立“大农业”观,推动以农业产业现代化为基础的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壮大。我省山林草湖等资源丰富,但各市、县间差异巨大,下辖村镇的基础条件和特点特色也各不相同,因此乡村振兴不能搞“一刀切”,不能走“一条路”,要因地制宜,立足特色资源,关注市场需求,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推进农业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三链同构”,推动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不断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其次要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实现城乡互补、互容。支持许昌城乡融合共同富裕先行试验区,大胆创新、先行先试,发挥兰考、鄢陵、新安、南乐、新郑5个国家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县标杆带动作用,积极探索城乡融合发展新路径。

依据河南乡村人口变化趋势,提升乡村建设水平

农村人口是乡村振兴的主体,乡村人口数量、质量和结构变化以及流向事关乡村振兴美好愿景的实现。2023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适应乡村人口变化趋势,优化村庄布局、产业结构、公共服务配置,扎实有序推进乡村建设”。首先要做好整体规划。以县城为中心将县乡村统筹起来,做好全局建设规划。考虑到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的变化,做好每个村庄的定位和有效投入,以更合理、高效地推进乡村建设。其次要有重点地进行建设。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需要更有针对性。对未来有发展潜力的村镇重点布局,加强县城下中心镇和中心镇下中心村的产业建设、村居建设和基本公共服务建设等,使农民能够就近就业,引导人口逐渐向中心镇、中心村流动,使农民在生活方式上就地城镇化。

着眼激发农民的内生动力,提升乡村治理水平

首先要坚持党建引领,数字赋能,健全完善自治、法治、德治、智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格局,不断提升乡村治理能力和水平,构建和谐有序、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其次乡村治理要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体和主角。新时代,我们要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健全让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增强农民参与发展、自主发展的能力,让农民群众成为乡村振兴的参与者、推进者、贡献者、受益者。

强化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推动乡村高质量发展

首先要加大核心技术攻关力度,增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当前中原农谷高位起势,成为带动全省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新引擎”。不断改革完善乡村振兴的工作体制机制,推动科技赋能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持续提升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其次要进行土地制度改革,整合乡下非常分散的土地资源,探索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机制。再次要逐渐取消户籍制,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也能让市民化的农村居民高质量地融入城镇,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同时也促进更多城市资源要素有序向乡村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