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鱼菜“共生” 解锁增收新“密码”

【编辑日期:2025-03-20 08:50】  【作者:安耀武 李鹏】 【来源:安徽日报】  【阅读:】 【字体:

近日,记者走进太和县安徽有机良庄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有机良庄),只见一个个“集装箱”整齐排列,不时传出“哗哗哗”的水声。“这里面装的不是货物,而是养的鱼。”正在箱体上投喂鱼食的工人说。

在“集装箱”养鱼,这事很新鲜。更新鲜的是,一个占地仅15平方米、容积25立方米的“集装箱”,一年居然能养出3000公斤淡水鱼,相当于2亩地大小鱼塘的年产量。相比传统养殖方式,这种模式养鱼可节水70%至95%,节地75%至98%,节省人力50%以上。

“我们养出来的鱼品质好,肉质紧实、无土腥味。”安徽有机良庄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陈金良说,得益于生态循环种养新技术的应用,养鱼的尾水还可以用来种菜,种过菜的水再次流进“集装箱”养鱼,实现“鱼菜共生”。

记者在有机良庄大棚里看到,从“集装箱”里流出的养鱼尾水进入水池里聚集起来,水面上漂浮着一个个泡沫板,板子上长满了新鲜蔬菜,有生菜、空心菜、芹菜等。

陈金良介绍,养殖尾水经处理后用在水生蔬菜种植上,经过蔬菜吸收富余的氨氮、亚硝酸盐并补充溶氧量后,只需要补充少量的生产用水即可以继续用于养殖,基本实现“种菜不施肥,对外零排放”的生态循环利用目标。

有机良庄已先后在安徽、陕西、河南等省推广建设了多个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基地,形成了“1+N”全产业链推广应用新模式,推动了当地渔业转型升级。

2014年,在深圳医药行业打拼多年的陈金良返乡创业,在太和县双浮镇刘老桥村成立安徽有机良庄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流转1000多亩土地发展现代农业。经过多年发展,循环种养的“鱼菜共生”发展模式,已经成了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新门路。

“我的工作是负责投喂鱼食,上午和下午各投一次,工作不累,月工资2000多元。这里离家近,方便照顾家里。”在有机良庄务工的村民武铁锋对现在的工作很满意。从“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有机良庄走出一条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齐头并进,企业增效与农民增收相得益彰的特色生态模式。截至目前,企业共带动周边农户1300余户、吸纳脱贫户685户就业。

标签: